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培养幽默求具体方法!

有人说幽默感是天生的,一般人学不来;不过我以为,幽默感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方法得宜,工夫下的深,人人都可以成为高手!

如何培养幽默感呢?培养幽默感最好先从笑话入门。先听别人说笑话,再广为收集笑话,当然,所收集的一定是要那些曾经使你发笑的笑话。等到收集够多了(至少百篇以上),再分类,并详加研读,揣摩其中意境,务必找出每一篇笑点,以及处理笑话的手法(即所谓的『急转弯』)。如果可能的话,将它背起来,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话对人重述一遍,然后观察对方的反应做为自我修正的参考。

有关说笑话,有下面四点要注意:

一、笑话不能听两遍─再好的笑话,第二次听到也会感觉到枯燥无味。

二、笑话是不能解释的─只能意会。描述太多就会走味。

三、不要给对方太高的期望─最忌讳的是这样的开场白:「今天我要讲一个世界上最好听的笑话给大家听…」。

四、不要人未笑自己先笑─要「后天下之笑而笑」

笑话讲顺了,就可以开始“讽刺”了;和笑话比起来,讽刺需要更精炼的语言,才能显示出其「快」、「准」、「狠」的特色。当然,除了被讽刺的当事人以外,讽刺也一样能带给大家欢乐。有关讽刺的取材,来自两大范畴:

一、共同的经验─例如:儿时的回忆、共同的好恶….等。

二、向禁忌挑战─政治、性、生理缺陷、个人形象或特质、威权….等。至于讽刺的方式,可说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只要充分掌握『急转弯』的处理手法,同时运用最精简的语言以反应快、准、狠的特色,就能「风火雷电,斩妖除魔」了。一般常用的方式有:单刀直入法、同音异字法、连续追击法、明褒暗贬法、声东击西法。修习者一定要勤下工夫,才能更上一层楼。

把讽刺的各项手法都熟练以后,对语言的掌握一定能够到达极为精简准确的地步,对修习者自身来说,以其反应力、感应力、掌握重点的能力等,一定也会到达一般人不容易到达的境界。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了。

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耸耸肩膀、眨眨眼睛、撇撇嘴唇,皆能与人心意相通,让人领略到乐趣;此时的修习者,套用一句武侠小说的话来说,已是「绝顶高手」了!

修习幽默感到了最高境界,是幽默感已经脱离了技术层面,而升华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或是一种人生观)。此时的他(她),能在任何事物中看出趣味,而能使自己随时处在愉悦的状态中,而且无论身处何地,皆能广结善缘、散播欢笑。满清时代,幽默才子金圣叹罹罪问斩,行刑前塞给刽子手一个红包,等到行刑完毕,刽子手打开红包一看,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好快的刀!」

一个人幽默到能看破生死,可说是修成正果了!

幽默感是可以靠想像力配合各种不同的新知将他们一起融会贯通,就可以很容易的创造出许多可以幽默的点子来,但是最主要就必须要了解到什么是幽默。在我的认知范围中,最初的幽默其实是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里发生了一些很容易让媒体小题大作的意外,而在当时就运用具有巧思的表达转化方式,将当时的窘境化解围让人津津乐道的生活小插曲,我记得前英国首相邱吉尔以及著名音乐家韩德尔都有过展现他们过人的幽默气度.幽默可以展现个人的肚量以及临场机智的表现。

我们要懂得,真正的幽默,并不是拼命讲笑话而已,而是要抓住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二十四孝里「彩衣娱亲」的故事,是说一个六十几岁的老头子为孝顺八十几岁的父母,每天打扮成小孩子,又唱又跳的设法讨父母欢心,这就是能放下身段;而上班族主管偶而轻松幽默一下,一定比天天板着脸教训部属的主管业绩高,这也是一种放下身段。

只要你愿意放下身段,不管是朋友之间、亲子之间还是夫妻之间,让人感觉到跟你相处很愉快,继而才会有「人悦、己悦」的良好互动,这就是为什么我鼓励大家平常要多幽默一下,生活才不致那么枯燥无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比较轻松愉快。

比如朋友见面,在以前我们都会习惯问:「吃饱了吗?」但一个朋友告诉我这句话已经过时了,现代人见面应该要问「你在减肥吗?」因为现在比较流行瘦身话题。这就是「感觉」对了,才能找出彼此的共同点,进而说出对方喜欢听的话。

换言之,先有「人悦」才会产生「己悦」,只要我们随时保持一颗幽默的心,不要一直钻牛角尖,自然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有趣的灵感,幽默感自然源源不绝了。

推荐:培养幽默感的10个小技巧

首先,重拾微笑。 微笑和欢笑不尽相同,但两者又紧密相连。感到一般的乐趣时一定要微笑—看到孩子们玩耍,爱人或朋友朝自己走来,圆满完成了一项任务,目睹了令人称奇或是幽默的什么事情。微笑说明你还没有为生活的压力和负担所压倒。 如果你一天内几十次的微笑都没有,那你就需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患了忧郁症或是压力过大。

给自己找些乐子。 开一些幽默搞笑的娱乐节目或者电影

回想你平生最尴尬的几个时刻。 然后从中找到幽默。 再练习编织故事,用幽默的形式表达出来。 也许需要加点夸张或戏剧色彩,但好故事都是这么讲出来的。 要是自曝短处,自我嘲笑,你就更加融入幽默的生活方式了。

无论何时发生了什么令人恼火,令人泄气的事情,坦然面对,发现幽默。要是泥水溅脏了衣服,踩到了狗屎,或是无意中将一条红色毛巾混在一堆白色衣物中洗,你当然会很生气。 事实上,这也许是最平常的反应。但这于事无补,只会坏了心情。 最好还是找个办法讥讽生活中的小烦恼。 可以这样做。想象一下如果这些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会是什么样子,你喜欢的某个人—或是你不喜欢的某个人。在脑海里不停的翻阅名片夹,直到找到你认为最适合放在你眼前窘境的人选。 讥笑他,然后讥笑自己!

