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进行视觉思考

进行视觉思考是需要对资料进行分解的能力, 文章可以用文体来分, 用格式来分, 用语言来分. 图片也可以, 我们用相机拍的就是图像, 是记录体, 通过它可以写实, 也可以写意;用工具创作的图片就是符号系统, 由人来驾驭, 表达思想, 交流观点, 抽象概念.但图片在技术层面都有共通点, 就是形与色, 光与影, 通过技术分析可以理解美, 理解表达的过程, 获取作者更深层想表达的内容.色彩给我们感观刺激的同时, 也包含有情感的传达, 情绪的渲染, 气氛的营造, 中心的突出. 光和影能让各个图像元素和词语联系在一起, 形成空间, 形成层次.
其次, 视频是图片的延伸, 视频是图片加入了时间维之后的表达. 时间线的组织仿佛是文章的段落, 可以将有限的图片组成有限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在这范围里面有很多符号在流动, 在交互, 在统一表达作者的中心思想. 视频除了用来表达文学上的情感, 哲学思考外, 应该还可以表达科学和逻辑, 商业和品牌. 像文字资料一样, 看懂一个视频作品, 同样需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 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就理解不了一定情景下的空间里的时地人事以及科学技术.和图片一样, 视频也有技术层面, 看视频就如同看话剧一样, 看小品一样, 它会有背景, 人物, 道具, 装饰, 服装, 台词, 灯光, 人的表情, 人的动作, 镜头的方向和移动, 这此组成了一个空间, 元素代表着词语. 特殊效果就是在这些元素上加以处理, 背景替换, 人物增加复制, 道具摆放, 装饰美化, 灯光重新渲染. 当我们知道哪些是重要的, 哪此是不重要的时候, 才能从信息轰炸中, 找出思想, 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来. 这就是视觉思考能力的产生.

㈡ 什么是视觉艺术

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回装饰艺术和工答艺品等。 视觉艺术是一种感受的方式,它也就是造型艺术。它的特点是所选用的材料是多方面的,木、泥、铜、布多种多样;所表现的形态主要为三维的立体形态,既或是平面的两维绘画作品,也会因为色调变化和透视原则的运用,而使人们有三维感觉;视觉艺术的另一特征是它的静态的、凝固的特点,是在某一时间断面上凝固的审美客体。不过静态的视觉艺术也可以产生动态的效果。 除了国画、油画、版画、摄影等大类别,其他的如漆画、粉画、速写、根雕、木雕、剪纸等等,均具备以上所谈及的艺术特征

㈢ 求《记忆的魔术》吕超 胡谊著 读后感 写的好的话加分,十万火急

《记忆的魔术》吕超 胡谊著
“视觉思维”有几多魔力?今天的心理科学还无法给出确凿的回答,但我相信,它一定不仅仅关乎记忆这样一个单独的方面。

《三国演义》里讲了一个记忆超人的故事。第60回,刘璋手下的张松出使许都求见曹操,被曹操慢待,因而憋了一肚子气。后来,当张松在曹操手下的文士杨修面前极力贬低曹操时,杨修就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张松看了一遍后对杨修说:“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于是面见曹操,告诉了此事,曹操吃惊地说:“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于是下令把自己的书烧掉。其实,张松不过是记忆力好,他以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报复了曹操的傲慢。

以前读到这段故事,觉得不过是小说家言,实在难以置信。但最近我却现场见识了一个记忆超人——吕超——的能耐。在百余名观众面前,仅仅用了十几秒时间,吕超就将随机生成的一个40位的数字倒背如流。你也许觉得这不算什么,但如果你知道吕超能将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6万多位,一定会咋舌不已。2005年11月20日,在新闻媒体面前,吕超用了24小时04分,连续无差错背诵圆周率到67890位,从而打破了日本人友寄英哲保持的42195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像张松那样的记忆超人果真是存在的。

在新书《记忆的魔术》中,吕超介绍了他的超强记忆力是怎样炼成的。原来,他也并非天生如此,从小学到高中,英语、语文等需要记忆的学科,他的成绩排名总是倒数,老师和家长都把他在“记忆学科”上的成绩不好,归结为不努力,不勤奋。吕超则深为自己记忆力不好而犯愁、而自卑。知耻而近勇,从此,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研究提高记忆力的理论和方法,终于练成为一个记忆超人。

