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视觉和暗视觉的响度分别是

明视觉和暗视觉(PhotopicandScotopicVision)不同波长的光刺激在两种亮度范围内作用于视觉器官而产生的视觉现象。
暗视觉是指在黑夜或弱光环境中,看到的景物全是灰黑色,只有明暗感,没有彩色感。暗视觉主要是杆状细胞在作用。
中间视觉是眼睛适应亮度介于明视觉和暗视觉适应亮度范围之间时,由视网膜的锥细胞和杆细胞同时起作用的视觉。

② LED显示屏中亮度与视角是什么关系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根据环境的对比度,要求的亮度不同,户内显示屏相对环境照度低,视专角则要求大;户外属环境由于LED要高于环境亮度,并能有较好的灰度,因此视角要求不高,一般在±35°—±50°之间。对用LED发光体减小发光视角,则能提高亮度,反之亦然。亮度高则与环境的亮度对比度大,视觉感官画面鲜艳,但亮度过高刚导致眩目,伤害眼睛;同时过高的亮度损耗能源,LED灯的热量大,温升高,LED芯片亮度衰减快,导致寿命低等不良现象。因此,LED显示屏应根据环境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LED亮度与视角。

③ 显示器亮度为多少时,会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对人眼的伤害最小

这个条件很多的,比如外界光线强度,白天光线强开到很低会很难识别,光线弱的时候开太亮,则对眼睛刺激大;还有看显示内容了,比如你浏览网页这种对比度比较大、色彩种类少的东西,开低些就可以满足,看电影就要稍微高一些,打游戏就要开到很亮才有感觉。其实还有个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等等之类的因素一般的显示器都会内置几个配置好的选项让你选择,动态-文本-网页-个人等等,这个东西没有固定最佳值,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眼睛的舒适程度适当调节。谢谢

④ 什么是暗视觉、明视觉、和中介视觉

(1) 视野
人的眼睛视野是比较广的,但也有一定的范围,双眼视线左右各约100°,上约50°,下约75°.在注视一个方向物体的形状,色彩,亮度时,能看清楚的仅为视线中心1°~2°范围,要感知该范围以外的物体,视线需要在那个方向上固定0.1~0.2秒.
(2) 可见光
肉眼所能感觉到的光,即可见光,仅是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其波长约为380~760nrn(1nm=10-9m)之间.不同波长的光给人们以不同颜色的感觉,各种颜色是逐渐过渡的,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波长大于760nm和小于380nm的电磁波不能引起视觉.
在可见光中,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感觉,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在亮环境中,亮视觉对波长为555nm的黄绿光线最敏感.即各种辐射能量相同而波长不同的光,给人的感觉是黄绿光最亮,波长偏离555nm越远,则感觉越暗.在光线很弱的环境中,暗视觉对绿光最敏感,它与亮环境相比,最灵敏处向短波方向偏移.
(3) 人的视觉
视网膜是人眼感觉光的始端,上面分布着两种感光细胞:锥状体细胞和杆状体细胞.锥状体细胞多位于视网膜的中心,在黄斑上特别密,它对光亮的敏感性较小,需要较强的光刺激才兴奋,但对不同长度的光波具有不同的感觉能力,专管明亮时的视力,称为明视觉.柱状体细胞多在视网膜的周边,具有感觉弱光的能力,专管暗时的视力,强光反而会破坏它.但是它不能辩别颜色,在黑暗环境中观察到的景物是灰色的,它只能分辩亮度的大小.
眼睛对于外界的亮度变化,能适当地调节锥状体细胞和柱状体细胞使之具有合适的感度.这种现象叫做"亮度适应".对暗环境的适应(视野内的亮度在0.01cd/m2 以上,如白天,室外)主要是锥状体细胞呈工作状态.因此,暗适应过程很缓慢,而亮适应过程则快得多.
(4) 司机的注视范围
由于视觉取决于亮度,所以隧道照明质量以视场内的亮度为依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建议:司机观察路面的平均视点高度为1.5m,大体相当与汽车司机的人眼高度,若向前注视的视角约为1°则注视的范围约为正前方60~160m左右,在此范围内的路面亮度分布状况,对司机视觉直接起作用,如图9.2.4所示.在此范围内视看条件的好坏,对司机辨认障碍物的可靠性和保持视觉的舒适性起决定作用.有良好的视看条件,才能保证司机准确了解道路交通状态及其变化情况,作出及时的判断和采取正确的机动动作.
图9.2.4 司机视觉的注视范围
(5) 司机的看视条件
司机的看视条件与一般人不同,几乎完全是在动态条件下进行的,比静态条件的观察困难得多.由静态观测所得实验数据不能直接引用到动态条件中,一般应提高数倍至数十倍.通常影响司机视看条件的基本点是:
路面平均亮度,对隧道来说还有作为背景的墙面亮度;
路面亮度的均匀度;
3)物体的亮度;
4)物体与背景的亮度对比;
5)观察物体时的有效时间;
6)眩光程度等.
此外还与物体的形状,轮廓的清晰度,在视野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出现在预料的位置上,或是突然出现在非预料位置上等有关,视觉是以生理量度量的,受观察者的精神,视力,身体状况的影响.还受气象(如雾等)和空气混浊程度的影响.
影响视觉的主要因素

