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眼是如何辨识颜色的

人眼有敏锐的分辨颜色的能力,即“色觉”。白天光线线强时主要靠锥状细胞,其分辨颜色的能力最强;夜晚光线较弱时主要靠杆状细胞的活动,其分辨颜色的能力很低,即所谓“夜不观色”或“灯下不观色”。

至于眼睛为什么能分辨颜色,历来有许多种说法。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色觉的三原色学说。按照这个学说,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分三种,各含有不同的感光色素,分别对红、蓝、绿光刺激敏感,三种锥细胞所发生的色觉冲动,由三条不同的神经通路上传到视觉中枢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色觉。

色觉异常可以用特制的各种有代表颜色的毛线或色盲图进行检查。另外,色弱的产生也可能由于感光色素合成不足,可继发于视神经炎或视神经萎缩等症。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也可形成色觉异常。

⑵ 简述视觉传导通路,谢谢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距状沟上下枕叶皮质。

⑶ 视觉形成的两条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 由3级神经元组成。第l级神经元为视网膜的双极细胞,其周围支与形成视觉感受器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形成突触,中枢支与节细胞形成突触。第2级神经元是节细胞,其轴突在视神经盘(乳头)处集合向后穿巩膜形成视神经。视神经向后经视神经管入颅腔,形成视交叉后,延为视束。在视交叉中,只有一部分纤维交叉,即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走在对侧视束中;颞侧半的不交叉,走在同侧视束中。因此,左侧视束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左侧半的纤维,右侧视束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右侧半的纤维。视束行向后外,绕大脑脚,多数纤维止于外侧膝状体。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外侧膝状体内,它们发出的轴突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终止于大脑距状沟周围的枕叶皮质(视区)。

⑷ 谈谈颜色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的生理机制

光刺激引起视觉的过程,首先是光线透过眼的折光系统到达视网膜,并在视网膜中形成物像,同时兴奋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然后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觉过程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一)折光机制和感光机制

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其构造颇似照相机,具有较完善的光学系统及各种使眼球转动并调节光学装置的肌肉组织。眼球由眼球壁和折光系统两部分组成。图6-6是人类眼球的剖面图。眼睛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它们具有透光和折光作用。当眼睛注视外物时,由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上述折光装置使物像聚焦在视网膜的中央凹,形成清晰的物像。眼的折光系统与凸透镜相似,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置的、左右换位的。由于大脑皮质的调节和习惯的形成,我们仍把外物感知为正立的。

图人眼的构造

视网膜是眼睛最重要的部分,由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形成三层。感光细胞组成视网膜的最外层,离光源最远。光线到达感光细胞前,必须通过视网膜的所有各层。视杆细胞约一亿二千万个,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部分;视锥细胞约七百万个,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分。特别是中央凹,全是视锥细胞。视神经穿出眼球的地方没有感光细胞,叫盲点。由于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结构不同,它们的机能也不同。视杆细胞对弱光很敏感,但不能感受颜色和物体的细节;视锥细胞则专门感受强光和颜色刺激,能分辨物体颜色和细节,但在暗光时不起作用。视杆细胞含有视紫红质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在弱光作用下,分解为视黄醛和视蛋白,并使视杆细胞去极化,产生神经冲动,把信息传向大脑,产生暗视觉。视锥细胞中的感光物质叫视紫蓝质,能感受强光。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含有感红色素、感绿色素和感蓝色素,它们各自分别对红、绿、蓝色光最为敏感。

(二)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视觉传导通路有三级神经元。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接受刺激后,将冲动传至双极细胞(第一级神经元),再传至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神经节细胞的轴突集合成视神经,入颅腔后延续为视交叉。在视交叉处,来自两眼的视神经纤维,每侧有一半交叉至对侧,余者不交叉。其结构是,凡来自两鼻侧视网膜的纤维(即接受颞侧光刺激的部分),均交叉至对侧,并上行至对侧外侧膝状体。而来自两颞侧视网膜的纤维(即接受鼻侧光刺激的部分),则不交叉并上行至同侧外侧膝状体。由外侧膝状体起始为第三级神经元,其细胞的轴突组成视放射,最后到达枕叶的距状裂两侧的纹区。