吕超记忆术的核心思想是,相对于文字和数字,我们更容易记住图像。“图像,是我们的大脑存储信息最本能、最原始的方式。它不对识记对象进行逻辑分析,只是简单地对识记对象进行‘拍照’或‘录像’,从而轻松地将其印在脑海里。就像我们看一部电影,谁也没有刻意地去记电影里的内容,然而我们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将电影画面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吕超以一个记忆力测试题演示了他的“图像记忆法”。——请在2分钟内按顺序记住下列词语:

地狱 大象 仙人掌

子弹 汽车 狮子

橘子 手机 钻石

显示器 玩具熊 唱歌

……

吕超根据这一串词语想象出一幅幅动态的画面:

在阴森恐怖的地狱中,有一头大象,由于地狱里光线昏暗,所以大象不小心踩到了仙人掌,踩碎的仙人掌“啪”地一声爆炸,从里面飞出子弹,子弹击中了一辆鲜红色的汽车,在汽车里有一头狮子,狮子正在吃橘子,橘子被咬开后,从里面蹦出一个手机,在手机上镶嵌着钻石,取下钻石,镶在显示器上,然后在下面挂了一只玩具熊,玩具熊在唱歌……

将联想出的这一部活灵活现的“动画片”在脑子里放几遍,这一长串词语很容易就记得滚瓜烂熟了。

当然,要练就超级记忆力,也并不简单。在《记忆的魔术》一书中,吕超将自己总结的“数字图像表”法、“定桩记忆法”等具体方法一一作了详解,分析了遗忘的规律和复习的诀窍,并介绍了记忆课文和讲稿、数值和公式以及英语单词的方法……对于被死记硬背折磨的痛苦不堪的众多中小学生而言,这本书堪称独一无二的武功秘笈——这也就难怪会有那么那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吕超办的记忆力培训学校里学习了!

不过对于早就告别了学校的我而言,除了抱憾于当初没能从吕超记忆术中受惠之外,对其具体的记忆技术兴趣倒不大。我感到兴味盎然的是,吕超的记忆术说明了怎样的记忆以及思维的规律。

为什么吕超以图像为记忆内容的模式会比以文字和数字为记忆内容的模式效率要高很多呢?书中因美国艺术心理学学者、哈佛大学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话作出说明,他认为,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一种,但不是抽象(逻辑)思维,而是视觉思维。“语言只不过是思维的主要材料(表象)的辅助者,只有清晰的表象才能使思维更好地再现有关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或许,爱因斯坦为上述看法提供了一个脚注。研究爱因斯坦的学者曾指出:“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创造性思维是以视觉形象出现的,而文字‘只是在第二阶段经过艰苦搜寻才得到的’。”(《爱因斯坦·毕加索》,[英]阿勒·I·米勒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04页)研究者进一步分析说,“爱因斯坦把视觉形象作为他设计1895年和1905年思想实验的一种工具。他的视觉思维能力即是制定一个问题,将之作为一个思想实验,并在这个实验中得以‘看见’问题的‘深层结构’”。(同上,第269页)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都需要运用复杂的、前沿的数学知识进行论证,但爱因斯坦自己数学却并不那么灵光,他能够走在众多同时代科学家前面,实在是受益他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而这其中,所谓“视觉思维”恐怕占了很大的功劳。我猜想,轮椅上的天才——史蒂芬·霍金也是如此。

我们今天的教育,从一个人三五岁,就开始学习识字、认数,发展读写能力、计算能力,而不重视艺术教育,甚至压制和扼杀孩子天生强大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或许是现代教育体制一个重大的误区。

