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是怎么来的

电影院分抄为几种:影视公司下属的电影院,就像华谊兄弟影视公司,在北京就有电影院,华谊兄弟影视公司拍的电影,在自己的电影院放映,也可以卖给别的电影院。还又影视城也有自己的电影院,想横店影视城,有自己的电影院,和电影制作方合作。还有就是专门做电影院的,一般是合作,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在影院播放拿提成!!

⑵ 杨福东的新浪潮影

世易时移。当今不少中国年轻艺术家已经由传统绘画艺术转向摄影和电脑,以数码技术来提升自己作品。从艺术院校毕业的新新一代们更是通过使用各种录影设备而改变国内艺术环境的同时,也在数码时代留下自己的印记。
一大批有才华的新媒体艺术家已经浮出水面:迟鹏、徐震、洪磊、王功新、汪建伟,当然还有中国影像之父——张培力,而杨福东,这位上海影像艺术家才不过35岁,就已是国际艺术舞台的宠儿。
凭借优美而感性的图像,纪录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城市知识分子和年轻人所感受的疏离,杨福东已成为后89影像艺术家中的佼佼者。
巴黎策展人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称他“才华横溢”。纽约摄影国际中心策展人克里斯多弗·菲利普认为他的作品“引人注目”,艺评人阿德里安·西尔勒更评论其作品“动人、神秘,拥有令人难忘的影像与音乐”。
杨福东是第三位入围古根海姆Hugo Boss当代艺术奖的华人艺术家。在此之前,蔡国强、黄永砯两位分别于1996年、1998年得此殊荣。他也曾被提名为由收藏家乌立·希克创建的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的杰出青年艺术家。杨福东的跃起源于他的《竹林七贤·第一部》(2003),这部刻画了年轻人的焦虑与知识分子内心沉浮的作品令国际艺术界记住了他的名字。 “与许多别的年龄相似的艺术家不同,杨福东好像很明确地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的克里斯多夫·菲利普说。
声名鹊起的杨福东成为日本艺术杂志《Art iT》2006冬/春刊封面人物,《Art in America》更广泛地介绍了他的作品。《纽约时报》在2002年时就曾评论杨福东“站在中国数码旋风的中心”。许多一流艺评家和艺术家谈论起他时,也把他放在中国当今艺术家的前列——或许已列入重要的10大艺术家之一。
这些对他来说也许有些赞誉过度。杨福东说起话来依然相当温和。这位烟不离手、一头垂肩长发的艺术家看起来还有些孩子气。他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学油画时开始涉猎摄影,2013年他的作品一个拷贝已可卖出3万美元的价格。
诺基亚公司委托杨福东为其手机拍摄短片,和他一同受邀的还有徐冰、艾未未、冯梦波等。
与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不同,每个描写杨福东的人都觉得理解他的作品并非易事,他也知道这一点——因为他通常都会模糊自己的创作动机和理念,而他的叙事片所透露的信息也往往暧昧不清。
评论家认为杨福东专注于知识分子的角色——他们大多数迷失在现代社会,被推到社会边缘——透过他们,杨福东表现了被现代化狂潮践踏了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评论家还认为,他的作品表现了年轻人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困惑不堪和无力感——这与80年代年轻人和艺术家的理想主义及他们所拥有的改变世界的坚定信念形成天壤之别。
杨福东在谈起他的同龄人时印证了以上的这个观点。他在接受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采访时说:“(当年)每个人都想做大事,但最后总是一事无成。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雄心勃勃,即便他们明知存在各种障碍——那些障碍或者来自当时的社会,或者来自他们自己。在《First intellectual》中,年轻人受了伤,血沿着他的脸流了下来,他想做出反应、想反抗,但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把手中的砖块砸向谁。他不知道是自己出了问题,还是社会出了问题。”
