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幻小说作家都有谁

四大天王何夕 刘慈欣 王晋康 韩松,还有张冉 宝树 阿缺 陈楸帆 江波 潘海天 郝景芳版 夏笳 顾备 萧星寒 吴楚权 杨鹏 超侠 小高鬼 万象峰年 长侠 高渔 简妮 达世新 倪匡 凌晨 柳文扬 刘维佳 迟卉等

2. 我想看《科幻世界》2013年3月张冉的《起风之城》,百度上搜不到,不会是太冷门了吧,谁能帮我找到全

豆瓣上有,不过要付费。1.99
可以去幻想商场或者科幻世界的淘宝店看有没有2013 第三期卖

3. 你最喜欢的中国当代科幻作家是哪一位为什么

郑文光,他是中国著名的科幻作家。他是中国科幻文学之父。我对他的敬仰如高山流水般绵延不绝。它大大提升了中国科幻作品的档次,带去了积极的影响。而且他认为良好的作品应该让大好青年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还大力的推广科普科幻文学,关心青年作家的成长。

4. 又一部科幻新片立项,国产科幻电影的春天还有多远

每一次坊间出现“中国科幻元年来了”这一论调时,就像“狼来了”的魔咒一样让人心虚。而所谓的“中国科幻元年”,从2015年喊到了2018年,却始终未见国产科幻领域能够真正出现一部重量级的作品。
在近日公布的故事片备案公示中,由郝景芳的原著《北京折叠》改编的电影《折叠城市》立项成功。这是继《三体》后又一部即将影视化的科幻作品。消息一出,国产科幻迷的小心脏又一次悸动起来。
与《三体》宏大的科幻背景有所不同,《北京折叠》用中短篇的故事篇幅,从微观层面反映了人类阶级的不可逾越与道德伦理自由的冲突,同时也从侧面映照了现实中的灰色地带。
《北京折叠》故事讲述了22世纪,自然灾害和自动化的普及让空间资源越发紧缺。为了让人类更好的生存下去,人们建造了一座可以分割空间的城市——折叠城市。主人公老刀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唐唐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折叠城市的三个空间展开冒险,展现逾越阶层后带来的种种问题。在采访中,郝景芳也曾表示:“会拍成一部叫《Folding City》的英文片,背景城市将去掉北京,拍一个架空的城市”,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持“故事的基本设定不变”。
仅就国产的科幻片而言,文学作品能否完美地进行视觉化一直是个最大的难题。国内不乏好的科幻故事,但很多影视化改编的作品却反响平平。高精计算的推演与世界观的构建是一方面,单就国内的五毛特效来说,科幻迷们就难以拍着胸脯为《折叠城市》打包票。
如果《三体》是硬科幻,《北京折叠》顶多算具有政治隐喻的软科幻
近几年,国产科幻作品频频冲击国际市场。刘慈欣的《三体》《球状闪电》《流浪地球》等作品已进入影视化阶段。《北京折叠》取得雨果奖后也受到多方关注,终于被国外导演看中。此外,王晋康、韩松、何夕、钱莉芳、江波、陈楸帆、郝景芳、宝树和张冉等均是科幻写作领域的大咖,国产科幻IP正在变得日益强大。
然而,科幻作品的视觉化呈现水准却成了科幻迷心中的疑惑。比如《三体》确定拍成影视作品时,就有网友疯狂讨论如何展现降临派突降地球、面壁者的心境、三体世界的迥异风格、以及水滴舰队的光速攻击……何况从《三体》的宏观科技架构上看,明显算得上是一部硬科幻作品。如果特效不跟进,分分钟都可能毁掉这部国内科幻迷心中的经典之作。