当有人冒犯了你或是惹你生气了,用幽默还击,不要报以敌意。 比如,如果有个人老是迟到,对他说,“好哇,我真高兴你没有开一家航空公司。” 人生苦短,别太过于计较个人恩怨。 但是,如果某人总是冒犯你,那就不一样了,得把它当回事儿,采取适当的措施回敬他。但对于偶尔的麻烦,或是你怎么做都改变不了那个人或是境况,就用幽默回敬吧。

交一个幽默的死党。

夸张的吹嘘麻烦。 吹嘘实际情形可以帮我们找到幽默的视角,帕蒂·沃特说,他是一位获奖幽默家,“同情的欢笑”一书的作者。 她说,有利身心的玩笑,卡通漫画,闹剧喜剧,诙谐文章都在运用夸张。。

建立一个幽默的环境。 做一个哈哈记事板,上面只贴有趣的俗语或谚语,艾伦·克莱恩说,他是一位获奖职业演说家,幽默的愈合力量一书的作者。 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 “千万不要和猪摔跤。 你俩都会弄得脏兮兮,但是猪喜欢那样。”

讲笑话。 每周学一个简单的笑话,给周围的人讲。

经常拿自己开涮。

㈡ 自己怎样练习才能把脱口秀说好,初学者

1、 朗读训练

二十分钟朗读(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朗读的内容:古今中外的经典演说,尽量找点积极豪情的(当然这要根据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来定)比如马丁路德“我有一个梦”,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乔治巴顿的“战争造就英雄豪杰”等等。每天训练自己“三分钟演讲”一次或“三分钟默讲”一次。每天练习10分钟的绕口令。

2、 交谈训练

不要只顾自己的口才训练成果,你要去留意他人在谈些什么,他人感兴趣什么。从他人的交谈中,找到与自己知道的有交集的。切进去。开始你的谈论。这里,注意他们的唇,还有他的肩,手。如果他要发表意见,从他的肢体上,有一些表现,你就要让出谈话权,引导他谈论。

3、幽默训练

每天找一条笑话,把笑话背熟,反复操练,尽可能讲的风趣幽默诙谐(笑话要求简短易背的,这样容易产生成功感。每天务必在工作或生活中找到一个东西事物的幽默一下。最好就是当众幽默,实在不行事后自己也可以自嘲幽默补一下。

4、辅助训练

每天至少20分钟阅读励志书籍或口才书籍,培养自己积极心态,学习一些技巧。学会检讨,每天总结得与失,写心得体会。每周要全面总结成效及不足,并确定下周的目标。

(2)怎样练好喜剧扩展阅读

从各大都市的地方电台到国家联合广播脱口秀例如"拉什·林堡秀"(Rush Limbaugh show),各种政治脱口秀在(美国)整个国家非常常见。

在西方“脱口秀”是一个视频节目的栏目,也是一种主持风格。电视“脱口秀”(talkshow)的影响与威力越来越大,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一把解读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钥匙。在我国,继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推出《实话实说》之后,许多电视台也纷纷上马新式的谈话节目,令人目不暇接。我国的相声艺术就被西方国家认为是“脱口秀”。

一般脱口秀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那档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

在《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脱口秀被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脱口秀以交谈作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而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基本、最常见也最直接的手段。

随着脱口秀的流行,秀中的两个词“Truthiness”和“Wikiality”也广为流传。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LanguageMonitor)将科尔伯特所谓的“Truthiness”一词定义为“以为真实,而非事实”。

