好莱坞电影黑客
❶ 好莱坞电影是怎样与东方哲学很好的结合,例如黑客帝国
“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是金庸先生回应王朔的一篇文章名。今日影虫拿来为自己的这篇歪论冠名实有大不敬之嫌。并且,这句话中所流露出的中庸气息也似乎与影虫一贯的脾气秉性不符。中庸的文章写好了可以两不开罪甚至左右逢源,但砸锅了就两边不是人了,这道理影虫焉有不懂之理。但因[黑客帝国2]所引发的论战终于让我感到了极端思维的可怕。本来想趁热打铁将此文写出,却又实在缺乏“顶风作案”的勇气,这一拖就到了现在。
表明立场需要清晰明确的观点不假,然而任何理性的探讨一旦落入锱铢必较的陷阱就很容易滑向小丑骂街的领域。辩论变成了袒护、交流演变成攻讦,双方各说各话,谁在对方眼里都是最可悲的人,哪里还可能有半点收获。这次[黑客]论战让影虫回想起了上次周老大那篇编译、汇总他人的[星战]评论(注:文章并不是周老大所写的)所遭到的“星迷围攻战”。影虫并不是星战迷,对片子的了解也是泛泛,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
但这次不同,[黑客帝国1]影虫不仅喜欢,而且非常欣赏导演的创新手法,对影片中所蕴涵的哲学思维和禅宗意识也是如痴如醉。和所有黑客迷一样,影虫对[黑客2]的期盼早已渗入到情感的最深处。但即便是这样,我对[黑客2]的评价仍然定位于“一部风格独特、并且赋有开创精神的优秀娱乐片”。
但是如今的很多黑客迷是不齿于将[黑客2]和娱乐片挂钩的。似乎一提娱乐二字就玷污了[黑客2]高贵的身价,就贬低了[黑客]的成就。这种理解存在两个误区:一、娱乐片绝非是低劣弱智的代名词,就好比很多动画片根本不适合孩子观看一样,娱乐片完全可以,并且能够具有超过艺术片的思想深度。二、[黑客2]影片杂糅了很多不同领域的文化,并将之融合在一个新颖的故事框架里。它哲学与禅学的思考意识发源自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土壤,但这一切都与故事本身保持了最佳的混合比。一方面,思想抬高了娱乐的身价,让故事具有了多重思辨的可能;另一方面,娱乐又稀释了思想的晦涩,让不喜欢深挖细究的观众同样可以看的饶有趣味。
这种平衡是[黑客]影片第一集成功的法宝,不过最有意思的是,这种独特的风格却成为了将[黑客]迷分化成为“感受派”与“理解派”的罪魁祸首。
所谓“理解派”就是那些对[黑客]隐含在故事以下的任何一丁点信息都不放过的朋友。大到影片中场景的设置,小到人物的某一句对白甚至某一个举动直至细微到一个饰物的出现与消失等,都可以吸引“理解派”皓首穷精的去找到存在的原因和必然产生的价值。这情形犹如“大话迷”们可以清楚的记得白晶晶同学在第几个场景里的月亮是方形的?而这方形的月亮又可以隐喻时间穿梭云云。
影虫不是说这样的研究毫无价值,[黑客]的原创者肯定是受到了传统哲学与东方禅学的影响。而他们力求在影片中表达这种思想的欲望也非常强烈。透过故事本身适当的做思想的溯源工作对理解影片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一个影迷素质的体现。但这样的探究工作一旦失控就很容易受到虚幻成就的蛊惑而陷入不自知的自我陶醉。理解对欣赏一部作品而言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唯一正确的渠道。
好比我们十分佩服那些品评洋酒的高手可以仅凭看、嗅、尝就能准确判定出酒的类型、品牌、年代、质地、甚至葡萄原产地来。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的饮者而言,这种技术并不具有实用价值。酒最大的价值不是让品者去分析然后打分。它的终极价值其实很简单,就是让饮者产生生理上的愉悦,让酒的美味和酒精的刺激同时作用于舌苔和大脑,并共同催动饮者的情感。从这个方面来看,一杯XO和一杯二锅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我们太聪明了,夸大了这种分别。影虫猜测,最聪明的人其实都不懂喝酒,因为他们都太清醒、太理智了。不敢让酒精轻易的麻醉自己的大脑,至多只敢凭借敏锐的味觉品尝一口酒的美味,去做一名一流的品酒师足以。