“视觉思维”有几多魔力?今天的心理科学还无法给出确凿的回答,但我相信,它一定不仅仅关乎记忆这样一个单独的方面。

㈣ 尼古拉·特斯拉 记忆力

1.冥想2.联想记忆法3.感官记忆法4.系统记忆法5.提高灵商6.α脑电波。以上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记忆力,但要达到尼古拉特斯拉那样的能力太难了。据说尼古拉特斯拉智商290+,灵商1000+,接近神一样的人,而且就算你拥有那样的能力,恐怕你的心理也承受不了那种能力,估计会变成精神病。 记忆的过程是外界事物对神经系统形成刺激,转化成信息储存在大脑里。记性好的人,一般神经系统都比较灵敏,所以外界事物对神经系统的刺激比别人大,所以很多事很久都忘不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也是为何只有部分事情能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刺激越大印象越深刻,不论好的还是坏的。 遗忘与记忆是相互对立统一的。正常情况下,记忆力越好的人,忘性也越大。正常人的意识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事,因为记忆与遗忘具有选择性与倾向性。你更倾向于记住你想记住或者需要记住的,而其他的则容易忘记,如果你记住了所有想记住或者需要记住的事物,其他的可能全都会忘了,选择性记忆越强选择性遗忘也越多。比如某个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的号码,你会很容易记住,而其他人的则很容易忘记。 而且正常人心理所能承受的刺激、信息、以及记忆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刺激过度或者记忆的事情太多,会对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某些记忆,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会定期选择性的遗忘。曾经有一名妇女丧失了遗忘能力,整天陷入痛苦的回忆,所以并非不遗忘就是有利的。

㈤ 看书速度问题:如何将直视觉信息接转换为思维

有一个软件叫做“精英特”,是专门用来提高阅读速度和捕获信息的,有这一项功能。
软件里的一部分是免费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免费的部分已经很好了,收费的部分也不贵。
具体的情况看下其他网站的评价吧,我个人认为软件还是不错的,用网络搜一下,就会有许多搜索结果,包括其官方网站。
你可以试一下,不过前提是你有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时间,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㈥ 雅思阅读速度要求

在备考雅思阅读过程中,很多同学反映自己存在答不完题的情况,其中大部分由于阅读速度慢导致,那么是什么在影响你的雅思阅读速度?环球教育王老师从教学经验角度出发总结了导致部分同学阅读速度慢的原因,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不知道以上内容能否为您的雅思阅读备考提供些许参考,如有相关问题可以随时在线咨询我们的环球教育老师~~看见后会第一时间为同学们解答,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考入理想的学校,就读理想的专业~~

环球教育秉持教育成就未来的理念,专注于为中国学子提供优质的出国语言培训及配套服务。环球教育在教学中采用“九步闭环法”,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学习效能,同时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跟进学生学习进程,为优质教学提供坚强的保障。目前,环球教育北京学校已构建了包含语言培训、出国咨询、国际课程、游学考察、在线课程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教育生态圈。相关问题可在线免费咨询,或拨打免费热线400-616-8800~~

