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南四大才子都是有谁,他们最后的结局怎样

吴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最早见于《明史》:“徐祯卿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成化、正德年间,江南地区盛行以“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等七人)为首的摹拟、复古之风,而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却是特立独行,不讲复古,卓然自立,以抒写性情的诗句为第一义,颇为难得。


嘉靖二年(1523年),文徵明以翰林院待诏的身份入仕,在朝期间,因其名声在外,所以备受嘉靖的重视,先是参与了《武宗实录》和《宪皇帝实录》的编纂,还作了皇帝侍讲。

但是,因文徵明为官太过刚直,不阿谀奉承,也不参与党争,所以在朝堂上,他是饱受其他大臣的打压,最终忍无可忍,又心灰意冷下,文徵明于嘉靖五年(1526年)辞官回乡。

回乡后的文徵明,在家以文墨自娱,不问世事,以卖画,为他人写墓志铭为生。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为御史严杰母书写墓志时,还未写完就突然病逝,享年九十岁,是“江南四大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

㈡ 张好古的结局

结局是魏忠贤被杀,而张好古连升三级。

又过了几年,换了崇祯皇帝。在魏忠贤家里翻出来龙衣、龙冠。魏忠贤犯罪下狱,全家被斩,灭门九族,所有魏忠贤的人一律杀罪。就有人跟皇上说:“翰林院有个学士叫张好古,也是魏忠贤的人。” 皇上说:“那也得杀!”旁边有一个大臣跪下了,说:“我主万岁,张好古不是魏忠贤的人。”

皇上说:“怎见得呢?”“因为某年某月某日魏忠贤办生日,张好古送给魏忠贤一副对子,那词句我还记着哪。上联‘昔日曹公进九锡’,下联:‘今朝魏王欲受禅’。他拿魏忠贤比曹操啦!说他要谋朝篡位,这怎么能是魏忠贤的人哪?”皇上说:“那不是啊!”“不但不是,这是忠臣啊!”“好!既是忠臣,死罪当免,加升三级。”

张好古,系相声大师刘宝瑞相声作品《连升三级》中的人物,该篇文章曾经被选入语文教材。

(2)翰林院结局扩展阅读

作品内容

《连升三级》的故事说的是:明代天启年间,山东临清州有个大地主出身的纨绔子弟张好古,他整天吃喝玩乐是个大文盲,人们称他“狗少”。有一次,他官迷心窍,竟异想天开,上北京闯进了选拔人才的贡院考场。

由于皇帝和文武大臣的昏庸腐败、尔虞我诈,使张好古钻了空子,居然金榜题名,进了翰林院,并且阴差阳错的把他当成国家的栋梁,一时间官运亨通。

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巧妙地运用了误会手法,深刻地鞭挞了那些显贵权臣的昏聩无能和朝政腐败。表演艺术家刘宝瑞在建国以后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宦官专权、特务政治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魏忠贤正是这些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他本是个无赖,因为跟地痞流氓赌博,输了,受那些人的气,于是自阉。后来进入皇宫,侍奉太子朱由校。待朱由校即位,魏忠贤便逐渐掌握了朝廷所有大权。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排除异己、陷害忠良、遍插亲信,位居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俨然是一个有实权而不挂名的皇帝了。当时,趋奉他的,可以一夜之间飞黄腾达,稍不如其意者则随时可能被抓、被杀。

在他的统治下,民不聊生,人人自危,早已衰朽的明王朝更加虚弱,被推到覆灭的边缘。故事闲绕着这样一个人物展开,使得作品具有更大的典型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好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连升三级

㈢ 清代最后一个翰林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1],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2],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学士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㈣ 金玉满堂2的大结局