同理,电影也不是单为分析和探讨而存在的。将电影的每一个部分都肢解开并拿到显微镜下做切片分析好像很专业,但这样就无疑是杀死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让艺术沦落为方程式的标准答案,而我们也只是在做一件类似于验尸官的工作,所得永远小于所失。
与“理解派”截然不同的是,“感受派”对于[黑客]最无法容忍的恰恰是它的思想性。他们对人物间喋喋不休的说辞和云山雾罩的对白气的冒火。感觉这不仅阻碍了影片的节奏甚至让整部作品变的荒谬可笑。以往的好莱坞作品的确不会在任何一部以娱乐为导向的作品里“强加”这么深厚的思想。因为它的目标观众多数属于中学生,太过深奥的作品会让其望而却步的。但[黑客]不是这样的影片,换句话说,它决不甘心于做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娱乐片。它要开创一种风格,不仅是技术上的,而且连同骨子里的叙事方式也一同颠覆掉,这就让很多朋友无所适从了。因为眩目的特效好消化,深邃的思想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理解并豁然贯通的。影虫就有一个朋友坦言看了三遍[黑客1]还是不明白。这里面有个思维定势的因素,如:不习惯影片故事那强烈的唯心主义倾向。但最根本的原因我想是我们都低估了娱乐片的厚度,仍然沿用以往好莱坞作品的智商指数去看待[黑客2],当然就不够用了。
用纯感官刺激的标准去衡量娱乐片的良莠很象是以貌取人。我不管你的内涵如何,只要看着顺眼就成。这么对待一部影片固然不失为一种态度,而且说心里话,绝大多数的影视作品都不具有劳烦智力的潜力。只要催动情感,让心绪伴随人物、剧情一同起伏荡漾,最后在精神上得到属于自己的愉悦就足够了。但当面对一部真的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时,任何感情用事的谩骂都是荒唐可笑的。因为这只能反衬出观者的懒惰和浅薄。
[黑客2]相比较第一集而言,无论是思想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对导演这种手法的成功与否影虫持保留意见,但若就此批判[黑客2]是一部垃圾片实在是有失公允,甚至显得有些可笑了。抛开思想部分不谈,单看影片的娱乐部分也是出类拔萃的。[黑客]不是象很多批判者所说的那样在做无聊的抄袭组合。相反,它借鉴不同优势文化并改造成自己风格的技术相当精湛。对这一点漠视不理而硬要将影片打入烂片之列的朋友我感觉实在是意气用事。更让影虫不解的是,平时我们批判好莱坞弱智作品侮人智慧,为何一部可以发挥我们分析力潜能的作品真正问世后,我们反而要当其是怪胎而恨不能立刻将其一把掐死而后快呢?
说句心里话,影虫真的不希望[黑客帝国]系列片变成另外一个宗教式的图腾。(如:星战系列)因为那样就将更多的观众阻隔在了外面。只有超级崇拜者才会喜欢、才会理解的[黑客]想来不是导演所追求的境界。由少数崇拜者馈赠的“不虞之誉”除了聊以自慰以外真的无甚价值。影虫也希望那些对[黑客2]动辄破口大骂的朋友可以尝试放下因欣赏习惯而导致的骄横。“求全之毁”不是个性的体现,作为一个影迷,承认自己对一个领域的无知并不可耻,相反,死搂着无知者无畏的姿态四处放炮才显得尤为可笑。
参考:
❷ 有部电影有异能有人物叫开锁匠的 貌似是好莱坞的,有个镜头是一个男的空手挡子弹
《黑客帝国2》
美国 科幻/动作 138分钟 2003年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是2003年上映的科幻动作电影,是沃卓斯基姐弟执导的《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的第二部,由基努·李维斯、劳伦斯·菲什伯恩、凯瑞-安·莫斯等主演。[1]
影片主要讲述了尼奥中弹复活后变成了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他将带领锡安基地的人民,打响对机器世界的反击战。
❸ 高分悬赏经典电脑黑客电影,经典动作电影,200分科幻片直接PASS!!!