杨福东的角色一般都是看起来富裕悠闲,就像当下中国大都市里的时尚年轻人一样。他们不太关心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也不会奋力拼争以求改变什么,而是沉溺于内心自我的思考与感受,流连在自己的梦想和幻觉、甚至错觉中。
譬如他的35mm黑白影片《竹林七贤》。杨福东把场景设在雾霭蒙蒙的安徽黄山,景色优美而神秘,观众和片中角色都不禁忘身其中。一位身着20世纪早期西式服装的年轻女子在冥想中说:“当我站在群山之巅,被趋近的云和浓雾包围着,我感觉我好像在空中飞。我有种想要飞身跃下的冲动,想沐浴在云山雾海中,想死在那里。我真的不在乎。”
当被问到如何描述自己的作品时,他承认自己刻意地设定了传统的优美场景来反衬角色孤寂、空洞的内心世界。
他曾这样说明自己的这部影片:“这是一种幻境。我喜欢展现这样的意境——非常平静、非常美丽,但同时带着怪异和烦扰,就像在梦中一样。”但平时他选择三缄其口,鲜少提及作品的意义或其背后的双重含义。
事实上,虽然他承认自己关注知识分子的状态,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严肃的知识分子,他更喜欢简单和自我思考。“我觉得汉语中‘知识分子’有很多含义。我理解的知识分子是指受过教育或者有自己思想的人。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也算是知识分子。我的知识分子是指受过教育、有思想的人,但他们更像普通人。” 在上海家中接受采访时他说。
杨福东不是天生的知识分子精英。他出生在北京通县的一个随军家庭,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他说,家里没人对艺术感兴趣,他最早的热爱是体育而非艺术。他曾热切地希望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直至十几岁时一次意外导致右眼视网膜几乎脱落。足球梦破灭了,他转向画画。
杨福东从小爱看电影,但对看书兴趣寥寥。在校时他曾读过一些哲学书,但他承认:“我真看烦了。” 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他考取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不久就开始试着摄影。他认为画画和摄影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是会动的图片而已。”他说。
毕业后第三年的98年,他从北京南漂上海。在一家开发游戏软件公司工作的同时他继续着画画,但渐渐更多地投向摄影和拍电影。回忆起那段日子,他说他为了做作品常常向朋友和同事借钱,“大家都是刚毕业,工资也没多少,可我总是一借就是几千上万,后来就快变成万人嫌了。现在想起来自己真不懂事。”不过他挺怀念工作的那几年,“公司对我挺好的,同事们也都是我挺靠谱的债主。”他用典型的京腔补充道。
在他的早期作品——摄影折叠式三幅相联的《第一个知识分子》中,一个身着西装的白领年轻男子受伤后手握砖块,却不知所措。似乎是从那时起,杨福东决定了以此为主题继续他的摄影和电影创作。
他说自己是自学摄影,经历了反复的试验和挫折,但随着拍得越多,对摄影机就越有感觉。部分出于个人偏好的原因,他选择了黑白摄影,因为“黑白摄影能给你一种距离感,这种感觉很不错。”
1997年他从投资人手中筹到5000美元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陌生天堂》(1997-2002),后来2003年左右的一个偶然机会,他在上海街头买了风格相近的独立导演吉姆·贾木许的黑白电影《天堂异客》的碟子,“我觉得他拍的比我的好多了”,杨福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接着又拍摄了《后房,嘿,天亮了!》(2001)、《留兰》(2003)、《Honey》(2003)和《蛇的复苏》(2005)。
