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类型片特征
⑴ 美国类型电影有什么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经济和中下层居民数量迅速增长,好莱坞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当时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好莱坞的类型片主要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 3个方面。喜剧片的佳作首推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和《马戏团》(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将军》(1926),劳埃德,H.的《大学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等,历史片有地密尔的《十诫》(1923)和《万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
第二个时期是一战之后好莱坞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真正意义上的类型影片,在30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四十二街》(1933)、《掘金女郎》(1933)、《大礼帽》(1935)、《风月无边》(1936)和《齐格飞大歌舞》(1936);盗匪片《小恺撒》(1931)、《公敌》(1931)、《疤面人》(1932)和《吓呆了的森林》(1936);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好莱坞的类型片大多是故事片和纪录片,如有柯蒂斯的《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3)和《出使莫斯科》(1943);顾柯的《费城的故事》(1940);霍克斯的《约克军曹》(1941);希区柯克的《破坏者》(1942)、《疑影》(1943)和《救生船》(1944);W.休斯登的《马耳他之鹰》(1941);H.金的《皇家空军中一名美国佬》(1941);朗格的《刽子手也死亡》(1943)和《东京上空三十秒》(1944);刘别谦的《生死问题》(1942)和《天堂可以等待》(1943);L.麦卡里的《与我同行》(1944);迈尔斯东的《鼠与人》(1940)、《北极星》(1943);I.匹查尔的《月落乌啼霜满天》(1943);普雷明格,O.的《劳拉》(194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青年思想最动荡的年代,好莱坞类型片则相应出现的表现青年疑虑、反抗的所谓“反英雄”影片有:雷伊的《无因的反抗》(1955),卡善的《伊甸园东方》(1955),J.洛甘的《野餐》(1956)以及后来的M.尼科尔斯的《毕业生》(1967),A.潘的《邦尼和克莱德》(1967),D.霍珀的《逍遥骑手》(1969),施莱辛格,J.的《午夜牛郎》(1969),T.马里克的《荒原》(1973)等。
七八十年代好莱坞类型片电影中,家庭和妇女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又重新受到重视,比如艾伦,W.的《安妮•霍尔》(1977)和《汉纳姐妹》(1986);阿尔特曼的《三个女性》(1977);阿普特德的《矿工的女儿》(1980);R.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J.L.布鲁克斯的《母女情深》(1983);P.马佐尔斯基的《一个未婚女人》(1978);M.雷德尔的《金色池塘》(1981);雷德福,R.的《普通人》(1980);H.罗斯的《转折点》(1977);齐纳曼的《朱莉亚》(1977)等。
九十年代后美国只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于是乎才出现了所谓的“美国大片”。
⑵ 好莱坞的类型片分为哪10种
按照投资比例分为:
大制作影片,像《铁达尼号》《指环王》《黑客帝国2,3》
中小制作内影片,像《容骄阳似我》《死亡诗社》《杯酒人生》《百万美圆宝贝》〈华氏911〉(此片投资仅仅600万美圆)
独立制作影片《战争狂人》《耶稣受难记》
按照内容划分:
战争片:〈锅盖头〉〈大偷袭〉〈黑鹰坠落〉
枪战片(包括警匪片黑帮片〉〈绝地战警〉〈一酷到底〉〈警界双雄〉
惊悚片:〈鬼水凶铃〉〈鬼哭神嚎〉〈狼来了〉
剧情片:〈时时刻刻〉〈21克〉〈断臂山〉
科幻片:〈绿巨人〉〈冲出宁静号〉〈魔力女战士〉
喜剧片:〈新抢钱夫妻〉〈王牌大贱谍〉〈我的盛大希腊婚礼〉
灾难片:〈地心浩劫〉〈世界大战〉〈完美风暴〉
歌舞片:〈红磨坊〉〈芝加哥〉
卡通片:〈四眼天鸡〉〈超人特攻队〉〈最终幻想〉
魔幻片:〈指环王〉〈魔法灰姑娘〉〈重返中世纪〉
爱情片:〈重返阿拉巴玛〉〈天使之城〉
⑶ 好莱坞类型片的特点是什么