骇客追缉令 Takedown (2000)
黑客 Hackers(1995)
网络惊魂 The Net(1995)
通天神偷 Sneakers (1992)
动作:
突袭 The Raid(2011)
飓风营救 Taken(2008)
叶问 (2008)
300勇士 300(2006)
蝙蝠侠:侠影之谜 Batman Begins(2005)
最后的武士 The Last Samurai(2003)
杀死比尔1 Kill Bill: Vol. 1(2003)
警察故事四:简单任务 Jackie Chan's First Strike (1996)
生死格斗 DOA: Dead or Alive(2006)
❹ 一部美国的电影,说的是美国快要毁灭了,是地心出了问题,于是政府找了一个年轻的黑客
灾难片《地心毁灭》
地球核心因为不明原因停止转动,导致存在于地球上的电磁场急速崩解,全球各地都出现异常灾难。美
国波士顿在十个街口的范围内,有三十二名装置心律调整器的市民在一瞬间心脏停止跳动因而暴毙;西岸旧金山的地标金门大桥也突然断成两截,数百人坠入大海;而更离奇的是,聚集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成群鸽子突然之间失去辨识方向能力,于是成千上百只鸽子就这样冲进人群或是撞上玻璃窗,不但伤及无数游客,更让车辆驾驶失去控制发生严重意外。
最夸张的是,罗马著名的观光景点古罗马竞技场前,无数游客竟然亲眼目睹这座千年古迹被密集的闪电击成碎片。美国政府及军方在面临这项空前危机时,决定向顶尖的地质物理学家乔许·凯斯,以及一群全球最杰出的科学家求助并找来所谓的“地心航员”蕾贝卡·柴德中校以及劳勃·艾维森指挥官驾驶一艘前所未有的地心航舰,载着这群科学家执行一项空前绝后的伟大任务,那就是深入地心引爆核弹,让地球核心再度转动,并避免地心毁灭导致世界末日……
❺ 如何评价好莱坞科幻影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如《黑客
他们的电影主要是反乌托邦和人生哲理,在哲学界不算多么先进,但比中国那些偶像青春片好太多了。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他们可以骂自己的国家。而中国那些大牌明星不敢。
❻ 好莱坞电影
传奇魔幻:《纳尼亚传奇》1、、3、4 很难的好电影,现实与梦幻的结合
人生:《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海上钢琴师》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这几部电影深深的感动了我
【感动无数人的9部电影】
1、《恋空》
2、《婚纱》
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4、《我脑中的橡皮擦》
5、《属于你的我的初恋》
6、《夏天协奏曲》
7、《天使之恋》
8、《分手信》
9、《近在咫尺的爱恋》
【20部不可错过的经典系列电影】
1、《加勒比海盗》
2、《教父1》、《教父2》
3、《夺宝奇兵》
4、《碟中谍1》、《碟中谍2》、《碟中谍3》、《碟中谍4》
5、《虎胆龙威1》、《虎胆龙威2》、《虎胆龙威3》、《虎胆龙威4》
6、《墨西哥往事》
7、《大白鲨1》、《大白鲨2》、《大白鲨3》、《大白鲨4》、《大白鲨之致命武器》、《大白鲨追追追》
8、《小鬼当家1》、《小鬼当家2》、《小鬼当家3》、《小鬼当家4》
9、《洛奇1》、《洛奇2》、《洛奇3》、《洛奇4》、《洛奇5》、《洛奇6》
10、《木乃伊1》、《木乃伊2》、《木乃伊3》
11、《终结者1》、《终结者2》、《终结者3》
12、《蝙蝠侠1》、《蝙蝠侠2》、《蝙蝠侠3》、《蝙蝠侠前传1》、《蝙蝠侠前传2》、《蝙蝠侠前传3》
13、《哈利波特》
14、《指环王》
15、《惊声尖叫1》、《惊声尖叫2》、《惊声尖叫3》、《惊声尖叫4》
16、《星球大战》
17、《侏罗纪公园1》、《侏罗纪公园2》、《侏罗纪公园3》
18、《异形》
19、《第一滴血1》、《第一滴血2》、《第一滴血3》、《第一滴血4》
20、《黑客帝国1》、《黑客帝国2》、《黑客帝国3》
❼ 好莱坞50女星隐私遭黑客入侵 ,我看了新闻,有很多都是我的偶像啊~~~太可恨了这些黑客!!