他的大多数影片都有着复杂的故事——年轻人们歌唱自己的渴望和理想,侦探悬念剧上演知识分子在乡村被杀… 影片中的人物多沉思而忧郁,时而肉体受到残害,但更多时候是显而易见的精神上的创伤。
他的著名作品——35mm黑白长片《竹林七贤》取材自魏晋年间七位名士逃隐于竹林中肆意酣畅的故事。这部影片曾献展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片中雅士们在雾气凝重的黄山中闲庭信步,着装打扮看似富庶悠闲,但却以十分怪异的方式演出,有时甚至像拍照前的刻意摆弄。他们看似充满自信实则困惑不解,看似美好实则毫无目标。杨福东邀请好友配录的背景音乐,更是加强了影片给人的神秘感。
尽管画面看起来相当超现实,杨福东说他并没使用特殊的照相机或者使用特效。“都是在黄山的实景,也不会总是那么美,为一个合适拍摄的早晨一直等了好多天,直到出现为止。”不少评论家为杨福东的作品而倾倒,称他是中国最具有原创性的艺术家之一。
著名策展人皮力曾写道:“在他的影片中,我没看到一个尽管留有当今的烙印却不甚熟悉的世界。而且,主要的角色稍显脆弱而不是张狂。他们是一群生活在没有大事发生的城市里的青年人。他们有一点贪心,有一点善疑,他们的审美观模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暧昧不清。这就是杨福东致力于呈现给我们的‘南方无用文人’。”
还有专家认为,杨福东影片的质量与外观,演员僵硬、空想状态的表演使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几乎所有他作品中的角色都是在一生中机械地踱步前进,永远不停地寻找和漂泊;他们仿佛在探问:“我究竟身在什么时代?我究竟身在什么世界?我是如何来到这里来的?”而剧中角色身穿不同时代特征的衣服混淆了视听,让观者也无从解答。
自1999年起一直关注着杨福东作品的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的克里斯多夫·菲利普认为艺术评论家们对杨福东作品的评论忽略了一些本质的东西。
“我想杨福东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模仿一些古典的,传统的东西,这使许多评论家极其困惑。但这些只是杨福东的尝试,不会连贯性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不过这是个美好的尝试。他其实是在试着发明一种他个人独有的电影语言。” 菲利普说。
杨福东说自己2013年准备完成《竹林七贤》的后续系列,影片将把他们的舞台转移到城市,或居住在现代社会,或住在乡村或是一座孤岛,身处不同地点的他们在回归城市的最终结局前,将通过不断挖掘来发现自己的新生活。
这就是杨福东的计划人生。2013年的他还将继续拍摄艺术电影,因为这是他所擅长的。但他并不排除拍摄故事片的可能性。
“如果有机会又有合适的赞助的话,我也会拍故事片。但我想按我想拍的方式去拍,你总要在某处引导观众。”
没有人能知道杨福东会行止何处,毕竟,这位正在上升的艺术明星才不过35岁。
(译:韦莹)

⑶ 青春斗播出时间,什么时候播出上映,哪个台播出

青春斗播出时间:
1、北京卫视:周五不播,周日14:02开始三集连播,其它五天13:06开始四集连播。
2、北京卫视:周五不播,周六19:33开始播出一集,其它五天19:33开始播出两集。
3、东方卫视:周日到周一,19:33两集连播,第二天早上10:26重播。
播出地点看追答。

⑷ 新浪潮的科幻

“新浪潮”影响下的科幻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故事性、可读性减弱
2)文学性增强,表现手法更加多样
3)题材更为宽泛 美国科幻小说于战后传入英国,在英国赢得了大批读者。相当一批英国本土的科幻作家也在利益驱动下,为美国出版商写作。当然,前提是要适合美式科幻的风格,也就是由坎贝尔确定下来的那些风格标准。其实,这些“坎贝尔标准”,不仅仅是靠某个人的特殊魅力才得以流行开来,它们也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首先,美国科幻小说自成一体,萌生于美国主流文学界之外,所以容易形成独立的风格。其次,黄金时代的美国科幻爱好者大多是青少年,他们自然比成年人更重视未来,追求对外冒险重于心灵探索,重视灵感、创意胜于重视文学技巧。这些特点都成为那个时代科幻小说的烙印。