㈢ 如何学习脱口秀

想成长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就要每一天都找到自己的观众练习脱口秀表演。想练习好脱口秀表演,需要打好几样基础:1.写段子能力 2.表演能力 3.喜剧审美4.有自己一套喜剧观写段子能力每天自己写段子,练习自己的写段子能力,段子只有多写多练,练就写段子的思维,以后才能更好更准确的把你脑海里想表达的段子写出来。段子教学的入门书是《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只有逗伴脱口秀公众号里面有的买,其他地方没有的买。而且现在还剩很少书籍了。想买就快速关注购买了。这里不是广告,真的。如果英语好的朋友可以买《 Comedy bible 》喜剧圣经这本书学习脱口秀。及时的反馈很重要,建议你可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布段子,看朋友给你的反馈,好的段子肯定多赞和评论,这些段子就可以留下了,修改成为脱口秀段子,拿上台讲了。你如果想学写段子的结构和写法,也可以在知乎搜“如何写段子”,认真看还是有点门路的。写段子这事情,还是需要自己摸索,个人认为《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是教写段子最系统最全面的了。如果真的买不了,就知乎看看吧。表演能力 写完段子就一定要上台讲。试验你的段子是否有效果。观众会帮你选择好的段子,淘汰掉不好的段子。你上台的越多,那么选到好段子的机会就越多,淘汰不好的段子就越多。而且只有上台练习,才能摸索出自己的脱口秀风格。这些东西都是口传不了的,只能自己体验。脱口秀演员没有师父带领的,全靠自己不断的上台,不断的悟出来。有些人可能玩一两年就小有收获,有些人玩四五年可能都没有进步。表演的时候,一定要带着疑惑上台练习,尽量让每一次练习都有进步,都解悟一点点。脱口秀表演是一个思考的表演,只有勤思考,才能表演的好。现在在北上广深的城市都有固定的脱口秀开放麦。如果你在这几个城市里,你就去网上查一下这些城市的开放麦是什么举办活动,你可以去那看看,并写好段子上台练习。如果你不是在这几个城市,又真的很想练脱口秀,你有种的就自己搞一个脱口秀俱乐部,其实也很简单,找到合适的场地(酒吧,讲座,教室等),有一个小舞台,有麦克风,有射灯,可以定时举行,可以有固定的观众来看,就可以了。如果你自己弄不了脱口秀俱乐部,又很想练习,就自己找机会上台练习。做主持,练自己的段子,别人做活动,帮人家讲段子暖场子。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愿意。喜剧审美喜剧审美很重要,只有好的喜剧审美,才能更好的判断自己的段子是不是好笑。想提高喜剧审美就在网络上找到所有脱口秀大师的脱口秀视频专场来看,先把最好的看完,就算觉得大师的段子不好笑,也让自己知道这就是最好的脱口秀了,你如果自己不喜欢,就去想为什么他们会好笑,找原因。每一个笑话,好笑一定有他的原因的。努力找到它好笑的原因。这些大师的视频,可以去B站搜“sps字幕组”,你就可以搜出很多大师的脱口秀专场视频了。看完就看其他的脱口秀演员的视频,看越多越好,不想看,看不下也要看,喜剧的阅读量是很重要的。只有阅读量起来了,你才有能力去写好笑的段子。有自己一套喜剧观表演脱口秀,很需要有自己的一套喜剧观。就是你是怎么看喜剧的。这些就需要你多看喜剧,多写段子,多上台去慢慢积累自己的喜剧观。悟到一个是一个。慢慢累积下来,你才懂得喜剧是什么,喜剧为了什么,脱口秀的目的是什么,你应该怎么讲脱口秀。脱口秀演员要提升就是丰富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只有个人的体悟丰富,才能写出让人喜欢的段子,表演出让大家都觉得好笑的段子。脱口秀表演是一个修炼。希望以后在舞台上可以与你一起表演脱口秀。祝好。

㈣ 什么是喜剧怎么评价一个喜剧的好坏真正好的喜剧有哪些特点

我也很喜欢看喜剧。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内容可为带有讽刺及政治机智或才智的社会批判,或为纯粹的闹剧或滑稽剧。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
喜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观众的认同感。你喜欢这部喜剧那就是好的,不喜欢即使这部片子拍的最好,对于你来说还不如一步你喜欢的“烂片”。就像你自己说的喜欢杨金赐,很支持他,但是平心而论他的喜剧确实不如贾玲宋小宝的好笑,但是他的喜剧真的很棒。

