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中国的鬼节中元节也叫盂兰盆节在中国现在消亡了,而在日本却流传下来

这就叫做"礼失而求诸野"
日本很多习俗还保留中国的古风,
而除了日本之外,台湾每年中元节也还是有盛大的普渡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殆尽,
很多东西在中国大陆本身已经很难找到,
只有在台湾甚至海外才能找到了.

另外纠正一点,
信鬼神并不见得是迷信. 如果信神叫迷信,
那欧美基督教国家都迷信,中东回教国家也迷信,
那中国人清明干嘛扫墓呢?西方人干嘛过耶诞节呢?

❷ 为什么鬼节叫盂兰盆会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它的另一叫法即盂兰盆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尤以华南为十三或十四,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资料来源:http://ke..com/link?url=5_fu_naU95H4c3pNMR2gzm5_ok0_fL9-kNZGfo-gPJIvnq54GAbDxG_4_

❸ 日本的那些影视作品里有盂兰盆节的内容,动漫电影电视剧啥都都行!

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
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与道教中元节的祭祀亡者灵魂、儒家祭祀父母祖先等活动结合,构成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动,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
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奠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场,放焰口,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十分热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

❹ 求张家辉一部电影名字,说是7月15发生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鬼片那种的

《盂兰神功》,故事发生在中元节,这个节日在中国又叫做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❺ 最新香港鬼片《盂兰神功》,有谁看过吗

《盂兰神功》是2014年由张家辉首次执导的一部惊悚灵异恐怖电影,由张家辉、刘心悠、吴家丽等主演。
电影以恐怖诡异的故事作主题,讲述了四十年年前唱戏班冤魂复仇的悲惨故事;2014年7日10日该片于中国香港上映
剧情介绍
中元节,佛家盂兰盆节,这个每年农历七月半祭拜亡人的节日,向来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在香港,盂兰盆节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庆——过去移居香港的潮籍人士把他们传统的盂兰胜会带来了香港,至今已过百年。这盛大的盂兰胜会,从农历七月初一举行,一直到七月底,活动包括祭祀、烧纸钱、派平安米、福物竞投、神功戏演出等。电影《盂兰神功》的故事,正是发生在一个即将开台的神功戏班。
张家辉饰演的宗华是戏班班主的儿子,他本在大陆做出版生意,结果被骗财后狼狈逃回,女友也跳楼身亡。他回来后同父异母的妹妹晶晶对他态度恶劣,戏班里的其他人也对他不太客气。然而老班主被女儿气的住院,神功戏开台在即,当家花旦小燕姐便让宗华当代班主,撑起戏班。孰料怪事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生。先是晶晶被附身,继而宗华开始看到许多异象,随后小燕姐也失了神,整个戏班被异界骚扰不得安宁。终于宗华从戏班老员工那里听到坊间传言,戏台所在的地方在四十年前曾发生一场大火,死伤无数。老班主觉察事情不妙,从医院跑回来救自己的儿女,结果非但无力回天,还被鬼附身差点掐死儿子。危急关头,宗华大喊一声你们冲我来,被鬼上身后他(以及观众)终于知道了戏班闹鬼的缘由——四十年前那场火,是宗华的母亲、当时神功戏班的当家花旦艳秋姐放的。当时的她因为伤病被还年轻的老班主禁演,取而代之的是她的跟班小徒。艳秋姐为了重返舞台不惜委身班主,可谁知班主也同时与那小徒有染,艳秋姐失身又不遂愿,不甘催生报复,于是一把火烧了正在演出的戏台。那些作祟的鬼怪,正是当年枉死的女小徒和其他冤鬼,趁着鬼月重返人间,它们想找替身,它们更想报仇。最后宗华重演了母亲当年自尽而亡的场面,以死了断了这场盂兰神功。

❻ 日本人过盂兰盆节有哪些禁忌啊

1、夜游
鬼门大开这天,不应该在外逗留,夜不归家是大忌。传说这一天子夜时分,阴气特别重。所以在鬼节的时候还是早点回家呆着。若实在害怕得厉害,可以配戴貔貅辟邪防身。
2、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冥纸是祭祖的,金纸是烧给神的,在鬼节这一天大多数人们都会提前烧些纸钱,然后等到隔天再来收拾残局。因此,烧冥纸的结果只会使阴气更重,所以通常都会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千万不可以在非特定场合时间烧冥纸。
3、穿戴华丽的服饰
穿戴也需要注意,最好不要穿大红大紫的衣服,特别是妖艳华丽的服饰,避免自己被灰暗的气场缠住,导致运势受阻,晦气连连。如果外出可以戴一枚“平安无事牌”以保平安。
4、偷吃祭品
鬼节这天有很多贡品,在祭祀结束前一定不要偷吃,否则视为大不敬。而且很容易给自己招来厄运。
5、有人喊你莫轻易回头
当你走在荒郊野外或者偏僻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要确定清楚是谁在叫你你才答应,以免被晦气缠身。这个时候可以佩戴平安扣辟邪免灾,保出入平安。
6、游泳
鬼节这天千万不要下水游泳,传说“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所以中元节这天,不管水性好不好,都不要下水。
7、凑热闹
在农历七月,若身边发生意外事故,千万不要凑去看热闹,在民俗学中,这些地方被视为不吉利的地方,大多“惨不忍睹”“血肉模糊”,常常弥留很多很多负面能量,容易招惹晦气上身。南红的红运有辟邪和旺气的作用,可以佩戴南红的佛或关公来辟邪保平安。
9、夜间拍照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镜子或手机这种东西,很容易扑捉到不干净的东西,若是在夜间拍照,指不定就把不干净的东西给拍进去了,那就等于沾染了晦气的东西,运势也会下滑的。