5. 即将开拍的电影《三体》,会给中国科幻电影带来什么影响

著名作家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中国科幻取得历史性的一刻之后,中国科幻知名奖项银河奖(第26届)也于前天在京进行颁奖。随着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中国科幻作品国际影响和市场效应的扩大,《三体》背后商业价值的逐渐显现,此次银河奖颁奖中,也有更多的人不仅从科幻创作、而且从“潜力股”的市场角度对中国科幻进行探讨。
颁奖礼 刘慈欣特别获得“功勋奖”
据介绍,此次银河奖由科幻世界杂志社与微像文化共同主办,时隔十八年后,被誉为中国科幻最高奖的银河奖第二次来到北京。颁奖现场,中国科幻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家和科幻产业界人士近两百名到会,更有五百余名科幻迷从全国各地赶来,可见近日来科幻的热度。
张冉、宝树、吴岩、桂公梓、陈梓钧、索何夫等人分获银河奖最佳中、短篇奖及科幻新人奖。在国内拥有超高人气的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继去年首获最受欢迎外国作家奖之后,今年再度以最高票将此奖收入囊中。此外,鉴于刘慈欣的创作成就对中国科幻事业起到的推动作用和《三体》系列在国内外为科幻文学带来的积极影响,本届银河奖还为刘慈欣特别颁发“科幻功勋奖”,使颁奖活动达到高潮。
娱乐性 市场关注度在增强
与往届活动不同的是,本届银河奖颁奖典礼更具娱乐性,这也与大众的逐渐关注和市场的相关态度密切相关。最受欢迎外国作家奖由微软人工智能小冰颁出,上海的音乐人马海平和纪敏佳联袂带来一首为银河奖量身打造的主题曲。此外,北京时光机魔术团队为银河奖定制科幻魔术《电子幻觉》,张冉、夏笳两位高人气年轻科幻作家也自弹自唱,首度献声科幻。
科幻与泛娱乐产业论坛则以“理性的诗意——释放中国科幻生产力”为主题,与会者对科幻这一文化形态进行产业级梳理,就科幻产业发展进行深度对话。近来好莱坞科幻大片屡创国内票房新高,市场对国产电影的需求随之空前高涨,这为科幻文学与电影产业的对接融合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影视和动漫、游戏等产业纷纷购入热门科幻作品的改编权。此次论坛上,刘慈欣同制片人李亚平、制片人王东辉以及讲谈社、中清龙图等机构的负责人面对面,就中国科幻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国外科幻产业的成功经验、中国科幻的崛起路径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碰撞。
■思考
中国电影缺乏科幻的情怀
据制片人李亚平在当天的论坛上介绍:“我大概看了一下,科幻电影2013年有二十几部立项,2014年是四十几部,2015年到现在已经有八十几部了,假设到今年年底有可能立项一百部。”在关注度提高很快之时,李亚平还谈到:“美国是一个跟科幻元素有关的影视以及相关后续产业的大国,从1995年到现在的20年间,整个科幻电影的发展以及科幻电影票房的产出,在全国一年所有票房产出中的比例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它的影响力不仅在美国也在全世界,也培育了中国这样的一片市场。从电影技术角度讲,虽然我们也在技术方面要有很大的学习空间,但是我认为这不是最难的,我们其实也很关注大刘的电影最后呈现的样貌和品质。但是,最难的东西在于我们这样一片土地可否诞生像今天说的这样‘理性的诗意’这样的作品。”
刘慈欣则谈到,科幻产业中两大块,一块是科幻文学,另一块是科幻影视。国内的科幻产业最有希望的一个增长点是在影视方面。“据我所知,可能2016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爆发年,至少数量会有很多部。”但刘慈欣同时说道:“如果我们以科幻迷的科幻取向去拍电影,因为他们很懂科幻,懂科幻很有可能沿着科幻文学圈子这个欣赏取向去拍科幻电影。可是全国科幻迷大概一二百万人的样子,你不能靠他们支持几个亿的电影票房,这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不得不做出一点妥协,我们是面向一般的电影观众的。反过来,现在科幻电影缺的并不是技术,钱也不缺,我们缺的是科幻的情怀,就是‘理性的诗意’。通过我这四五年和主流电影界的接触,我深深感觉到,他们根本不认同科幻的感觉,不认同科幻的诗意。可能你拍出一部科幻电影很成功,但是你不是成功在科幻上,你可能成功在别的方面,比如成功在它的一些传统电影的因素上,即便你这样的成功的科幻电影出来很多,又叫好又叫座,科幻电影本身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作为一个产业还是没有一个产业基础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