基本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已经谈到喜剧的特征,他认为:“喜剧模仿的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所谓“较差”,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坏”,而是指丑的一种形式,即可笑性(或滑稽),可笑的东西是一种对旁人无伤,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guāi é]“。在他以后,有人写了《喜剧论纲》,套用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拟定了喜剧的定义,强调“喜剧是对于一个可笑的、有缺点的、有相当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模仿的方式是“人物的动作”,“借引起快感与笑来宣泄这些情感”。它明确提出喜剧来自笑这一结论,概括了喜剧最主要的特征,并被后世的理论家普遍接受。一般认为,黑格尔关于可笑性来自矛盾的观点,更值得重视。概括地说,喜剧的基本特征是:遵从滑稽突梯的艺术规律,运用各种引人发笑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把戏剧的各个环节,诸如语言、动作、人物的外貌及姿态、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情节等均加以可笑化,使得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愿望与行动、目的和手段、动机与效果相悖逆,相乖讹,从中产生出滑稽戏谑的效果。
存在特征:喜剧只存在于人的行动和社会事件中,而不存在于纯粹的自然事物中。在自然界中,有很多事物因不符合种的属性而显示出丑的特征,如树木有美有丑,土地有肥沃和贫瘠,但它们本身都不会有滑稽。因为自然界的一切都顺应自然生成,内容和形式是一致的,也不存在动机与效果的矛盾问题。我们觉得有些动物的滑稽可笑,例如狗熊的笨拙,狐狸的诡谲,还有可笑的不自量的螳螂挡车,井底之蛙,作为动物本身的属性,它们没有什么滑稽可笑之处,只是审美主体的人的情感的赋予它们滑稽的内容,以人的尺度去衡量它们时,才感到它们的行为是好笑的。归根到底,滑稽的本质寓于人的心灵而不是在于自然物本身。因而,只有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那些内容与形式、动机与效果不一致而引人发笑的事和行为,才是喜剧性的。这些可笑的事物可能是好的和值得赞扬的,也可能是坏的和应该批判的;还有可能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既要有肯定又要有否定的。因之喜剧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的笑。有赞扬的欢笑,有讽刺的嘲笑,有诙谐的谑笑等等,因之喜剧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笑的性质也很不相同。
艺术特征:喜剧的艺术特征是“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所体现的深刻社会内容;“谐”则指主题思想所赖以表现的形式是诙谐可笑的。在喜剧中“庄”与“谐”是处于辩证统一的状态。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也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也就不能成为真
正的喜剧。因而喜剧对丑的东西的批判总是间接的而又是意味隽永的,它往往要调运审美主体的积极情感去抨击丑的事物,在嘲笑中显出正义的力量,达到批判的效果。因而在表现手法中喜剧善用倒错和自相矛盾的技巧,在倒错的形式中显示真实。如《红楼梦》中宝玉、薛蟠等人行酒令一场,呆霸王胸无点墨,粗俗不堪,却偏偏附庸风雅,急得万般无奈,抓耳挠腮,终于闹出了“绣房里钻出个大马猴”之类的喜剧。这个滑稽可笑的情节正是绝妙地讽刺了这个恶少丑的形象,他的伪装斯文掩盖不了自己粗俗无赖的本质,因而这种欲盖弥彰的倒错更为可笑。这种手法不仅表现在喜剧中,在悲剧中它也表现为喜剧的效果。如《窦娥冤》中的县令桃杌给告状的张驴儿下跪叫他衣食父母的情节,这种极端突出地夸张生活中的倒错的现象也能创造出绝好的喜剧效果。这类倒错巧合、误会的手法也常用在歌颂类的喜剧中,如《女理发师》、《五朵金花》等。另外,喜剧还善用夸张的手法,例如上面举的内容,还有卓别林的表演,中国的传统相声表演技巧等等。
体现形式:喜剧的体现形式主要是讽刺和幽默。讽刺大多用于否定性的内容,它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极其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启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但是,尽管讽刺的笑是具有否定性,由于讽刺的对象不同,讽刺者所持立场态度不同,笑的否定性性质和程度也不会一样,因而它们的美学意义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幽默也是喜剧表现形式的一种独特形态。它不像讽刺那样辛辣,而是把内容和形式中美与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列宁认为:“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幽默感是自尊、自嘲与自鄙之间的混合”。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美、丑因素的不同配置组合,又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幽默形象。以前者为主导,构成风趣潇洒、可亲可佩的正面形象;以后者为主导,则构成鄙陋可笑却不无可爱之处的反面形象。因此,幽默突出地反映了人们洞察事物本质和坚信历史发展趋向的乐观精神,这种鲜明的美学特征也正突出地表现了喜剧美学的一个主要方面。
人物矛盾:喜剧性人物虽置身于矛盾冲突之中,而且人物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然而喜剧人物的根本特点就是对此没有自觉的意识,对自己的可笑境地全然无所察觉,他们既不会对外在世界,更不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喜剧人物或热衷于自己那蝇头微利蜗角虚名的追逐,为那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所得而心满意足,或者以不现实的、空幻的行动作为严肃的目标,实际上却使目的落了空。即便如此,喜剧人物也不会因此而痛不欲生,不会深刻地自我反省。《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与儿子发生矛盾冲突,以后当他再度与儿子相逢时,对于父子间的矛盾,却淡然处之,并不严肃对待,予以深究,这便是喜剧人物典型的行事态度。喜剧人物在主观的虚幻中实现着自我,实现着矛盾的和解,在自我的封闭中自以为支配着环境,驾驭着自己的命运,由此而自足自乐,达到了生活的和谐,心灵的平衡。因此,喜剧常常出现皆大欢喜的收场。但是喜剧性的大团圆,总是虚构的、非现实的,人们很容易从热热闹闹的和谐一致中,见出本质与假象之间的乖讹。阿里斯托芬的喜剧皆有这种特点。《和平》一剧中,人们从井里把和平女神打捞上来,于是和平的愿望实现了。在《财神》中,坏人变穷了,好人变富了,是由于人们把瞎眼的财神医治好了。