问美国fbi吧
❽ 在所有的黑客中,凯文·米特尼克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好莱坞甚至将他搬上了银幕。请问这部片子叫什么
有两个电影一个是《战争游戏1》
还有一个是《骇客追缉令》
这两个电影都是讲他的故事,你可以去看看,不过资源相当的少了
❾ 什么是好莱坞黑客法案
让好莱坞拥有合法的黑客权利,以便对付那些“侵犯了他们商业利益的人. “007”是有“杀人执照”的,也就是说,杀人这种行为,在别人干来是违法的,但是007干却不违法。当然,这种法律上的青白眼只在小说和电影里存在。但现在,在对待黑客行为的问题上,却真的有可能要出现一次青白眼了。最近美国唱片工业联合会(RIAA)在斗争了近1年之后,终于成功地得到了部分国会议员支持,提出了一项旨在更好地保护版权拥有者权益的“点对点盗版防护”法案。这个法案的名字很特别,少有的直接带有技术字眼。简单来说,这个法案的目的就是让好莱坞拥有合法的黑客权利,以便对付那些“侵犯了他们商业利益的人”。因此这个法律也被戏称为“好莱坞黑客法”——好莱坞最痛恨的一向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在网上到处传播的黑客,而现在却把原本的两个截然对立的名字集为一身,确实看得到其背后的戏剧性。如果这个“黑客法”被通过,那就等于在网络空间里给与了所有握有版权的商业公司们以前所未有强大的权力,让他们可以用任何“技术手段”阻止他们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在P2P网络上传播。版权应该得到保护,这应该是一个共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如何保护。安全专家们普遍质疑法案中的用词过于含糊,没有确定何种“技术手段”是在允许范围之内,自然也没有规定何种手段是不可使用的。RIAA的“努力”如果看着自己的文件被持有“黑客执照”的人随意翻弄、删除,你的网络被轻易地切断,你的E-Mail被随意截获查阅……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RIAA们怀疑你的电脑上可能存放有非法拥有的音乐和电影文件,你能够接受吗?如果他们在进行这场大规模的版权保护行动中,将你的其他个人数据也“一不小心”地删除了,而法律已将他们这些行为合法化并且将其造成的后果免责,你又会怎样想?这个法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后果不堪设想的大规模的“合法”借口下的恶意黑客行为,在打击盗版的同时也许更多的将是殃及无辜的普通网民。上面那些情况看起来有些偏激,但是事实上,自从好莱坞发现他们无法像对付Nap-ster一样对付P2P网络时,就一直在寻找根除这种盗版孳生土壤的方法。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他们不惜采用如此有争议的手段。很早以前,好莱坞就有这方面的打算。但是,在“9·11事件”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反恐怖法案”,其中的“网络恐怖主义阻止和防范”部分却成了RIAA的一块心病,因为:“任何人在一年之内入侵他人电脑并且造成损失,累计金额达到5000美元的,将视为违法行为。”RIAA原来就已经暗自准备用入侵的手段来禁止某些具有“嫌疑”的个人FTP和网站,尽管他们的每一次“入侵”行为造成的损失都不会很大,但是由于新的法律规定是累计值,所以RIAA可能会因此而成为被告。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RIAA在“反恐怖法案”通过之后马上提出了一项修正案,要让自己出于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目的的侵入行为免受该条文的制约。