但是,“英国坤士”与“美国牛仔”之间毕竟有文化和趣味上的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英国本土的科幻作家逐渐厌倦了美国科幻文学重视外在探索而不重视人性本身;重视创意、内容,而不重视文学性的缺陷。另外,在英国本土,科幻小说并不是一个单独形成的文学品种,与主流文学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科幻作家们在创作时,更重视主流文学界的反应,想在他们那里博得彩头。不过,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其说是证明英国科幻小说的艺术水平高,不如说是因为英国科幻小说的个性不鲜明。
在这些原因的推动下,新浪潮运动开始了。科幻小说新浪潮运动的核心是英国的《新世界》杂志。这本杂志创办于1939年,在二战的战火中断续出版了几期。于1954年成为月刊。1964年夏,年仅二十四岁的科幻作家米切尔·莫考克(1939-)出任主编。此人15岁便缀学,以科幻小说和幻想小说的创作、编辑和搞摇滚乐为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同时也保存着年轻人的反叛精神。
莫考克成为主编后,立刻开始推出一批革新的科幻作品,使得此前一直以暗流形式存在的英国科幻新趋势拥有了展示自己的核心阵地。《新世界》杂志推出了巴拉德、奥尔迪斯等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一反美国科幻重视科技发展的传统,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神学作为题材选择。并且大力吸取当时欧洲的各类现代派文学,如象征主义、意识流等创作手法,改变了坎贝尔时代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超现实情节的传统。
同时,受欧洲文化界内省化和悲观主义日益浓厚的倾向影响,这些作家的作品不再有美国科幻作家的乐观精神,常常描写个人在巨大灾难前面的消极和无奈,美式英雄形象被凡夫俗子代替。为了区别以前的美国科幻传统,其中一些作家们甚至将科幻小说的缩写“SF”赋予新的含义——“思索性小说”(speculativefiction)。
1968年,女科幻作家兼编辑家朱迪·梅丽尔将这一流派的代表作编成集子,并定名为“新浪潮作品”。“新浪潮运动”的名称由此而来。
新浪潮运动的主力是英国作家J·D·巴拉德,他也是《新世界》杂志上最早推出的作家。巴拉德于1930年生于中国上海,太平洋战争中被关进在苏州的战俘营。后来他将这段经历写成《太阳帝国》。1987年,好莱坞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phenSpielberg)亲自操刀,来到上海将其搬上银幕。
二战后,巴拉德进入了剑桥王子学院攻读医学,并开始业余创作,于1956年发表他的第一篇小说。由于巴拉德早年灰暗复杂的生活经历,他对人性的理解颇深,也具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倾向。在他创作的科幻小说中,经常用隐喻和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人性的理解。
巴拉德的科幻代表作有《沉没的世界》(1962)、《燃烧的世界》(1964)和《结晶的世界》(1966),合称灾难三部曲。在《沉没的世界》中,来自两极的冰川融水淹没大地。在《燃烧的世界》中,毁灭文明的主角变成了旱灾。在《结晶的世界》中出现的灾难则是无法以科学知识来理解的全宇宙的结晶化。在这三部作品里,不再有以前的救世英雄,主要角色都是普通人,在毁天灭地的大灾难面前挣扎着。
巴拉德的作品还有《终端的沙滩》(1964)、《暴行展览》(1970)、《海底飞船》(1976)等等。