㈦ 形象思维.一个小时后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东西不

习惯视觉思维的人,在思维过程中只有成对出现的色彩关系。视觉思维完全排除符号,(注意,完全排队符号!)没有语音的参与,直接从一种颜色、形状和方位关系得出另外的关系。 位置关系只是中性的空间关系,数学发展出几何学来精确地解决和描述这种空间关系,所以需要借助表示量的固定符号来辅助;视觉思维是形象思维,看到的只有直接的关系,那种不用叫出名字的关系,视觉关系确定,目的就达到,不需要精确的位置关系,根本无用借助“上下左右”这些方位词来确定这种关系,所受过训练的人,可以既快又准,一般笼统地说这人艺术感觉准确。 做个实验,把测试图和选项旋转、倾斜一定的角度再做这个练习,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同。这和对错无关,是个只能自己问自己的有趣问题:自己在做这个小练习的时候两种思维占了多大比例,做这个练习花的时间是多少秒。不要因为自己用的方法是逻辑推导而沮丧,要注意的是养成视觉思维的习惯不要、也不可能用强求成,因为对于视觉而言,建立固定的神经末梢的联系是依靠反复的刺激形成的,而不是来自大脑内部的“喝令”,要入这个门,就要依照这门里的科学规律来办事,用逻辑抽象思维的强是得不到形象思维的果的。 视觉直观感受能力强的天才到底存不存在?有可能。视觉解剖心理学的试验结论是这样,人的天然视觉思维模式的形成,包括丰富性和协调感,取决于其10岁以前的幼年期;10岁以后,逐渐明确的社会关系开始作用,因为成本低、”库藏丰富“,语言工具的作用逐渐取代视听思维占主导地位,比如小孩子之间可以用从大人和传媒那学来的语言断令对方“你打人是要被判刑的”而暂时中断受到伤害的可能,而对方不是要等到感觉了殴斗、流血、受伤、受到家长的体罚、面壁等处罚才终止行为。但与此同时,视听思维判断的敏感也淡化了。天才可能就是幼年的视觉经验极其丰富恰当而后有又长期持续的训练的那种吧。但大多数人幼儿期的经验不会有太大的优劣之分,所以后来的努力显得更加重要。接受专门的训练的人对视觉信息也更敏感,而训练的目的正是找回逐渐淡漠的形色关系和这种关系中所蕴含的表达力。 因为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所以对于语言文字的准确使用和抽象思维判断起主导作用的时间总是远远晚于视觉思维的学习和模式习惯的形成,因为一出生人就能看到和听到,就开始了。人的幼儿期所处的地理、物理环境的视觉形态起的作用很重要,因为这个时候不光是大脑神经元之间根据视觉信号建立基本联系的决定性时期,也是眼球的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积极接受刺激和发育的历史时期。胎儿的大脑神经元在子宫中就可以接受母体外的适当的光、声的影响----满六个月胎龄后,胎儿的听觉、触觉、视觉通道可产生脉冲传递的功能,这时适时地给予声、光、触摸的刺激,诱导脉冲走经的神经元的树突增长,以便建立更多的突触联系,使孩子生下来大脑神经网络就较丰富;而在胎儿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和数量剧增期,孕妇如果得到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有利于胎儿大脑神经元增长得更多,但,这仅仅是数量上的物质基础存在而已,这时候还没有思维能力。神经元本身并不聪明,但如果让一千亿个(另外一千亿个在发育的过程中死掉了)神经元在脑颅这么一个小小的容器内发生相互联系,可以产生巨大无比的思维能力!可见,视觉思维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因为神经元之间关于视觉信息的处理和建立的联系是经验性的,是在经历光的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遵循的是多积累多收益的原则。 在幼儿期,视觉对光/影、形/色、方/位和运动的敏感和准确判断以及再现,是一个动态的建立联系、修正、再建立联系、相对固定的神经元的复杂活动。人的基因给出的只是神经元可以物质地相互联系,但总的来说,神经元联系(即包括视觉心理活动在内的所有大脑活动的基础)却是由我们体外的周遭世界塑造的,环境在物质上改变着我们的大脑!幼儿在多次增强一种视觉经验的时候,大脑就会为此保留根据地,并由它们描绘出特定的神经联络图。不过,大脑为这种描绘工作设定了最后期限,如果在这个发展的紧要阶段幼儿没有经验任何视觉体验,那些神经回路会被挪作他用,那么,幼儿以后的视觉能力就永久的被局限在一种小范围内了,长大后其视觉思维就会很弱。当然,这是特例,一般不会发生。但从特例突破进行研究是很有用的一个方法,比如从错觉(见本论坛”一幅幻觉的图片“)来研究视觉心理学,又比如从Alzheimer病来研究记忆(包括视觉记忆)。幼儿的涂鸦看起来简单,但他们在纸上的涂抹 可以帮助建立及其复杂的神经联系,并塑造其今后一生观察世界的方式。幼儿的大脑可以迅速的转变神经元的联系或将其挪作他用,这种容易、快速的神经元联系功能是十分令人羡慕,这种情形一直到10岁。比如幼儿/儿童可以轻易学会第二种语言,学会一种乐器等等,就是因为他们重新排列神经的速度是远远超过成人的。下面的图片是小鼠和老鼠大脑神经元恢复联系的速度比较: 种群的人的视觉思维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才是相对固定的,想