㈤ 怎样练好演戏的基本功

一个专业演员如何提高表演技巧 :(摘自演员郭姗的博客)
听说过去曾有这么个故事,梅兰芳有个学生,她对梅兰芳的表演艺术非常仰慕,决心要将老师的演技学到手,于是就十分苦心地将梅兰芳表演过的身段、唱腔逐一去模仿。后来她把自己认为学的最称心的一个叫《洛神》的剧目表演给一些老前辈看,征求意见。那些老前辈看后就向她提意见说;“梅兰芳表演的是洛神,而你表演的却是梅兰芳。”这个批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演员的劳动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演员的工作是表演。表演艺术的任务,是在舞台上创造出典型的人物性格或形象,以此去教育观众和影响观众。演员则是以自己具体的舞台行动把角色的身世,命运当众展示出来,从而完成对人物性格或形象塑造,因此演员的表演就是一种艺术创造。故此任何演员都不应只满足于重夏他人的艺术创造,即使是学习他人成功的作品,也容许演员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可以根据演员自己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长去进行再创造。所渭“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孟雷特”就是这个道理。
演员要有挥自己的艺术创造,这其实并不是个新问题,演技大师史丹尼斯拉夫斯基早就认为演员应该是个艺术家,不应该是个“艺匠”。艺术家和“艺匠”的主要区分在于是否有创造能力。“艺匠”,只会模仿、复制、而不懂得创造。对于舞蹈演员来说,同样也是这个道理。舞蹈之不同于别的艺术,只不这是舞蹈演员是按照舞蹈的艺术特征,用演员自己的身体和思想感情作为材料去创造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或人物形象。他们是创作者,也是创作材料;他们是艺术家,也是艺术工具。但在“四人帮”的十年肆虐期同,演员的地位不仅不被尊重为艺术家,而是当作奴才一祥的任由驱使。演员的作用只不过是用来图解某种政治概念,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已。这不是言过其实,听说某团排练舞剧《沂蒙颂》就是这样。在排练“乳汁救亲人”那个片断时,江青就不准扮演英嫂的演员在表演时流露出内心的矛盾状况和真实感情。因为英嫂是个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的心里只能想“革命”,不应该渗杂着任何个人的“私心杂念”等等。试想生活当中一个青年的妇女,要让一个陌生的、全不相识的男子汉去喝自己的奶汁,此时此地、能够不产生任何心理活动吗?如果按照江青这样的意旨去表演,演员除了应付以“装假”之外,恐怕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一切虚假的东西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虚假的表演”之所以虚假,主要原因是脱离生活实际,不从角色复杂的情绪状态出发,不考虑角色性格及其处境的具体性,把角色丰富的思想感情简单化、表面化,甚至“想当然”地把不是角色本身的东西强加到角色身上。这种违反艺术规律的处理方法,必然损坏人物的真实形象。虽然角色的性格和行动安排得不合情理,不能错怪演员,但演员实质上亦是参与作品的创作。作品是规定角色,演员是塑造角色。因此,当作品还处在谋篇布局时,选择什么动作素材,安排人物怎祥去行动,编导或演员都有抉择一切材料之权。但当人物性格已经展开以后,人物就按着自己的性格和规定情境去思想去行功了。这时,演员就只能忠实于人物的性格和行动。人物的形象才会真实可信。舞剧《小刀会》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剧本和表演都忠实于角色生活,因此角色才生动感人。比方序幕中的潘启祥,他路过黄浦滩,目睹满清官兵与帝国主义分子互相勾结欺压人民的惨状,忍无可忍,愤怒地殴打了晏玛泰,拯救受害者,因而自己也不幸被捕。角色的这一系列行动的产生、变化、发展,都是角色性格及展的必然结果。此时此地,象潘启祥这祥的一个人,不可能不打晏玛泰,在那“乌云密布”的情况下,单刀匹马的潘启祥也不可能不被逮捕。这是角色的生活逻辑和行为逻辑所决定的。
演员创造了角色,角色又给演员以规范,这是表演艺术的规律。因此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就不是演员本人,而是角色的化身了。所谓“化身”就是不管演员本人的性格特点、感情爰好等与扮演角色多不相同,而演员都必须做到使自己的性格与思想感情与角色一致,才达到塑造角色的目的,才算完成了演员的艺术创造任务。
“化身于角色”是一种演技。优秀的演员不仅能演各种各样与自己性格全不相同的角色,甚至演员的年令、性别和角色全不相同都能适应,谁都知道梅兰芳是个男演员,但他的特长是反串女角,而且表演得维妙维肖。外国有些著名的芭蕾舞演员,虽然年逾半百,但一样在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饰演少女朱丽叶,而且表演得比生活当中的青春少女还要青春,这都是他们“化身于角色”的卓绝本领。要做到“化身于角色”,当然不是“说到做到”那么简单,它还需要经历一个创作过程,首先是从角色出发,对作品的思想主题、事件进行正确分析,从而对角色所处的地位、身分、思想感情,性格外貌要深入研究、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亲身经历”过的感受。当然演员不可能对每种角色生活都亲身经历,他就只能够把自己对人物各方面的形象的全部构思,通过想象情态感受到自己身上,创造性地在自己身上相应地激起如身历其境的自我感觉。达到设身处地的地步。这就是演员从对角色的体验到进入角色的过程,这个过程,从不少著名舞蹈演员的创作经验中都能找到相同的例证。比方在舞剧《宝莲灯》中饰三圣母的演员赵青,她介绍她如何创造这个角色时曾这样说:“有一天夜里排练,忽然真正感到自己就是三圣母了,好象真的把我和自己的爰人和孩子分开,破坏了我的幸福生活,……”演员的创作状况就是这样。
演员在创造人物行动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自己就是角色的化身,还要以角色之身去感受与同台角色之间的关系,并与之交流。所谓“交流”,就是演员一方面给予对方的是角色的思想感情,同样感受到对方给予自己的也是对方角色的思想感情。在这种人物相互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中,促使着演员达到更深一步的再体验,这样的例子也是常见的。在舞剧《小刀会》第五场里面,潘启祥要单身匹马去向南京求援,与周秀英离别前的一段双人舞,在这段表演中,扮演周秀英的演员舒巧,在介绍她的表演体会时是这样说的:“当我看到潘启祥一段豪迈的、表示决心的独舞时,真正的被感动了,……我觉得这个时候的潘启祥比一切时候都可爱,我为他骄傲。”这个事例就是说明了扮演周秀英的演员既给予扮演潘启祥的演员以思想感情,同时也感受到对方给予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感受到对方有了情绪反应后,演员自己又产生了新的思想感情。由于这交流的相互作用,才使演员对角色的创造得以达到完善的境界。