新浪潮的又一位主将是布里安·奥尔迪斯。他于1925年出生于英国的诺福克郡。二战时到缅甸服役四年。后来当过书商、编辑。其中于1961年到1964年,兼任过“矮脚鸡科幻丛书”的编辑。就在这段时间里,奥尔迪斯大量接触美国的科幻小说,并受其影响开始自己的科幻创作。1954年发表了自己的科幻处女作《犯罪记录》。1959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直航》。1962年,奥尔迪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温室》。这部作品描写了千万年以后的地球,由于自转速度逐渐下降,终于以一面永远朝向月亮。巨大的植物遍布地表,人类已经退化成原始状态。主人公古连便是在这样的世界上探索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小说中奇异的自然风光和神秘色彩构成了迷人的艺术魅力。
后来,奥尔迪斯还创作了科幻史著作《万亿年的狂欢》。他提出的将《弗兰肯斯坦》作为第一部科幻小说的观点受到世界科幻界普遍赞同。1978年,奥尔迪斯作为英国文化名人访华团的一员来到北京,受到邓小平的接见。1991年和1997年两次在中国举行的世界科幻协会大会上,奥尔迪斯均不顾高龄亲自参加。
作为“新浪潮”运动组织者,莫考克本人也创作了许多科幻作品。其代表作是《瞧这个人》。“瞧这个人”是《圣经》里的一句话,指的便是耶稣基督。在小说里,持无神论观点的主人公乘时间机器来到公元一世纪的以色利,想说服当时的人们不要追随耶稣。结果发现当时的耶稣完全是个低能儿,其母玛利亚是个荡妇。而他自己则陷入命运的摆布中,阴差阳错地成了救世主,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由于不再以理性、科学为出发点,宗教题材也大量出现在新浪潮作品中。在法默尔的《江河世界》里,人类历史上生活过的所有的人都复苏过来,生活在一艘巨大无比的船上。这是基督教末世审判思想的直接艺术表现,已经无法以科学理论来解释了。
象二十世纪许多西方现代派文学一样,由于只强调表现作家的自我表现而不尊重读者的阅读需要,新浪潮的核心《新世界》杂志每况愈下,不得不靠英国艺术委员会的补助和主编莫考克自掏腰包来维持,六十年代末就停刊了。新浪潮运动也衰落下来。
新浪潮运动将现代文学思潮和哲学思潮带入科幻创作中,开辟了新的题材领域,丰富了科幻小说的创作手法。作为一种尝试,新浪潮本身确实给科幻文学留下了值得吸取的东西。最重要的,当然是新浪潮运动中产生的那些经典作品。
不过,新浪潮本身更适合小资需要,始终没有成为世界科幻的阅读主流。那种题材虚幻,表现上也重写意而不写实的手法,很难取得读者共鸣。直到今天,黄金时代科幻作品的基本风格:题材幻想与手法写实,仍然主导着科幻文学的创作和阅读。
世界各地都偶尔有科幻作家尝试类似的写法,但没有什么人获得成功。除了科幻界外,新浪潮运动在主流文学界也几乎没有任何反响。这个事实说明,新浪潮运动只是单方面从主流文学那里引进创作手法,它对于整个文学世界的进步没有什么影响,其贡献远不及坎贝尔时代的科幻小说。毕竟坎贝尔领导他旗下的科幻作家们,创造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学品种。 在美国,托玛斯·迪什、约翰·斯拉戴克、罗伯特·希弗伯格、菲利普·法马尔等人也接受这些创作手法。大洋两岸相互促进,形成了整个英语科幻文学中的一个新流派。
不过,以笔者所见,美国最具有新浪潮特点的作者,要属菲里普·迪克了。1928年12月16日,迪克出生于芝加哥。童年时父母离异,成年后自己的婚姻生活也一波三折,前后结过五次婚。还有失业、吸毒等历史。到了晚年,才因《机器人梦到电子羊》一书被改编,进入小康生活。未几便于1981年去世。甚至没有看到这部影片的上演。前不久,斯皮尔伯格根据他的小说《少数派报告》制作了同名科幻片。
菲里普·迪克的科幻小说以短篇为佳。《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第二类型》、《冒名顶替》都被搬上银幕。他的短篇构思奇特,风格诡异。其小说的主要特点:远离新奇发明,描写高度地自我怀疑、对他人的不信任,主要人物都是小人物、边缘人,情节淡化,色彩阴暗,等等,都具有典型的新浪潮风格。
迪克的长篇虽然构思都不错,但写作手法过于随意,枝蔓太多,显示了技巧方面的不足。其中,《城堡里的男人》堪称“乌托时科幻”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虚构了日德战胜英美,瓜分世界的故事。构思虽然极棒,但情节却很混乱。