⑤ 亮度、色调和饱和度分别指什么

1、亮度是指发光体(反光体)表面发光(反光)强弱的物理量。人眼从一个方向观察光源,在这个方向上的光强与人眼所“见到”的光源面积之比,定义为该光源单位的亮度,即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亮度用符号L表示,亮度的单位是坎德拉/平方米(cd/m2),也就是每平方公尺分之烛光。

2、色调是指图像的相对明暗程度,在彩色图像上表现为颜色。色调是地物反射、辐射能量强弱在图像上的表现,地物的属性、几何形状、分布范围和组合规律都能通过色调差异反映在遥感图像上。

3、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与彩度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但由于其代表的意义与彩度相同,所以才会出现视彩度与饱和度为同一概念的情况。


(5)亮度与视觉扩展阅读:

根据人眼机理及人的视觉模型,人眼感知的主观亮度和实际的客观亮度之间并非完全相同,但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人眼能够感觉的亮度范围(称为视觉范围)极宽,从千分之几尼特直到几百万尼特。其所以如此之宽,是由于依靠了瞳孔和光敏细胞的调节作用。瞳孔根据外界光的强弱调节其大小,使射到视网膜上的光通量尽可能是适中的。在强光和弱光下,分别由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作用,而后者的灵敏度是前者的1万倍。

⑥ 电脑屏幕亮度和对比度调到多少对眼睛伤害小

LED背光的显示器亮度调整到越低越好,动态对比度为0,对比度也是尽量低一些,这样长时间使用眼睛不易疲劳。我们可以将显示器的对比度调整为最大的状态,逐一判断图面的清晰状态,目测来判断对比度十分适合自己。一般情况下,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最佳状态为为60%左右。

⑦ 对比度和亮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对比度是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的对比值。
最大亮度即白色画面下的亮度,而最小亮度则是黑色画面下的亮度。因此,白色越亮、黑色越暗,对比度就越高。一般而言,当对比度达到120 1时,就可以很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而对比度高达300 1时,则可支持各色阶的颜色.
亮度和对比度不足原本是液晶天生的两大弱点,早期的液晶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经常必须要把这两个参数调整到近乎极限才能满足需求。对比度是直接影响视觉效果的,不像响应时间看不见摸不着.
电脑显示器
对于用户而言,拥有高对比度,即使在观看亮度很高的高速画面场景时,黑暗部位的细节也可以清晰体现。一般人眼可以接受的对比度一般在250:1以上,低于这个对比度就会感觉模糊或产生灰蒙蒙的感觉。CRT显示器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500∶1甚至更高,而液晶显示器通常在250∶1到300∶1之间。随着各厂商的不懈努力,目前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对比度多数达到了300∶1。这个数值对文档处理和大多数办公应用足够了,但对专业级应用以及游戏玩家和碟友来说则有些勉为其难了
电视:
说到对比度,一直都存在误区,以前的产品很难在对比度上有所作为,就一个劲地鼓吹亮度,从而给人造成了一个有了亮度就有了一切的错觉。其实看电视或看电影立体感非常重要,如果想立体感丰富,对比度就不能低,因为只有高对比度才可令黑位重现。在对比度方面,等离子电视优于液晶电视,一般等离子电视的对比度为3000:1,液晶电视为800:1。所以从对比角度来看等离子电视更适合营造立体感

⑧ 亮度和对比度有什么区别

1、衡量的对象不同:

亮度衡量的对象是发光体(反光体)表面发光(反光)强弱的物理量。对专比度衡量属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

2、量化单位不同:

亮度单位是堪德拉每平米(cd/m2)或称nits,也就是每平方公尺分之烛光。对比度参数分两种,一种是典型值,就是在同一画面下的对比度,另一种是最大值,就是整个显示器在亮度不一定的状态下所取的最大、最小亮度所比的对比度,例如某款液晶最大对比度为550:1,而典型值为500:1。

(8)亮度与视觉扩展阅读:

两种提高对比度的方法:

1、提高白色画面的亮度。

2、让黑色更黑,降低最低亮度。需要知道控制液晶显示器光线的明暗变化,是不可能通过发光灯管开、关来实现的,而液晶又是不能做到100%不漏光的,所以即使调整至纯黑画面,液晶显示器还是会有一些亮度的。这是个分母、分子的问题,分母小了对比度自然就高了。

3、提高亮度增加对比度的方法相对简单,不过受到灯管寿命、液晶漏光等问题,亮度不能无限量提高。让黑色更黑,降低最低亮度方法是很多高端液晶厂家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亮度不高的液晶能够达到高对比度的原因。

⑨ 亮度、色调、饱和度的区别是什么

1、色彩亮度
又称指色彩的明度。色彩明度是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之一。不同颜色会有明暗的差异,相同颜色也有明暗深浅的变化。
2、色调
是指图像的相对明暗程度,在彩色图像上表现为颜色。色调是地物反射、辐射能量强弱在图像上的表现,地物的属性、几何形状、分布范围和组合规律都能通过色调差异反映在遥感图像上。
3、饱和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如绛紫,粉红,黄褐等。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9)亮度与视觉扩展阅读:
色彩三要素其它两个要素:
1、色相
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如玫瑰红、桔黄、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
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2、纯度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
当一种颜色掺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当掺入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在眼睛看来,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了。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的掺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经无法感觉出来了。
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色彩明度
网络-色调
网络-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