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运城蒲剧全集

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抄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临汾地区有许多古代戏剧活动遗迹,例如临汾市的魏村元代戏台、东羊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等,造型逼真,表情丰富,再现了我国古代的戏剧艺术。这些实物史料证明,晋南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蒲剧唱腔高昂 ,朴实奔放 ,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 可以在网络搜索下列剧目【 运城蒲剧大全 山西蒲剧大全 蒲剧大全全集 戏曲蒲剧大全 】

Ⅱ 运城戏曲都有哪些

-|蒲剧|-
俗称乱弹,又称蒲州梆子、山陕梆子,今统称蒲剧,因起源于古蒲州(今永济市)而得名。据诸多出土的戏剧文物和有关资料记载,蒲剧起源于宋,由山、陕地区的民歌和说唱开声,先演变为民间小戏,后又在民间小戏的基础上,接受了古老剧种的艺术成就,逐步发展成为大戏。迄明中叶演变为“乱弹”、“梆子腔”,成为独立完整的剧种。蒲剧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三角地带,远及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民国以来,陕西省的西安、延安、延长,河南省的灵宝、卢氏,甘肃省的定西等市县,都曾建有蒲剧团。明嘉靖年间,蒲州就组建有义合班,进行演出。清嘉庆时有“永乐班”、咸丰时有“三义娃班”。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全区有蒲剧班社20多个。同时涌现出郭宝臣(艺名元元红)、王来(艺名老二盏灯)、祁彦子(艺名彦子红)、郧三吉(艺名白菜心)、吕长林(艺名八百黑)、任金祥、孙广盛、王存才、冯安娃等一批表演艺术家,推动了蒲剧艺术的发展。蒲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两个不同的艺术流源,即西路戏与南路戏。南路戏以演传统的上、中、下24本为主,唱词较少,文辞典雅,多以情节奇巧取胜,格调文雅。西路戏则粗犷豪放,重唱功和做功,风格火爆。到本世纪30年代末,特别是蒲剧五大名演员阎逢春、王秀兰、张庆奎、筱月来、杨虎山出现后,蒲剧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西路戏和南路戏的特点逐渐溶为一体,使蒲剧既有火爆激昂的一面,又有典雅细腻的一面,形成长于抒发激情和凄楚的情绪,具有豪迈奔放的特色。蒲剧的角色行当有须生、老生、小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大净、二净、丑角等。蒲剧的特技表演驰名全国,髯口功、翅子功、翎子功、稍子功(甩发)、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及跷功等特技为其它剧种广为借鉴,耍纸幡、彩功等,亦极为细腻精彩。传统剧目有本戏、折戏500多出。50-60年代,经过整理、改编至今仍上演的剧目有《薛刚反朝》、《赵氏孤儿》、《窦娥冤》(已拍摄成电影)等。近年来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西厢记》、《关公与韶蝉》《阴阳河》、《送女》、《苏三起解》等。专业表演团体除地区蒲剧团外,尚有永济市虹光蒲剧团、芮城县黄河蒲剧团等lO个县(市)蒲剧团。主要演员除已故的王存才(小旦)、阎逢春(须生)、杨登云(二净)、杨虎山(二净)、筱月来(小生)等外,现活跃在舞台上的有张保(须生)、武俊英(小旦)、景雪变(小旦兼闺门旦、刀马旦)、王艺华(小生)、吉有芳(花旦)等。
-|眉户|-
起源于陕西省的眉县、户县,清嘉庆、道光年间传人本区(一说是明代即传人本区)。由“清唱”(俗称“地摊子”)艺人吴小宝等搬上舞台演出。本区13个县(市)均颇流行。眉户曲调丰富,有72大调和35小调。搬上舞台初期,演出剧目多为小生、小旦和小丑扮演的小戏。本区艺人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蒲剧的音乐和表演手法,逐步发展为能够表现历史故事题材的戏曲剧种。新中国建立之初,组建起运城专区眉户剧团,以演历史剧目为主,后运城与临汾地区合并,剧团改称晋南地区眉户剧团。演出剧目有《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三进士》等。主要演员有杨海生(须生)、程根虎(小旦)、卫本善(小生)等。1957年临猗县眉户剧团成立。该团自建团至今40多年来,一直坚持编演现代戏,被誉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一面旗帜。演出剧目有《梁秋燕》、《涧水东流》、《一颗红心》等,《涧水东流》和《一颗红心》先后被搬上银幕。主要演员有任洪、李英杰、张俊芳、范琳、郭高计等。

Ⅲ 求一些蒲剧,希望二十首左右,要完整版,百度云链接

人生若只如初复见,何事秋制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
前世回眸,今生结缘,滚滚红尘,谁人可依!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佳人难依,泪流千行!凭窗独倚,月洒憔颜,自顾盼,独悲伤!情丝难剪,相思难断,日日思,夜夜盼!喜鹊临枝,凭添凄凉,心无所望,泪洒裙裳!岁月如梭,怎堪蹉跎?红颜易老,怎奈流觞?若相依,莫别离!

Ⅳ 运城蒲剧 王玉哭坟

苏三起解

Ⅳ 运城蒲剧mp3下载

http://movie.gougou.com/search?search=%E7%8E%8B%E8%89%BA%E5%8D%8E&id=1
自己来看自看吧!

Ⅵ 山西运城蒲剧武俊英

俊英,女,蒲剧来旦角,祖籍山西省新自绛,国家一级演员。武俊英的唱腔优美委婉,声情并茂,风格独特。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大大。出生日期:1956年5月 代表作品: 《苏三起解》、《西厢记》、《送女》、《玉婵泪》等
主要成就: 获得戏曲电视剧展播奖、飞天

Ⅶ 网上哪里能找到蒲剧视频呢蒲剧一般在山西的临汾、运城一带。

这是个蒲剧论坛 自己看版看权
http://puju.yc-yj.com/index.php?gid=3

Ⅷ 山西运城的当地音乐、曲艺

蒲剧即“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流行于山西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内蒙、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山西蒲州与陕西同州(今大荔)、朝邑,河南陕州(今陕县)、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居黄河激流南下而折流向东的三角地带,彼此隔河相望,长期以来有著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其风俗习惯、语音、方言也大体相同。明末清初,这一带已有“乱弹”流行。后来,分别以蒲州和同州命名的蒲州梆子与同州梆子虽为两个剧种,但实同源于此。它们唱腔相似,戏路相通,今虽各有不同发展变化,然两地艺人均自称为“乱弹”。孔尚任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平阳竹枝词‧乱弹词》中,称道平阳(今临汾)乱弹名小旦葵娃“花梆子”碎步异常出色,可知当时晋南乱弹流行的盛况。同州梆子,本即秦腔,乾隆年间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记述秦腔名旦祥麟,渡黄河“由蒲州售技至太原”,也可知山陕两地的梆子腔彼此相通。蒲州、同州的艺人一直有相互搭班演戏的习惯。嘉庆年间,北京有“山陕班”演出,直到光绪、宣统年间,蒲州和同州艺人仍有在北京同搭梆子班演唱的,如名须生郭宝臣(元元红,蒲州梆子艺人)和白长命(盖陕西,旦,同州梆子艺人)演出《鞭打芦花》就是一例。故京、津、直隶(河北)一向谓之“山陕梆子”。此外,他们还有过共同组班南下,在湖北襄阳老河口演戏的经历。山陕梆子对各地梆子腔剧种的形成,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给你个连接http://ke..com/view/17080.htm?fr=al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