迪克的生活经历充分体现在作品里。他的人物们互相怀疑,猜忌,这种彼此提防就成为小说的主要情节。比如在《第二类型》里,几个身处险境的人彼此怀疑对方是机器人杀手,以至相互残杀。迪克笔下从未有一对恩爱情侣,夫妻之间都象陌路人一样彼此警惕。在《少数派报告》里,安德顿怀疑妻子和副手串通起来陷害自己。在《RH—3之谜》里,电视明星贾森一觉醒来失去了身份,妻子也和其他人一样不再认识他。
甚至,迪克笔下的人物不仅从不信任他人,更充满了自我怀疑。《全面回忆》中的奎尔不知道自己是个普通职员还是一个星际间谍,《电蚁》中的普尔事业有成,却突然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机器人傀儡。《冒名顶替》里的沃尔曼坚信自己是地球人,结果却是外星人制造的冒名机器人。可以说,身份之谜和自我怀疑构成了迪克科幻的“母题”。
有趣的是,这些身份之谜背后,体现着一个小人物的无奈。他们在真实社会中地位低下,而在幻想里却能左右人类命运。这在《全面回忆》中体现得最明显。本来只是个小职员的奎尔,最终却是童年时便与外星人订立和约的人类救世主。
从菲里普·迪克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后世科幻作家和凡尔纳、威尔斯等人的不同。那些宗师往往处在同时代文化知识界的高层,以俯瞰众生的态度来创作科幻小说。而迪克等现代科幻作家则是一群边缘化的人,过着边缘化的生活。他们如果想在科幻作品里描写英雄伟人和传奇业绩,往往很不真实。而他们真实的生活却往往不科幻。

⑸ 法国新浪潮代表人物是谁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弗朗索瓦·特吕弗正面批判这种优质电影,从而引发大论战。既然反对编剧的电影,反对建立在各部门娴熟技能之上的优质电影,特吕弗推崇的是导演的重要性。他最喜欢的作者是让·雷诺阿、罗伯特·布赖松、萨沙·基特里、雅克·塔蒂、马克斯·奥弗尔斯、雅克·贝克、罗杰·林哈特或让·谷克多。稍后至50年代末,新浪潮更明确的表达出另一种电影,更轻灵生动,用新摄影机在大街小巷拍摄,不再在设影棚中拍摄。新浪潮现象很快对全世界产生了影响。从巴西到波兰,自捷克斯洛伐克至美国,都有青年影人效仿新浪潮掀起新电影。
《弗朗索瓦·特吕弗》: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电影成就举世公认。21部长片,在许多影迷心中,部部经典。五十二岁的人生,他把自己献给了挚爱的电影。弗朗索瓦·特吕弗是怎样一个人呢?外界历来有种种的猜测与误解。他本人在世时也一直有意无意保持着神秘。只是存培又一部的电影里,他隐约描绘着自己生命的轮廓,如安托万·杜瓦内尔这个人物(让-皮埃尔·莱奥扮演的《四百下》中的少年、《偷吻》中的青年、《大妻生活》中的新郎),以及其他影片中的人物《美国之夜》中的电影导演费朗、《男人爱女人》中的勾引者贝特朗·莫拉纳、《绿色房间》巾将生命献给死者祭坛而自己却未受到安慰的朋友朱利安·达维纳。而现实中的弗朗索瓦·特吕弗,个性更为复杂;要全面地了解他,有必要写作一部传记。弗朗索瓦·特吕弗的众多朋友提供了大量证据,他本人也遗留下数量惊人的私人资料;基于这些丰富资料,本传记揭示了弗朗索瓦·特吕弗多硷多衫的一生。《弗朗索瓦·特吕弗》是一部值得仔细品读的传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为一位敏感热情的电影人写的传记。
主要成员以前是电影评论人,都来自封面黄色的著名杂志《电影手册》,由安德列·巴赞和雅克·多尼奥-瓦克罗兹于1951年创办。在拍摄长片和短片之前,克罗德·夏布洛尔,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艾里克·罗梅尔,雅克·里维特都曾为杂志写作大量评论和其他文章。新浪潮的历史特点就是它是业余爱好者的活动,荧屏人们一批接一批改行做导演。这些年轻的作者是在影迷俱乐部开始喜欢上电影的。
阿涅斯·瓦尔达她长期以来享有“新浪潮之母”的美誉。1956年,瓦尔达以顾问的身份陪同法国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拍了数千幅照片,2005年3月,她带着其中的百余幅照片到北京进行展览,同时参加法国电影回顾展北京站的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