㈧ 什么叫形象思维,他和逻辑思维有什么不同

习惯视觉思维的人,在思维过程中只有成对出现的色彩关系。视觉思维完全排除符号,(注意,完全排队符号!)没有语音的参与,直接从一种颜色、形状和方位关系得出另外的关系。 位置关系只是中性的空间关系,数学发展出几何学来精确地解决和描述这种空间关系,所以需要借助表示量的固定符号来辅助;视觉思维是形象思维,看到的只有直接的关系,那种不用叫出名字的关系,视觉关系确定,目的就达到,不需要精确的位置关系,根本无用借助“上下左右”这些方位词来确定这种关系,所受过训练的人,可以既快又准,一般笼统地说这人艺术感觉准确。 做个实验,把测试图和选项旋转、倾斜一定的角度再做这个练习,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同。这和对错无关,是个只能自己问自己的有趣问题:自己在做这个小练习的时候两种思维占了多大比例,做这个练习花的时间是多少秒。不要因为自己用的方法是逻辑推导而沮丧,要注意的是养成视觉思维的习惯不要、也不可能用强求成,因为对于视觉而言,建立固定的神经末梢的联系是依靠反复的刺激形成的,而不是来自大脑内部的“喝令”,要入这个门,就要依照这门里的科学规律来办事,用逻辑抽象思维的强是得不到形象思维的果的。 视觉直观感受能力强的天才到底存不存在?有可能。视觉解剖心理学的试验结论是这样,人的天然视觉思维模式的形成,包括丰富性和协调感,取决于其10岁以前的幼年期;10岁以后,逐渐明确的社会关系开始作用,因为成本低、”库藏丰富“,语言工具的作用逐渐取代视听思维占主导地位,比如小孩子之间可以用从大人和传媒那学来的语言断令对方“你打人是要被判刑的”而暂时中断受到伤害的可能,而对方不是要等到感觉了殴斗、流血、受伤、受到家长的体罚、面壁等处罚才终止行为。但与此同时,视听思维判断的敏感也淡化了。天才可能就是幼年的视觉经验极其丰富恰当而后有又长期持续的训练的那种吧。但大多数人幼儿期的经验不会有太大的优劣之分,所以后来的努力显得更加重要。接受专门的训练的人对视觉信息也更敏感,而训练的目的正是找回逐渐淡漠的形色关系和这种关系中所蕴含的表达力。 因为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所以对于语言文字的准确使用和抽象思维判断起主导作用的时间总是远远晚于视觉思维的学习和模式习惯的形成,因为一出生人就能看到和听到,就开始了。人的幼儿期所处的地理、物理环境的视觉形态起的作用很重要,因为这个时候不光是大脑神经元之间根据视觉信号建立基本联系的决定性时期,也是眼球的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积极接受刺激和发育的历史时期。胎儿的大脑神经元在子宫中就可以接受母体外的适当的光、声的影响----满六个月胎龄后,胎儿的听觉、触觉、视觉通道可产生脉冲传递的功能,这时适时地给予声、光、触摸的刺激,诱导脉冲走经的神经元的树突增长,以便建立更多的突触联系,使孩子生下来大脑神经网络就较丰富;而在胎儿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和数量剧增期,孕妇如果得到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有利于胎儿大脑神经元增长得更多,但,这仅仅是数量上的物质基础存在而已,这时候还没有思维能力。神经元本身并不聪明,但如果让一千亿个(另外一千亿个在发育的过程中死掉了)神经元在脑颅这么一个小小的容器内发生相互联系,可以产生巨大无比的思维能力!可见,视觉思维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因为神经元之间关于视觉信息的处理和建立的联系是经验性的,是在经历光的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遵循的是多积累多收益的原则。 在幼儿期,视觉对光/影、形/色、方/位和运动的敏感和准确判断以及再现,是一个动态的建立联系、修正、再建立联系、相对固定的神经元的复杂活动。人的基因给出的只是神经元可以物质地相互联系,但总的来说,神经元联系(即包括视觉心理活动在内的所有大脑活动的基础)却是由我们体外的周遭世界塑造的,环境在物质上改变着我们的大脑!幼儿在多次增强一种视觉经验的时候,大脑就会为此保留根据地,并由它们描绘出特定的神经联络图。不过,大脑为这种描绘工作设定了最后期限,如果在这个发展的紧要阶段幼儿没有经验任何视觉体验,那些神经回路会被挪作他用,那么,幼儿以后的视觉能力就永久的被局限在一种小范围内了,长大后其视觉思维就会很弱。当然,这是特例,一般不会发生。但从特例突破进行研究是很有用的一个方法,比如从错觉(见本论坛”一幅幻觉的图片“)来研究视觉心理学,又比如从Alzheimer病来研究记忆(包括视觉记忆)。幼儿的涂鸦看起来简单,但他们在纸上的涂抹 可以帮助建立及其复杂的神经联系,并塑造其今后一生观察世界的方式。幼儿的大脑可以迅速的转变神经元的联系或将其挪作他用,这种容易、快速的神经元联系功能是十分令人羡慕,这种情形一直到10岁。