尽管这项提议在当初最后并没有成为修正案中的一部分,但这已经在互联网上引起普遍的担忧,而RIAA也从那时起从未放弃过争取这个豁免权利的努力。P2P网络的分布性,使得无法通过禁止某一台中央服务器来停止整个网络服务的目的。因此,尽管有Napster的前车之鉴,其他的传播音乐和电影文件的网络(如Kazaa和LimeWire)等似乎一直在我行我素,丝毫不担心巨大的唱片公司的一纸诉状。从来不乏精英的唱片工业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从P2P的网络本身得到了启发:既然这是一个“点对点”的网络,那如果能够把每一个“点”都清理干净,那这个所谓的开放和自由的网络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一个月前有传言说,RIAA将针对在网上非法传播受保护的影像文件的个人提出起诉。如果说那些网络公司还有一丝法律上的反击之力的话,那个人在好莱坞的法律机器面前,就只有任人宰割了。不论是不是真的有个人会因为在自己的电脑上放了几首Metal-lica的MP3而坐牢,这种威慑作用已经足以让有此爱好的人退避三舍了。而现在,RIAA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通过一个议员重新提出了这项旨在使自己的黑客行为合法化的立法请求,看来也有势在必得的决心。黑客合法化?最近几年,黑客已成为一个让所有与网络相关的行业都头疼不已的问题。各种要求立法和完善立法来制裁非法入侵他人电脑行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想象一下黑客行为将会在某些特定领域成为一种合法的行为,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黑客行为是网络世界的反社会行为,就像在现实世界中的偷窃行为,在最近的10年内,它都是各种安全组织重点防范的对象。特别是在上世纪末发生的一系列始料不及的大规模网络攻击,让所有的人们都意识到网络在黑客手中是多么脆弱和危险的地方。2000年Yahoo、eBay、Amazon.com等几乎所有的全球最大的网站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拒绝访问”攻击,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已经习以为常的网站突然无法登录了。事后各种各样的防范措施才开始被陆续实施到Internet的基础设施上。然而还没有等人们来得及平静下来,一场空前的E-mail袭击又开始了,借助无所不在的而又漏洞百出的Email网络和软件以及IIS服务器,LoveBug、Melissa、Nimda把几乎所有的人的邮箱都搞得底朝天,甚至造成网络瘫痪。新时代下的病毒和黑客软件合而为一的趋势日渐明显,黑客在网络上越来越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随着“好莱坞黑客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其中却没有对可采取的“技术手段”进行一个明确的规定,上述那些曾经出现的黑客事件有可能会在未来“合法”地再次发生。议案的提出者给出了安慰性质解释,“媒体公司不会被允许发布病毒和其他恶意的破坏个人正常数据的程序”,他们受到的法律保护只有当他们的技术工具仅仅被用来打击P2P上的盗版行为时才有效。但是大部分的安全专家仍然对此表示怀疑,谁也不能确定到底哪些唱片公司们会采用何种手段。目前比较乐观的可以想得到的“技术手段”也只有那些通常的“黑客手段”。第一,“禁止访问”——利用发送大量的伪造的访问请求使得P2P网络文件服务器瘫痪。这是最彻底的解决办法,但是这也是危险性和破坏性最大的一种,因为它往往会造成大规模的“杀伤”。比如在一个网络社区中,有一个人参加了P2P网络并且成为了反盗版的目标,当他的服务器被攻击瘫痪时,有可能使其他的正常上网的人也受到连累而不能上网。这种新的攻击方式将会摧毁信息的消费者。