演员真实的思想感情和真实的交流是分不开的,演员的交流对象当然不是只限于角色与角色之间、舞台上一切布景、实物,甚至是虚拟的情境,只要与演员的表演有关,它都应该是演员的交流对象。凡看过舞蹈《养猪姑娘》表演的人,都承认演员所表现的东西是可信的。尽管在这个舞蹈中没有出现真正的实物,但实物的感觉是十分明显的。这些无形的猪,无形的饲料之类的实物在观众的想象中甚至会觉得比真正的实物更形象,演员在表演中能把没有的东西表现得如此逼真,其奥妙是在于演员“心中有”。所谓心中有,就是演员设想的景物、情境巳形成了一个“内心视象”,演员又在自己所创造的“内心视象”里去行动、去表演,这个“内心视象”之所如此具体,归根到底就是演员对于角色生活有所体验。
对角色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体验,这不仅是舞剧演员才是必要的,没有故事情节的类似《孔雀舞》、《荷花舞》这类形式的抒情舞蹈,同样也是必需的,虽然这类型的舞蹈没有具体的个别的人物性格可供体验,但它所表现的却也是人的思想感情,只不过是通过间接形象去体现而已,就以《孔雀舞》来说,表现孔雀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再现这种动物的形态,而是要通过孔雀的某种形体特征去体现傣族妇女所理想的聪明、智慧、活泼美丽的妇女性格形象。因此表演《孔雀舞》的演员就不应只满足于再现一个孔雀的形象,而要象诗人一样通过自己的想象一方面去感受作品中的诗情画意,更重要的是通过想象情态去感受傣族妇女的优美感情和风貌。
演员的艺术创造,不仅要创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必须要创造出相应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让观众看到、感受到和理解到,这才是演员创造的目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当然取决于内容,人物的动作和行功,首先是依据人物的某种生活状况和某种心理动机然后去设计出恰当的动作形象。但亦有些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们有时却又反过来从形体动作入手,从动作中去感受一切,以达到角色创造的目的。比方梅兰芳在表演《贵妃醉酒》中有三个“卧鱼”的动作,卧鱼这个身段原来是没有什么目的的,他把它改成蹲下去是为嗅花,这就非常形象地完成了他对角色的那种醉态和夏杂心理的体验。这种做法在舞蹈表演方面也是不乏例子的,特别是一些具有民族、民间风格的舞蹈。例如蒙古族舞蹈演员莫德格马表演的《盅碗舞》。肩背抖动是蒙古族舞蹈的主要特征,这个动作本身是不代表什么意义的,而演员却从这个动作中发掘了人物的内心感情。当她要表现一种欢快的心情时,就利用一连串的快速“碎肩”,巧妙地表现出恰如一片欢笑声友自这位少女的内心,透过薄纱的舞衣奔涌而出。
重视演员外部形体动作是必要的,其必要性还不仅是舞蹈演员要依靠它去形神状物,更重要的是角色人物的创造最后是由形体动作去完成的。形体功作准确和富于表现力,人物形象就能深刻生动。舞蹈是舞台表演艺术,角色的形体动作的创造,就有个舞台性问题。因为要考虑到舞台效果,它就要比生活动作更夸张更鲜明。动作可以扩大幅度,亦可以伸延动作过程。动作不仅要连贯、流畅、自然,还要讲究舞台位置和角度,要有画面感,要有造型美。一句活,就是既要从舞台的艺术效果出发又要受舞台制约,这个特性,在设计、组织和体现角色的外部形体动作时是不可忽视的。善于掌握这种特性和规律,演员的表演就能取得“以假代真”的效果。比方一些有经验的戏曲演员,在表演哭泣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哭,只是在形态上,转过身,低着头,观众只看见她象是在偷偷地抽泣时耸动着肩膀的背面。这个动作就既是美的造型,又富于表现力。
舞台的真实性就是逼真感。逼真就是“以假代真”。不管是要引起观众同情怜悯的心情,或是要使观众产生紧张、惊险的心理,都是利用以假代真的表演技巧去取得效果的。比方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几个激烈的斗剑场面,观众看了感到惊心动魄,为角色的安危担忧。其实这种格斗不过是一种表演技样,是假的。对于斗剑动作,谁胜谁负,哪时安哪时危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它之所以逼真,是在演员的表演过程中,利用技术上的速度变化加上演员的真实表情给观众造成紧张搏斗的错觉;在击剑过程中又利用定点定位的准确控制造成击中要害的错觉来取得紧张、惊险的效果。这也是一种创造角色的手段。
形体动作要完满地达到角色创造,它还关系到演员的形体训练的问题。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材料,这就必然需要演员具有灵巧、柔韧、协调和可塑性的形体,亦需要演员掌握有一定高难度的动作技术,借以得心应手地去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表达角色细致复杂的内心感情。但是动作技术不能代替表演,单纯的技术动作不能算是舞蹈。论动作技巧,舞蹈和武术体操等项目同样是需要的,但舞蹈不同于体操或武术表演,那是因为二者的目的不相同,体操或武术运动员的表演,只要全神贯注地把动作完成了,他们的表演任多也就完成了,但舞蹈演员在舞合上表演,动作技巧却是服务于作品内容和角色创造的。比方舞台上需要出现格斗、击剑场面,当然需要演员掌握精湛的格斗,击剑技术,但格斗、击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作为一种手段去服务于剧情。舞台上任何美观的舞蹈动作,其所以为美,观众之所以欢迎,这并不是单独地出自这些动作的本身,重要的是在于它能确切地表达出角色的性格和思想感情。演《洛神》的那位梅兰芳的学生,她之所以演的不象洛神。不在于她的动作不优美,而是在于她没有演出洛神的那种“仙气”,后来这位学生向梅兰芳请教什么是“仙气”时,梅兰芳就向她解释说:“这恐怕是一种艺术修养吧?”亦确实是这样,梅兰芳为了演好洛神这个角色,先是揣摩《洛神赋》原作精神。又博览古代有关神仙的故事中的画象和雕塑。再从想象中去体会洛神的性格,把她的惆怅、怀念,寂寞等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要当好一个演员,提高表演技巧,确实是应该从全面提高艺术修养着手的。