比如幼儿/儿童可以轻易学会第二种语言,学会一种乐器等等,就是因为他们重新排列神经的速度是远远超过成人的。下面的图片是小鼠和老鼠大脑神经元恢复联系的速度比较: 种群的人的视觉思维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才是相对固定的,想一想“大革文化命”前后人们对于“红、光、亮”的截然不同的感受就可以明白。幼儿喜欢“红(或其他纯色)、光、亮”,和他们视觉思维模式处于比较简单的阶段有关系,他们没有真正的低落期,因为只要通过哭、闹等简单手段他们的各种欲望可以瞬间得到满足,所以他们包括视觉思维在内的思维活动总是处于高能量状态,相对而言低频低能量的灰色系列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不形成有意注意的记忆。成人就不同了,神经和内脏系统基本发育成形,他们常常在社会游戏规则中竞争,心智也发育得全面,即使胜出者,也会经过许多由心理而生理的低潮(比如考试落榜,失恋,亲人去世等复杂感受等),这种时候,是他们视觉往往对形色不敏感,而不是世界真的变得灰暗了。灰色的价值体现在这个时候,所以又有"会用灰色是成熟的标志”的说法----梵高、赵无极等一定不会同意,因为他们对成熟色彩的定义和前者不同。 这里说到赵无极的画,无名说看到的是大自然的风光,我不反对你可以看到大自然的风光,但如果你只看到大自然的风光的话,赵无极就会不同意了。在欧洲的中国人画家中,赵无极是因为什么而让人感到骄傲的?赵无极的画,你可能只看到我上传的这几幅画,但如果你对赵无极和他的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研究,可能就会改变你的一些说法了。美术中形象和色彩从具象到抽象,在近代分别经历过一个大的思想运动,即使具象和抽象,也不是一个简单、固定的概念......以后继续说。 你是怎么写文章的,先用一种不是文字的手段把稿子打好,然后再用文字把它写出来?有病。 可是为什么在拍一个视听作品时要先用非视听媒介的形式把你的构想写下来。可以写下来的东西是视听的吗?为什么不学你写文章那样。你写文章直接用文字来构思。现在搞视听作品你也可以直接用视听语言来构思,用视听手段来打稿子。 我就是这样来训练学生的。学生作业安排得再复杂也不许用文字纪录。他把素材采集好了,然后在编辑机上把素材整理出来,这是他的构思的初稿。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拍,为什么不哪样拍。你为什么不抓住那个穿红衣服的姑娘?你的第二,三个镜头跟第一个镜头在风格上不统一,去掉!为什么你这个思路不往下发展?你在这个方向再补些素材等等。就这样,慢慢地一稿,二稿,三稿,他的作品就开始成型了。我要训练学生直接用视听语言来思维。 形象思维如何来练 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逻辑思维都已经成为习惯了,形象思维怎么锻炼呢? 你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因为你现在还不熟悉各种视听效应,不仅是不熟悉,而且是不会去发现各种不同的视听效应。但这不是强求就可得到的。熟能生巧,这是窍门。试想想看,如果你今天去学舞蹈,老师在第一课就教给你一套舞蹈动作,你一定是手忙脚乱的。我只学过半年钢琴,早就忘光了。我看到钢琴家在演奏的时候,有时候把手抬得那么高,他就能有把握手指头落下来正好在中央C上?这么一排几十个键,哪里有个准啊。 我要求学生外出拍作业时,最好不要从取景器中去取景,因为周围的人不喜欢你拍他。你必须学会象神枪手那样,不看准星就瞄准了。开始他们觉得这个要求有些可笑,可是现在他们都做到了。而且由于年轻,不仅学得快,而且学得好。比我准多了。 今天小崔拍的练习里无意拍到许多色彩。我注意到了,他没有注意到,我叫他重剪,按色彩来剪。这就是一对一的好处。他自己也开始悟出道理来了。然后他问我为什么他自己拍的,自己却没有看到,这是一个训练的问题。我就叫他重剪。再折腾他四五次,他就会培养起色彩的形象思维了。我相信他还多少悟到了,在电影里用三维,仅仅会三维是远远不够的。明白就行。 但是你必须天天练,不能松懈。要不然怎样才能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呢。我看你是慢慢入门了。声音怎么样,我记得你不是也想参加音乐编辑的训练吗?这很好,但是要做。 王一,练习并不难,只要你有毅力天天拿起DV拍,比如说,重庆下大雨,你可从来没有拍过大雨,那你就拍雨,别把DV弄湿了就是了。拍完了拿给朋友们看,如果朋友们在看的时候就说,哟,好大的雨!你成功了!信息传达准确,因为你没有用文字,而看者的印象跟你想说的是一致的,那说明你成功地运用了形象语言。而形象语言只能从形象思维中获得。逻辑思维是搞不出形象来的。它只不过是把文字的思维翻译成形象,除了你以外,没有人能懂,为了要人懂,你只好加文字解说了。 "马跑得漂亮"就得把跑得漂亮的马漂亮地拍下来,仅仅拍了马跑,那是不行的。

