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陶行知全集的目录

集外书信
1940年
关于成立分社的意见——致刘琼瑶(8月2日)
谢捐助新安学校——致张治中(8月2日)
你的希望-时尚难实现——致张禹平(8月2日)
在家做事同样有机会学习——(8月3日)
感谢对难童的热爱和对新教育的同情——致杨静桐(8月3日)
一个诚恳的告急——致杨静桐(8月上旬)
团结侨胞 增加抗战建国力量——致吴文炳(8月上旬)
艺友制是补师范教育之不足——致潘畏三(8月10日)
学习太少应设法补救——致海真(8月10日)
请向捐款人申谢——致汪达之(8月10日)
寄上代垫赙仪——致臧其吉(8月10日)
从速决定来渝或留桂——致程今吾(8月10日)
凑巧会见好几位朋友——致友人(8月11日)
重庆大轰炸——致吴树琴等(8月11日)
请给予育才经常的支持帮助——致吴文炳(8月中旬)
日机猖狂 请拨款建造防空洞——致许世英(8月19日)
教请三位先生作育才之友——致鼎铭等(8月20日)
要求育才之友的两件事——致洪敏侨等(8月20日)
高云贞在校情况——致佐兴(8月20日)
一个文件征集签字——致石青等(8月22日)
郭竹筠宜进音乐专门学校——致元汉(8月)
请昌书来清查木料——致马侣贤(9月5日)
介绍孙崇甫到育才参观——致陆维特等(9月10日)
米粮问题有好办法解决——致马侣贤(9月11日)
请开留任工作人员名单——致马侣贤(9月18日)
……
附录
人名索引

㈡ 陶行知资料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辑,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大大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㈢ 请问谁有陶行知全集电子版的,纸质版太贵,想看电子版

有陶行知全集PDF版
在万圣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