㈥ 怎样学会脱口秀,有什么技巧方法

1、写段子能力。每天自己写段子,练习自己的写段子能力,段子只有多写多练,练就写段子的思维,以后才能更好更准确的把你脑海里想表达的段子写出来。

2、表演能力 。写完段子就一定要上台讲。试验段子是否有效果。观众会帮你选择好的段子,淘汰掉不好的段子。而且只有上台练习,才能摸索出自己的脱口秀风格。

3、有自己一套喜剧观。表演脱口秀,很需要有自己的一套喜剧观。就是怎么看喜剧的。这些就需要多看喜剧,多写段子,多上台去慢慢积累自己的喜剧观。悟到一个是一个。慢慢累积下来,才懂得喜剧是什么,喜剧为了什么,脱口秀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怎么讲脱口秀。

(6)怎样练好喜剧扩展阅读:

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在集会上人们讨论各种社会问题。然而,脱口秀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20世纪,随着广播的产生以及人们对公共集会的热衷,越来越多人将兴趣投之于通过广播这一新媒介进行讨论,这也催化了脱口秀的诞生。

与今天不同的是,那时的脱口秀大多是一言堂,即一位专家向听众发表观点,而没有听众的参与。从1933年开始,许多新的脱口秀形式出现,观众也有机会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而同时,脱口秀的关注点经常被放在一些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上。

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脱口秀成为一大时尚,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在美国,各种各样的脱口秀节目占到了电视节目总量的40%。脱口秀也成为一种记录文化与社会巨大变化的载体,节目内容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㈦ 如何成为喜剧大师

经常笑,给人一种感觉不正经的样子,有时突然装模做样。有时翘尾巴,给人的感觉有点神经资。

我有时会这样,朋友都说我很幽默感。
我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下面是我复制来的,给你参考参考。
扩大知识面,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从而做出恰当的比喻。因此,要培养幽默感必须广泛涉猎,充实自我,不断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从名人趣事的精华中撷取幽默的宝石。

陶冶情操,乐观对待现实,幽默是一种宽容精神的体现。要善于体谅他人,要使自己学会幽默,就要学会雍容大度,克服斤斤计较,同时还要乐观。乐观与幽默是亲密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多一点趣味和轻松,多一点笑容和游戏,多一份乐观与幽默,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不会出现整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痛苦者。

培养深刻的洞察力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机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才能使人们产生轻松的感觉。当然在幽默的同时,还应注意,重大的原则总是不能马虎,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时要极灵活性,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够为人类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养料。

主动交际,缓解压力。交往是人的本能行为,主动扩大交际面,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使自己交际方式大众化,与人为善,主动帮助他人,从中获得人生乐趣。

再给你介绍一个速成法:每天看<<大话西游>>疗法
看到一条小狗要叫它“旺财”。

见到蟑螂或碗里的苍蝇要大喊:“小强!”

听见别人对你说话要说:“收到!”

当同寝室的人看上一个女孩时说:“帮主,品位太差了吧?”向一个女生表现倾慕之情时说:“那我们大家立刻开始这段感情吧!”

同时还要说:“小姐,不可否认我长得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而且永远不会说谎。”

有人威胁你时说:“饶命啊英雄!”

看到别人打架,劝架时说:“喂喂喂!大家不要生气,生气会犯 今日焦点:

当别人管你借东西时说:“你想要啊?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天热睡不着觉时说:“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跟别人夸自己学校时说:“这里虽说不上山明水秀,可是也别有一番风味。”

当佩服别人时说:“I服了You!”

当在路上听见有人打招呼时说:“跟我说话吗?不是跟我说的吧?认错人啦!”

给别人看一件东西时说:“你不信?Look!”

当听不懂别人说的是什么时说:“我明白了,你神经病!”

当考试不如别人时说:“论智慧跟武功呢,我一直比他高一点点,就是因为多了个累赘他才会高我一点点!”

女朋友问你为什么喜欢她时说:“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当被抛弃时对别人说:“感情破裂了。”

对人谈失恋的感觉说:“可惜快乐永远是短暂的,换来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痛苦跟长叹!”看到同寝室的人乱倒垃圾时说:“你也真调皮呀!我叫你不要乱扔东西,乱扔东西是不对的!”

喝多了的时候说:“哎哎,你给我点时间,我吐啊吐啊就习惯了!”

考试不及格时说:“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天气转阴:打雷啦,下雨,收衣服啦!”或者“好大的棉花糖!”

别人请你帮他带东西:“你要让我拿点信物给他看,你有什么项链啊,首饰啊,金银珠宝啊,月光宝盒啊什么的……”

别人批评你:“谁说的?我只是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以改变我以往对事物的看法!”

相信你会变得幽默的.