❼ 日本的盂兰盆节(鬼节)到底是怎样的节日

盂兰盆节的由来
盂兰盆节的正式名称为“盂兰盆会”。人们将迎接祖先魂灵并祈求冥福的期间称为“盂兰盆节”。
·所指为7月或者是8月的13日至16日。
·13日傍晚,点燃迎接之火以迎接祖先的魂灵。
·期间邀请僧侣前来诵经并供奉食物。
·16日傍晚,点燃送别之火,恭送祖先的归离。

❽ 日本的玉兰盆节,施舍饿鬼节,万灯会都是怎么回事

日本的盂兰盆节活动期间各地不同。一般为13-16日,也有把7月7日叫做「七日盆」作为盂兰盆节的开始,把8月1日叫做「盆朔日」作为盂兰盆节的结束之日,在奈良等地期间更长,盂兰盆节会延伸到20日叫做「二十日盆」,21日再休息一天叫做「添盆」。节日期间大致有迎祖、祭祖、送祖等一系列活动。一般在7月12、13日左右,各地会设立「盆市」,出售节日用的供花、供品、赠品等。同进在家门口用竹竿高高地悬挂起灯笼,打扫清理墓地,在家里设置「盆棚」(祭坛),供上祖先的牌位,装饰上灯笼、供花等等。祖先的亡灵被称为「仏様」「盆様」,祖先去世不久的家庭举行的祭祀活动叫做「新盆」,「新盆」的家庭在7月1日或7日就早早地开始做准备活动,因为初次举行所以也格外重视。7月13日傍晚时分,在墓地、村口、海边、山里等处用白桦树的树皮或者麦杆、稻杆等点起为来,叫做「迎え火」,一路照亮回家的路,引领着祖先的灵魂回到自己的家。迎回到家以后,每日供奉水果、鱼等好吃的来拜祀祖先。父母还健在的家庭举行的活动叫做「生盆」「生御霊」等,一般赠送「鲭」(鲐鱼、青花鱼)、「素麺」(挂面),小麦粉、大米等礼物以祈求父母的长命百岁和无忧无虑。到了16日,再次燃起火来,叫做「送り火」,带上供品,送祖先的灵魂回到墓地或者村口、海边等处,供品烧掉或者放在草编的「盆舟」「送り舟」上任水流走。不过,出于减少环境污染的考虑,现在政府禁止往海里、河里乱扔杂物,所以供品大都供奉到墓地,或者烧掉。另外,在九州等地还举行拔河比赛,叫做「盆纲引」,与过年时的拔河比赛一样具有占卜一年的丰收运的意义。比如说,在佐贺县就有把村民分为上下两队举行拔河比赛的风俗,上队赢了农业会丰收,下队赢了渔业会丰收。盂兰盆节中较为热闹的还要数「盆踊」了。在神社里或者小镇的广场等宽阔的地方,人们头上扎着毛巾,戴着花斗笠,合着七七七五调的民谣,尽情地跳啊喊啊,挥洒着汗水与热情,舞蹈的动作都比较简单。「盆踊」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做「念仏踊」,是用来慰藉亡者灵魂的,前面以灯笼打头,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日式服装,敲着大鼓,跟着队伍前进。另一种是「豊年踊」,是一种祈祷丰收的舞蹈,大家围成圈绕着「橹」(高台)欢快地舞动。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后者更为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繁忙的生活中,古代传下来的祭祀活动、风俗礼仪都在慢慢地简化,盂兰他国节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祭祖的意义,更多地成为一种观光、休闲、娱乐的节日活动。在城市工作的人们利用休假回老家探亲、旅游、享受团圆之乐。辛苦了半年的各行各业的人们稍作休整,互相慰问,祈祷下半年的幸福与收获。
「お盆」的赠礼

「お盆」又叫做「盆正月」,它和新年一样具有新的开始意义,在「お盆」的时候给平日承蒙照顾的亲属、朋友、同事、上司赠送礼物的风俗在日本很盛行。与新年的赠品「お歳暮」相対,叫做「お中元」。有的地方把这种风俗叫做「盆歳暮」「盆节供」「盆礼」「盆见舞」等等。这种送礼的习惯,可以说是盂兰盆节的「生御魂」的风俗的延伸,不仅是给父母送礼物,更广泛地扩展到了亲朋好友、同事领导的范围。衣物、食品、玩具等日常用品都可以用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与慰问。中国古代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叫做上元、中元、下元。而日本古代有把满月的日子作为一个月的开始,并在这天祭神的风俗;又有把一年分成两半,1月和7月分别是其开始的想法,所以中国的上元、中元就被毫无抵抗的吸收过来成为日本的「小正月」和「お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