首先我得说好莱坞在不同的时期有这不同的类型片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经济和中下层居民数量迅速增长,好莱坞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当时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好莱坞的类型片主要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 3个方面。喜剧片的佳作首推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和《马戏团》(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将军》(1926),劳埃德,H.的《大学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等,历史片有地密尔的《十诫》(1923)和《万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
第二个时期是一战之后好莱坞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真正意义上的类型影片,在30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四十二街》(1933)、《掘金女郎》(1933)、《大礼帽》(1935)、《风月无边》(1936)和《齐格飞大歌舞》(1936);盗匪片《小恺撒》(1931)、《公敌》(1931)、《疤面人》(1932)和《吓呆了的森林》(1936);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好莱坞的类型片大多是故事片和纪录片,如有柯蒂斯的《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3)和《出使莫斯科》(1943);顾柯的《费城的故事》(1940);霍克斯的《约克军曹》(1941);希区柯克的《破坏者》(1942)、《疑影》(1943)和《救生船》(1944);W.休斯登的《马耳他之鹰》(1941);H.金的《皇家空军中一名美国佬》(1941);朗格的《刽子手也死亡》(1943)和《东京上空三十秒》(1944);刘别谦的《生死问题》(1942)和《天堂可以等待》(1943);L.麦卡里的《与我同行》(1944);迈尔斯东的《鼠与人》(1940)、《北极星》(1943);I.匹查尔的《月落乌啼霜满天》(1943);普雷明格,O.的《劳拉》(194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青年思想最动荡的年代,好莱坞类型片则相应出现的表现青年疑虑、反抗的所谓“反英雄”影片有:雷伊的《无因的反抗》(1955),卡善的《伊甸园东方》(1955),J.洛甘的《野餐》(1956)以及后来的M.尼科尔斯的《毕业生》(1967),A.潘的《邦尼和克莱德》(1967),D.霍珀的《逍遥骑手》(1969),施莱辛格,J.的《午夜牛郎》(1969),T.马里克的《荒原》(1973)等。
七八十年代好莱坞类型片电影中,家庭和妇女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又重新受到重视,比如艾伦,W.的《安妮•霍尔》(1977)和《汉纳姐妹》(1986);阿尔特曼的《三个女性》(1977);阿普特德的《矿工的女儿》(1980);R.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J.L.布鲁克斯的《母女情深》(1983);P.马佐尔斯基的《一个未婚女人》(1978);M.雷德尔的《金色池塘》(1981);雷德福,R.的《普通人》(1980);H.罗斯的《转折点》(1977);齐纳曼的《朱莉亚》(1977)等。
九十年代后美国只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于是乎才出现了所谓的“美国大片”。由于类型影片太多,我就不啰嗦了。
以上有本人的一些主观想法,仅作参考。
⑷ 早期好莱坞类型电影及特点
美国早期电影理论和批评
最早的美国电影理论家,主要致力于界定电影艺术的范围。他们有意思努力的把电影提高到艺术的层次,这将使电影能够根据传统的批评原则成为批评对象。他们主要是把电影和音乐或者戏剧艺术对比。他们的比较通常是暗喻和抒情式的,缺少一些后期理论的精确性。
也有例外:心理学家HUGO MUNSTERBERG的《电影:心理学研究》第一次对电影的性质进行了严格的研究。和同时代的人一样,他提出了电影是否是一门独立艺术的问题。但是和同时代的人不一样,他是在一个有着广泛依据、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美学范围内探讨的。并且提出:电影所声称的美学效果倚赖于把现实转化为观众的想象客体,他认为:电影仅仅存在于观众的头脑中,由其消费活动建构。
还有一个理论家应该受到尊重:SERGEI EISENSTEIN, 作为一名电影导演,他强调剪辑和蒙太奇是电影创造的中心,并要以流畅的表达来体现导演的思想。但是苏联革命影片的特点影响了该理论的传播。
德国美学家RUDOLPH ARNHEIM《电影作为艺术》中,他的核心理论观点是:电影艺术的张力在于它作为再现现实的中介,和永远不能完全再现现实之间的矛盾。艺术的表达是因为电影不能完美复制现实而实现。
美国知识分之参与电影的势头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明显衰退。他们认为电影这种再现现实的媒介是功利和庸俗的。经历大萧条时期的文化保守观念影响了电影批评的发展,一直到60年代,没有电影导演被文化界认为具有卓别林那样的文化地位。在这一段时间,电影美学理论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最有力的倡导者是巴赞。