㈨ 视听思维 名词解释

视听思维,就是从某种科学的抽象概念直接从一种形状,方位,关系得出另外的关系。

习惯用逻辑来思维的人,在思维过程中有符号作为跳板;习惯视觉思维的人,在思维过程中只有成对出现的色彩关系。前者一定会在心里叫出形状和颜 色的名字,也就是符号,然后再用借助“上、下、左、右”的关系词来推导得出符号和符号间的几何位置关系的结论,这种无声的“叫出”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典型特征;视觉思维完全排除符号,没有语音的参与,直接从一种颜色、形状和方位关系得出另外的关系。

位置关系只是中性的空间关系,数学发展出几何学来精确地解决和描述这种空间关系,所以需要借助表示量的固定符号来辅助;视觉思维是形象思维,看到的只有直接的关系,那种不用叫出名字的关系,视觉关系确定,目的就达到,这种位置关系无需精确,根本无用借助“上下左右”这些方位词来确定这种关系。对于长期受过这种训练的人,例如那些长期接受视觉艺术训练的人,可以既快又准,一般大家笼统地说这人艺术感觉准确。

做另外一个实验:把测试图(图A)和选项旋转、倾斜一定的角度,比如,27.7度,31度等不规则的角度,然后再来做这个IQ测试,看看感觉有没有什么不同。这里可能现的两种情况是,一部分人可能会旋转测试纸,一部分人不会。这里再提一个和对错无关,只能自己问自己的有趣问题:每个人在做这个 IQ测试的时候,两种思维占了多大比例,做这个IQ测试花的时间是多少秒?可能一些人是用逻辑推导而得出的结论,而其他一些人是完全靠所谓的直觉得出的结论。

视觉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应当、也不可能用强求成,因为对于视觉而言,建立固定的神经末梢的联系是依靠反复的刺激形成的,而不是来自大脑内部的“喝令”,这和对文字语言的学习一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的是,建立文字语言所需的神经元联系所调用的器官和建立视听语言所需的神经元联系完全不同。比如,电影的匹配剪辑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如图B-《The Old Boy》大桥的手那一个剪辑),是仅仅依靠文字的描述而所不能提供的。换句话说,即便我们已经十分清楚视听语言的学习过程、视听语言思维的规律,也不意味着我们掌握了这种“语言”本身,我们仅仅知道的是如何学习,而不是已经学会了,更容易为人所忽视的是,理解这一点仅仅是个开始,视听语言本身是另个一番更加关阔的天地。即便做最保守的估计,其所需的专业训练的成本、训练周期、复杂程度和科学性也比传统的文字语言训练多很多。

㈩ 大脑理解分析能力不行,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词语理解能力不行怎么办

你的这种游戏肯定会伤及到大脑细胞的,你目前的状况根据你的学习情况反映出你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高,而形象思维却非常低。如果对大脑进行常规医学检查也不会检查出有什么问题,但是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脑功能检测就会发现大脑右半球细胞不够活跃,这也是造成形象思维偏低的原因,可能你还会更加明显一些。
你可以利用我的科研专利成果开发右脑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