第二种方式是“伪造”——提供大量的无法使用的、不完整的媒体文件到P2P网络上。当下载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到后,在欣喜之中却突然发现竟然是不可使用的文件。他们会因此而失去对P2P网络的信心,久而久之就可以动摇人心。第三种方式是“重定向”———伪造文件的所处位置,让企图下载的人只能徒劳地进行搜索,因为他永远无法进入文件真正存放的服务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在Google上找到了寻觅已久的资料,却突然发现无法连接服务器时的心情。除了这些看似正常的手段之外,唱片公司们是不是还有更加隐蔽和毒辣的杀手锏?这一点谁也不知道,但是谁也不能肯定不会发生,因为“黑客法”中根本就没有规定有什么方法是不可取的。想象一下,唱片公司设计一个“反盗版木马”,通过E—mail或者网页传播,就像永远也清除不干净的蠕虫病毒,他们默默地散布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个人电脑上。当他们在汇报给总部你的电脑上有些什么MP3和DivX时,是不是也在同时汇报你的文档里的产品报价、设计方案、你的各种密码乃至你的情书?再想象一下,好莱坞聘请世界上最好的黑客,进行一项无所不能的入侵。无论你是在多么强大的防火墙背后,他都能轻易进入,随意查看你的所有文件。当然在你还没有任何察觉的情况下,他已经清理好自己的入侵足迹,抽身而退了。如果这些成为现实,那RIAA的情报获取能力简直可以和中央情报局媲美了,如果不是有过之的话。黑客合法化和互联网的未来没有人知道这条法案是否会得到通过,但即使法律站在了好莱坞的一边,但是他们毕竟不是呼风唤雨的神仙,他们可以庆祝拥有了电脑网络世界的赦免金牌,但是却需要寻找替他们执行任务的超级黑客,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如果唱片公司们仅仅让那些普通程序员们去开发这种可以不择手段的入侵程序,那会有很多的问题。因为公司最终可能会无法控制局面,没有黑客经验的程序员们的杰作可能成为泛滥于网上的自行其是的破坏者。那些程序也有可能成为热门的黑客工具,被用在一些连唱片公司自己都想象不到的破坏或者监视上。但是如果好莱坞希望雇佣有能力的高级黑客,又遇到了观念上的冲突。因为大部分人都相信一个真正的黑客是不齿与这些商业公司合作的,这些公司一向都是黑客们反抗的目标。现在的“好莱坞黑客法”在黑客们的眼中无疑是一个对个人隐私和自由的严重侵犯,没有人会轻易愿意参加这种“不道德”的工作。好莱坞自己对这种情况也很了解,去年的大片《反托拉斯行动》讲的就是一个黑客不甘于被商业公司利用的故事。然而尽管看来好莱坞的这个黑客猎头任务有些艰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毕竟他们拥有太多的资源。当价格开得足够高的时候不可否认会有超级黑客愿意加入。“好莱坞黑客法”俨然会在不经意中成为一个恶意黑客们能够利用的法律保护伞,当每一个人和组织都用“反盗版”来粉饰自己的非法行为的时候,是不是就有一场新的大规模的网络犯罪开始抬头?有了“合法的黑客”也许还有“非法的网络安全”。当一个尽职的网管将自己的局域网保护得滴水不漏的时候,RIAA大概会发现不能进入的这些电脑网络是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的可疑场所。大概这时候如果网管们还不向好莱坞开放任其检查的话,他就会成为犯罪嫌疑人了。看似荒谬的这些推论其实是现在的这个法案的精髓:好莱坞需要拥有自己的产品的绝对拥有权,每一个人怎样使用这些产品都需要得到好莱坞的首肯,而好莱坞也不会去关心他们的这些保护性行动会有什么副作用。法律让社会变得井井有条,法律也要让无政府的互联网遵规守矩,只不过这时候已经习惯了自由的网络用户们会发现他们的手脚突然被束缚了,大概这也是互联网未来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