同时,美国的大量的学术力量把电影研究导向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向:电影的社会影响和电影对个体观众态度的影响。这种研究在特殊的时期也是一种需要。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电影提出的问题和电影美学理论提出的问题有显著差别。社会学把自己看成对社会机构的科学研究,非常有意识的把自己建立在一套来自自然科学和物理科学的研究模式之上。这一研究在电影研究上的应用,几乎和电影作为艺术没有什么关系,它对电影自身的形式和结构问题也没有任何的兴趣,二十关注电影作为社会产物揭示出来的社会习俗和社会问题。这种研究大都用来抨击好莱坞对美国社会、对年轻人的破坏性后果。
20世纪40年代,电影研究的社会学传统开始吸收心理学研究成果,理论家开始从好莱坞情节中读出大量的无意识暗示。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早期,从类型电影研究视角开始出现。这种颇具文化研究气质的研究预示了70、80年代的意识形态分析。
电影在60年代重新得到知识分子的尊重,原因有:一个是电视取代电影成为美学家的批判对象。二是大学教育迅速发展,新课题研究有机会成立,三是欧洲艺术电影迅速发展,提供了主题凝重的现代主义传统的电影样式。四是电影理论著作的英译为美国电影研究提供了更为严格的批评结构。
⑸ 好莱坞的喜剧类型片特征是什么
故事中必须要有一个以上的角色,彼此之间要有某种冲突,而且必须表现出来,随时间推移,张力的程度必须逐渐升高,直到顶点而爆发为高潮,高潮之后必须是结局,可以交代各个故事线,角色与故事的意义必须说明,复杂化,扭转,高潮到结局的进行得以沥青并获得改善。
类型电影:以商业价值为最终目的,以戏剧化的叙事模式为整体形态,以愉悦观众为主要功能的常规电影。 还有搞笑
⑹ 旧好莱坞电影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一、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二、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
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 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三、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
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
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
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四、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
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6)好莱坞类型片特征扩展阅读:
20世纪30—40 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的全盛时期,这期间在好莱坞影片创作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类型电影,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则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实质上它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
这种规范的电影的实质就是运用一切能够抓住观众视觉和心理的电影表现程式,它常常要比个人构思的有意识追求艺术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和道德标准。
类型片是好莱坞制片制度的产物,它从商业和票房的角度进行影片生产,并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中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电影创作方法。
类型片的主要特征体现为:
1. 情节公式化
2.人物定性化
3.银幕叙事标准化(类型片大都采用单一的线性结构,以时空转换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线索,较少使用闪回,交叉蒙太奇手法,而着重讲述单向发展的故事)
4.视觉形象图解化(如古堡或塔楼象征危险,幽暗的森林隐藏着灾难,实验室里汩汩作响的试管则孕育着罪恶等)
类型片在经典好莱坞时代的发展经历了形成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复兴期则出现在新好莱坞时代。经典好莱坞的类型片包括西部片,警匪片,歌舞片,恐怖片等。
50年代到60年代,由于电视产业的发展以及其他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方面的原因,经典好莱坞的类型片出现了衰退。
⑺ 什么是好莱坞类型片具有那些特征
男主角要够酷,女主角要性感,内容要有黑幕、背叛、追车、暴力、性、政府官员不是幕后黑手就是迂腐蛮干不听主人公的解释和劝告乃至损失惨重,主人公最终单枪匹马或在朋友(不一定是人类)的帮助下,以暴力或非常规手段伸张正义、救出女主角顺便把世界也一块解救了。