视网膜上各个不同的点,在视觉传入通路和皮质视区是按空间对应原则投射的。来自视网膜中央部分的传入纤维投射于枕叶的枕极,来自视网膜周围部分的传入纤维投射于枕叶的较前部分,即皮质的内侧面。由于视网膜是点对点地投射在皮质上,所以皮质视区的微小损伤就会引起视野对应部分的盲。当视网膜的兴奋达到皮质后,枕叶区的脑电图便发生变化,α节律被抑制,产生带有断续频率的振动,这时便产生了视觉。

在视觉过程中各级视觉中枢还有传出性的神经支配,对视觉器官进行反馈性调节,如瞳孔的变化、眼朝光源方向转动、水晶体曲度的改变等,以保证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⑸ 人的眼睛是如何识别颜色的

颜色是许多小粒子在转,转速不同,颜色也就不同。化学家波义耳说:光是有许多极小粒子向我们的眼睛视网膜上撞,撞的速度不同,看到的颜色也就不同。

⑹ 3 、视觉通路包括哪几部分

视觉通路即传导视觉冲动的神经通路。它起自视网膜,止于大脑皮质枕叶的视觉中枢。包含视神经 视交叉 视辐射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皮层

⑺ 心理学上的色觉三色是哪三色

解释色觉现象及其机制的理论。占主导地位的色觉理论是1807年由T.杨提出、1860年由H.von亥姆霍兹发展的三色说和E.黑林1874年提出的四色说。这两种学说已在新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相互补充,逐步得到了统一。 ①杨-亥三色说。杨首先提出了三原色的假设。亥姆霍兹又假设在视网膜上有3种神经纤维,每种纤维的兴奋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光谱每一波长的光刺激都能引起3种纤维强度各不相同的兴奋。如果其中有一种纤维兴奋最强烈,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原色感觉。如果3种纤维的兴奋相等,就产生白色感觉。若3种纤维的兴奋强度不等,就综合为某种不饱和的颜色感觉。三色说认为,神经纤维的疲劳是产生负后象的原因(见视觉)。缺乏1种甚至3种纤维会造成单色盲或全色盲。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在视网膜上确实存在着3种感色的锥体细胞。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杨-亥三色理论。杨-亥三色理论对颜色混合问题的圆满解释,为色觉的研究和颜色实践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一学说却不能圆满解释色觉的缺陷。 ②黑林四色说。E.黑林提出有红、绿、黄、蓝4种原色和3对起颉颃作用的器官,即红和绿,黄和蓝以及黑和白感受器。黑林认为任何颜色和白光都能引起黑白机制的活动,如果等量的黄和蓝或红和绿光混合,因为它们本身是颉颃的,其作用互相抵消了,所以最后只有白色的感觉。如果不等量的起颉颃作用的光混合,在相互抵消后,剩下的就是较强的那种不饱和的色光感觉了。如果同时呈现的是非颉颃色光,结果便是二者的混合。按照这个学说,负后象的产生是由于颜色刺激停止后,与此颜色有关的对立过程开始活动,因而产生原来颜色的补色。色盲则是由于缺乏一对或两对感受器的结果。 现代生理学发现,在视网膜神经节和外侧膝状核中有4种起颉颃作用的感色细胞。这种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四色说。但四色说对三原色能产生光谱上的一切颜色这一事实则不能给予说明。 ③色觉阶段说。一种色觉理论。现代神经生理学的发现既支持了三色说也支持了四色说。为把二者统一起来,提出了色觉阶段说。这种学说认为,色觉过程可分几个阶段:颜色视觉机制在视网膜感受器水平是三色的,符合杨-亥三色说,而在视网膜感受器以上的视觉传导通路上又是四色的,符合黑林的四色说,最后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才产生各种色觉。

⑻ 视觉传导通路的介绍

视觉传导通路 由3级神经元组成。第l级神经元为视网膜的双极细胞,其周围支与形成视觉感受器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形成突触,中枢支与节细胞形成突触。第2级神经元是节细胞,其轴突在视神经盘(乳头)处集合向后穿巩膜形成视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