㈧ 如何学习脱口秀

买教学《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书多看看,然后有时候可以参加一些表演或者讲个故事 ,演个节目,经常在人多的地方演习,久了应该能学会。

想练习好脱口秀表演,需要打好几样基础:

  1. 写段子能力

  2. 表演能力

  3. 喜剧审美

  4. 有自己一套喜剧观写段子能力每天自己写段子,练习自己的写段子能力,段子只有多写多练,练就写段子的思维,以后才能更好更准确的把你脑海里想表达的段子写出来。

你上台的越多,那么选到好段子的机会就越多,淘汰不好的段子就越多。而且只有上台练习,才能摸索出自己的脱口秀风格。这些东西都是口传不了的,只能自己体验。脱口秀演员没有师父带领的,全靠自己不断的上台,不断的悟出来。有些人可能玩一两年就小有收获,有些人玩四五年可能都没有进步。

如果你自己弄不了脱口秀俱乐部,又很想练习,就自己找机会上台练习。做主持,练自己的段子,别人做活动,帮人家讲段子暖场子。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愿意。喜剧审美喜剧审美很重要,只有好的喜剧审美,才能更好的判断自己的段子是不是好笑。想提高喜剧审美就在网络上找到所有脱口秀大师的脱口秀视频专场来看,先把最好的看完,就算觉得大师的段子不好笑,也让自己知道这就是最好的脱口秀了。

只有个人的体悟丰富,才能写出让人喜欢的段子,表演出让大家都觉得好笑的段子。脱口秀表演是一个修炼。

㈨ 我有喜剧天份我到哪里可以学习喜剧表演

从表演角度来看,优秀的喜剧小品人物塑造一定有两个特征:一是性格饱满,个性色彩浓郁;二是有丰富的细节。当然,这是经过大量实践学习才能达到的,每一个表演者都应向这方面不断努力,这里主要针对初学表演者谈谈如何表演喜剧小品。
初学小品表演者往往容易给自己定下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以至于总是体会不到表演的乐趣,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这对自信心的建立是极为不利的,对自己以后的表演学习也是不利的。表演者不必给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难度较大的小品去演,而应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往前走。演员的四大素质是:信念、理解力、想象力、激情,其中信念又是首中之首。每一个初学表演者都应通过表演小品建立起自己强大的信念,敢于当众大胆地表演,完成人物的行动,以至敢于展现自己的激情,这是表演者必须明确的初次小品表演练习阶段所要达到的首要目标,即解放自身的素质。要知道,人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表演者多积累成功的经验。
要表演好一个喜剧小品,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小品剧本,这跟演大戏是一样的道理。表演者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艺术感觉,要有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能够鉴别出什么是好的小品,什么是自己的水平能力所能胜任的小品。在这一阶段,表演者可以多选择自己平时较熟的合作者,毕竟表演是众人配合的艺术,彼此之间比较熟悉的一拨人合作,由于互相了解,不容易紧张,配合也会比较默契,容易获得成功。另外,接到别人的邀请时应仔细考虑自己的情况,分析对方的小品本子,看本子好不好,自己能否胜任,是否感兴趣,自己的时间是否允许,等等。表演者不可贪多,应该选择好本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本子,然后去深入钻研、排练。另外,接了别人的本子后,就应该与大家真诚合作,在排练过程中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讨论。表演者只有学会跟大家很好地配合,才能演好小品,找到几个好搭档是很有益处的。在小品表演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探索克服自己紧张心理、恢复本能的方法。
紧张、不自信是初学者的头号大敌。表演者在表演中应该努力找到克服自己紧张心理、恢复本能并建立起信念感的方法。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用“恢复童心”来引路,在小品表演中减少自我批判,增强游戏感;再如练习注意力的集中,练习摆脱杂念,组织一系列行动,利用热身法;等等。方法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这也是“我的技巧”中的一部分。这是表演小品最重要的前提,解放了自身的素质才能去演活生生的人。
二是学会如何组织行动。
表演是行动的艺术,学习表演就是要学习如何组织行动。表演者在表演小品时,要起码学会组织简单的行动。行动来自对规定情境的细致分析,来自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性格的分析。严格按照行动的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去组织行动,以角色的思维、逻辑对规定情境进行充分的感受,然后再去行动。对规定情境缺乏足够的理解,没能按照行动的三要素去详细分析,就会出现错误的组织行动,让人不相信,这是初学者易犯的毛病。另外,初学表演者还常会犯表演结果、表演情绪的错误,如还没看到远方来的朋友就已经打起了招呼。好多演员“未卜先知”,就是因为没能按照行动的链条去行动。表演的重点是展现过程,在感觉——判断——行动这个链条中,初学者往往抛弃了感觉和判断,只奔结果。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按照行动的链条去行动,真听真看真感觉到,在头脑里进行思索判断后,由意志交给肌体去执行动作。初学者可以适当地拉长行动的链条进行训练。
三是注意力集中在对手身上。
演戏经常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在搭戏,表演者不能一直想自己的角色和台词。许多初学者易犯不跟对手交流的毛病,只是一味地自己演自己的,以至于对手偶尔临时说错了台词或调度错了,有的演员仍然按以前的去行动,招来观众的哄堂大笑和不理解;还有的演员干脆就呆立在舞台上手足无措。演员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戏在对手身上,任何时候都要按照对手的戏去行动。演员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手身上,这才是真正的表演,才可以使演员不费力就背下台词和调度,这样演员之间才能真正搭上戏,实现交流。对手由于某些原因临时改戏,这是初学者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这时要灵活地去应对,让观众看不出痕迹,甚至比原有的效果更好,这才是合格的演员。
四是多练习、多上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表演是实践的艺术,好多没有上过专门艺术院校的人,也能成为优秀的演员,这里固然有一个天赋的问题,但与大量的实践是分不开的。只有具备大量的切身体验,才能真正学会表演。所以,喜剧小品表演者应尽可能多地参加正式的小品演出,因为正式演出的感觉与排练是绝对不同的,正式演出中,肌体与精神的紧张度和兴奋度必然会大大增强,一场正式演出所得到的提高往往比十场排练还要大。演员只有通过大量的表演练习和总结,才能演好喜剧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