⑻ "好莱坞式"电影特征
1、表现手法
在艺术上大量借鉴了欧洲艺术电影的创作经验,电影创作者们在跳出经典好莱坞戏剧电影模式的同时,又吸纳其合理成分,在表现手法上突出电影的影像功能。
2、情节结构
打破追求戏剧性的单向叙事模式,时空转换更加灵活,不再追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而寻求开放的结尾。
3、人物不再定型化
是根据其性格自身的发展展现其自然本性。善与恶不再是划分人物好坏的泾渭分明的标准。除此之外,新好莱坞电影在人物和情节的关系上,使人物不再隶属于情节而是从情节突出人物。
(8)好莱坞类型片特征扩展阅读
好莱坞电影代表作品
1、《卡萨布兰卡》
美国式主旋律作品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篇章。在里克咖啡馆中大家高唱《马赛曲》的片段,在当年曾经鼓舞了无数为反法西斯战争奋斗的人们,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一段落感受到爱国主义的力量。与此相比,主人公间的俊男倩女式的爱情纠缠,就成了影片的小小佐料。
2、《教父》
科波拉在影片中塑造的堂·克里昂家族史,在背叛、忠诚、爱情、亲情、敌人之间辗转挣扎,将人性的光芒与卑微阐述得如此鲜明生动,《教父》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普通的黑帮人,它更应该是被视作一部史诗而具备存在的价值。
⑼ 好莱坞电影中的典型特点
1、非限制型的叙述手法: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众多技法中最明显的倾向是采用“客观化”,意即呈现一个基本的客观故事,在此基础上穿插人物的“知觉主观”和“心理主观”视点。因此,经典好莱坞叙事电影通常都用非限制型的叙述手法。
2、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性冲突。
3、角色结构谱:经典好莱坞影片的角色往往有:正面人物(protagonist)、反面人物(antagonist)、配角(supporting)、主动角色(active)。
被动角色(passive)、刻板角色(cliche)、单线人物(one-string)、圆形人物(round)、扁平人物(flat)。
4、蒙太奇技巧: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等影片中创造性的在场面之内进行大量的切换,直接把戏剧性空间解构,然后重新组合以适应观众的思维和情感参与。
并由此发展出后来成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的一种拍摄和剪辑语法:用主镜头或交待镜头建立一个故事的发生地点,然后,当动作发展时,切至人或物的中景,在戏剧性高潮时用特写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5、全知的叙述模式:当摄影机采取全知的叙述模式时,观众对剧情的了解就远远大于剧中人对剧情的了解,观众就实际上进入到一个和导演无意的共谋。
即观众和导演都在剧中人“上面”,犹如上帝一样俯视剧中人物困境。这时观众对剧中人物的认同转移到对导演的认同,观众从剧情的参与者转移为旁观者。
⑽ 简述好莱坞电影的特点
1、表现手法
在艺术上大量借鉴了欧洲艺术电影的创作经验,电影创作者们在跳出经典好莱坞戏剧电影模式的同时,又吸纳其合理成抄分,在表现手法上突出电影的影像功能。
2、情节结构
打破追求戏剧性的单向叙事模式,时空转换更加灵活,不再追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而寻求开放的结尾。
3、人物不再定型化
是根据其性格自身的发展展现其自然本性。善与恶不再是划分人物好坏袭的泾渭分明的标准。除此之外,新好莱坞电影在人物和情节的关系上,使人物不再隶属于情节而是从情节突出人物。
(10)好莱坞类型片特征扩展阅读:
好莱坞大片票房排行榜:《复仇联盟4》,《阿凡达》,《泰坦尼克号》,《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复仇者联盟3》,《侏罗纪公园》等。
1、《复仇联盟4》
2019年4月28日,影片以12.09亿美元票房的成绩打破“首映周末全球票房最高电影”以及“全球票房最快达到10亿电影”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超越了2009年上zd映的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影片《阿凡达》27.897亿美元的票房,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影片。
2、《阿凡达》
詹姆斯·卡梅隆证明了他的确是世界之王,作为视觉特效技术大军、生物设计大军、动作捕捉大军、替身演员大军、舞蹈演员大军、演员大军、音乐和音响大军的总统帅,他用让人目瞪口呆的方专式把科幻片带进了21世纪,这就是《阿凡达》。
3、《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商业是左膀,爱情是右臂,对于爱情的大胆歌颂,超越了那个年代观众对爱情片尺度所能想象的范围,要知道,这可是在大银幕上看一属男一女彼此追逐、亲吻、大胆表示爱意。影片所表现的爱情,没有贫富差距限制,看重一见钟情,渴望瞬间燃烧,这是放之全球而皆准的爱情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