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当代电视系统主要利用了人眼的哪些视觉特性

◆视觉暂留现象(又称余晖效应):
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人在观看电视时,屏幕上映出的是一张一张不连续的像,每秒钟要更换24张画面。但由于眼睛的视觉暂留作用,一个画面的印象还没有消失,下一张稍微有一点差别的画面又出现了,所以看上去感觉动作是连续的。
◆实验:
方法如下:
1.注视图片中心四个黑点15秒 — 30秒钟!(不要看整个图片,而是只看那中间的4个点!)
2.然后朝自己身边的墙壁看(白色的墙或白色的背景)或者看此页面的白色部分。
3.看的同时快速眨几下眼睛,看看您能看到什么?(答案:Oh,My God!)

❷ 什么是光的视觉特性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能够被人类肉眼观察到的光是可见光。光的视觉特性就是可见光照射到物体上,通过人眼的视觉传感系统反映到大脑的一种特性。光的颜色和物体的颜色是能够相互作用的,当一束白光照射到红色物体上时,之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红色的,是因为其他的光被红色物体吸收,只反射出红色光,而当一束绿光打刀红色物体上时,则视觉看到的是黑色,那是因为绿色被吸收了。

❸ 简述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视觉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支撑、固定眼球)→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vision)。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3)视觉性质扩展阅读:

视觉原理:

视觉过程先从光源发光开始。光的模式通过场景中的物体反射进入作为视觉感受器官的左右眼睛并同时作用在视网膜上引起视感觉。视网膜是含有光感受器和神经组织网络的薄膜。

光刺激在视网膜上经神经处理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视神经纤维传出眼睛,通过视觉通道传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并最终引起视知觉,或者说在大脑中对光刺激产生响应——形成关于场景的表象。

大脑皮层的处理要完成一系列工作,从图像存储直到根据图像作出响应和决策。如果说视感觉主要是从分子的观点来理解对光反应的基本性质(如亮度、颜色),视知觉则主要论述从客观世界接受视觉刺激后如何反应及反应所采用的方式。两者结合构成完整的视觉。

❹ 人类视觉的特性有哪些

人类是通过感官来认知世界的。一般情况下,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五种感受而形成对信息的感知。在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五大感官之中,视觉是人们认知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经调查,在这五种感官中,通过视觉来认知信息占70%,听觉占20%左右,其余感官的获取量仅占10%。视觉系统是人们接触外界信息最常用的器官,它能将现象作理性的分析、联想、诠释和领悟,并且在视觉过程中对信息轮廓进行辨析,判断。视觉不仅是心理与生理的知觉,更是创造力的根源,其经验来自对四周环境的领悟与辨析。 视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最主要的途径。 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从认知开始的,没有认知就没有一切。广告是以向人们传达信息为目的的,广告的目的是否能达成,首先取决于它能否被人们所认知。人类在视觉认知上具有某些特性。一般来说,视觉形象是先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的,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对视知觉所进行的一整套心理学研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论,被称之为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的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容易理解的统一体。此外,他们认为,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位置。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眼睛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 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懂或无法接受。格式塔理论明确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的、协调的整体。

❺ 简述视觉的特性 心理学基础

视觉基本特性
(一)明适应与暗适应
人眼的感觉细胞分为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在明视觉状态下(约1.ocd/m2以上的亮度水平),锥状细胞对光色刺激发挥作用。这时,人眼具有颜色的感觉。在暗视觉状态下(约在0.01cd/m2以下的亮度水平),杆状细胞发挥作用。这时,人眼几乎不能识别颜色和细部。
人们从明视觉状态到暗视觉状态时,须经过10~35min方能看到周围的物体,这个适应过程叫暗适应;反之,由暗环境到明亮环境的适应,则仅需约3~6s,此称为明适应。

(二)视角、视力和视野
1.视角(图2—11)
被观看的物体大小对眼睛所形成的张角称为视角。

式中 α——视角,分;
d——物体的尺寸;
l——视距。

2.视力
人眼辨认物体形状细部的能力称为视觉敏锐度,或称视力。视力是所观看的最小视角
的倒数,即视力=1/αmin。
在通用的国际眼科学会兰道尔环测量标准中,规定在5m视距上能辨别1′的开口时,视力为1.0,识别2′的视力为0.5。
3.视野
当人的头和眼睛不移动时,人眼可察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人的视野范围为:水平面180 o垂直面130o,其中向上为60 o,向下为70o。视轴周围30o的视觉范围,是视觉清楚的区域。

(三)光量效应
人眼感到房间照度变化差值与照度水平之比称为光量效应。它是个常数,即

例如,照度为l0lx的房间,增加l lx的照度就可感觉出来照度变了;而在照度为1001x的房间,则需增加l0lx的照度,才能觉察出照度的变化。两者的比率都是0.1。

(四)视度
视度即指观看物体时的清晰程度。
影响人眼视度的主要因素有:
(1)被视物体的照度或亮度。照度或亮度高,则视度也提高;
(2)被视物体的尺度大小。物体大则看得清楚。物体的大小用视角α表示;
(3)被视物体的亮度与其背景亮度(或颜色)的对比。对比大,即亮度或颜色差异大时,视度就高。
亮度对比系数用C表示:

式中 L0——被视物的亮度;
Lb——背景的亮度。
(4)对于小尺度的被视物,采用天然光照明比采用人工光照明时视度提高;
(5)观看时间:视度随着观看时间的增加而有所提高。因此,如果识别对象是活动的,识别时间短促,就需要增加识别对象的亮度,来相应提高视度。

(五)眩光
在视野范围内出现亮度极高的物体或亮度对比过大时,可引起人眼不舒适的感觉或造成视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眩光。
眩光光源或灯具的位置偏离视线的角度越大,造成眩光的可能性就越小,超过60o后就无眩光作用发生。
在采光和照明设计中,应尽量限制眩光的产生(图2-12)。

❻ 人类视觉的特性有哪些

人类视觉的特性:
视觉系统是人们接触外界信息最常用的器官,它能将现象作理性的分析、联想、诠释和领悟,并且在视觉过程中对信息轮廓进行辨析,判断。视觉不仅是心理与生理的知觉,更是创造力的根源,其经验来自对四周环境的领悟与辨析。
人类视觉是先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的,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

❼ 什么是视觉表达方法

视觉表达方法就是以下这七类视觉传达设计:

1、字体设计

让人们获取大量信息,主要分为政治性、公益性、文化性和商业性。

2、包装设计

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3、标志设计

以特定的图形象征或代表某一国家、机构、团体、企业或产品的符号。

4、图像设计

会运用视觉设计手段,通过标志的造型和特定的色彩等表现手法来创作。

5、书籍设计

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

6、广告设计

利用各种手工或电脑的相关技术进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

7、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作为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可以起到美化商品和指导消费的作用。

❽ 黑白分明体现了心理学中视觉的什么性质

黑色基本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和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都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颜料如果吸收光谱内的所有可见光,不反射任何颜色的光,人眼的感觉就是黑色的。如果将三原色的颜料以恰当的比例混合,使其反射的色光降到最低,人眼也会感觉为黑色。所以黑色既可以是缺少光造成的(漆黑的夜晚),也可以是所有的色光被吸收造成的(黑色的瞳孔)
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通常被认为是“无色”的。白色的明度最高,无色相。可以将光谱中三原色的光:红色、蓝色和绿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光谱中所有可见光的混合也是白光。
简单的说,就是黑色吸收了所有的自然光,白色反射了所有的自然光。所以可以看做是相互对立的。

红色和灰色等等这些颜色就没有对对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