第21集
隆跟官碰面,钦点官入宫做御厨,但隆却忘记失忆时的一切。嘉指使富偷龙转凤,隆误以为官煮的美食是由嘉所炮制,将金龙杯赏赐给嘉。官发现富从中做手脚,怒不可遏下打伤嘉而被调到点心房工作。德陪隆夜半观星后要吃夜宵,虎却感染风寒,未能下厨,夜宵就由官一手包办。德饮用完汤及蜜饯杏子羹后,觉得味道似曾相识,当知道御厨就是官后,便向隆禀明早已认识官。官一心以为隆会赏赐,开心再遇德的同时,却遭隆大骂。
第22集
隆明白官未有对德非份之想,更调他到小膳房,专责处理德饮食。官再次煮出如鱼得水,令隆回复记忆。隆亲自到同醉坊探望三等,良却与隆缘悭一面。众妃要官为她们炮制补品,官无心地说出当日替失忆后的隆取名为王八一事。众人皆认为罗刹国的乳酪及鱼春腥瘟烂臭时,只有隆和官吃得津津乐道,令二人有挚友之感。官向隆推荐良,隆用妙计试出良与花情比金坚,钦点良为翰林编修。官决定与小成亲,虎带他及良到烟花之地,官竟见如及菊在妓院前经过。
23 回复:【欣赏连接贴】★《金玉满堂》分集剧情简介+附图★
第23集
良发现翰林院书馆内,有许多膺品,怀疑与望及纯有关。小再遇如,令小忐忑不安。隆派良负责调查膺品一事,良与官就跟踪嘉及富来到销金窝,可惜没有腰牌,未能进入。小放孔明灯许愿,官及如同时追到孔明灯跌下位置重遇,官知如来京城找自己,乍惊乍喜。小以为官偷偷见如,怒打官。如亦知官快跟小成亲,不禁呆然。官借故取得望信任,聘官在销金窝内煮宴。良假扮官助手偷得数簿,二人离去时在门口见到小,小以为官私会如,纠缠下被望发现。
第24集
官将数簿交良及小,自己引开望手下。官跑到岳芦,为了救官,如让官藏身于浴桶内。如失去重心,身子压在官上,二人尴尬不已。望手下在岳芦门口把守,官只好暂留一晚。良将数簿交隆,隆将望及纯议罪。官升为御膳房副总管,良就升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但小就因为如再与官吵架。后与众妃往华严寺祈福,塔突然塌下,舒只顾自己逃生,只有德照顾后。德与后困在塔内,德细心照顾后,后感动不已。德先让后逃生,隆却眼巴巴看著德消失于断木沙泥之中。
第25集
德大难不死,更获后宠爱。官获隆赐金龙杯。小没信心,跟如说要放弃官。小上了嘉的船,嘉强奸小不遂,一怒下将小踢落河。官知小与嘉一起,紧张地四处找她。小衣服破损,头披髻散返至,小骗官说已被嘉侵犯,令官怒火中烧,更在宫中与嘉大打出手。为了此事,隆传召小入官,小就在御花园中碰见德。隆要官及嘉斗吃红虫及摸剧毒蜘蛛,来试出谁是真心爱小。小突然晕倒,太医诊断出小怀有身孕,小指腹中是孽种,隆责小有歪贞节之道,要将小处斩。
第26集
为救小,官骗隆小所怀的正是自己骨肉,隆见官对小情深,赐官娶小为妻。原来一切都是德的计谋,以试探官对小的情深。如在官与小大婚之日到贺,并决定返乡。良见蛇虫鼠蚁四处逃窜,猜测将会发生大地震,隆却不相信。官与德合谋引隆上山看异象,令隆相信,使百姓逃避过灾难。后答应隆若果德梦熊有兆才可封她为妃。良见花依然打扮扑素,不时反过来帮下人做事,心感不悦。采芝斋结业,容想找良,却在途中见到花及小,扮晕来引二人注意。
第27集
容指钟被年诬贪污入狱,良答应替她救钟。贵任良之贴身带刀侍卫。良及花见容可怜,将她收留。小对容有戒心,但花对容非常同情。容装作可怜,瑟缩在良怀中饮泣。官替年煮宴,发现年家中有幅用黄金砖墙,隆派良彻查此事。良找出年家中的黄金,年解释这是风水阵,验明后亦证实全部均是假黄金。钟在隆面前陷良于不义。望指官御厨干政,更请舒做证,官曾用隆浑名王八哥来开玩笑,隆一怒下决定将官处斩。德代官向后求情,后不想德犯干政,拒绝了德。
第28集
官入狱,小找容出气,良维护容。良徵集万人签名恳求释放官。小等想出有恩于隆来救官的办法,却因误会令到春却昏迷不醒。钟以为令官判死罪,就可轻判到边疆,望却令他处斩。容被钟生前债主卖落妓院,良替容赎身。春昏迷中不断叫隆,小等更发现春将有先帝名字的玉牌收在绵袄内,大家认为春是隆生娘。隆知此事后,与德向后查问,后指这些都是隆婴孩时候的失物。隆派德查明一切,后亦找萧查出春下落。春醒来的同时,三名持刀黑衣人突然出现。
第29集
德与侍卫出现,救回小等,发现黑衣人是后派来的。德回宫欲禀告隆,萧却指后要见她,德扮肚痛,找舒代交密函给隆,舒偷看内容,知后可能非隆亲母。隆看信后立即见春,春不敢相认,但不忍眼看隆顶撞后,终讲出真相。当年雍正狩猎时,公公安排烧火丫环春服侍他,之后春就生了隆,雍想杀春灭口,幸后将隆抱走,视为己出。春削发出家,隆答应春将官释放。安偷看到舒在沉香中下毒。隆南巡后,舒将后非隆亲母谣言散播,后以为是德所为,怒骂德。
第30集
舒偷偷在沉香木内落毒,教德将沉香送给后。舒代德将沉香转交后,替后燃点沉香,舒深吸几口沉香清烟后晕倒,腹中龙胎因中毒而小产。后以为是德下毒,将德收监。欣向舒求情,被舒以茶壶打到头破血流,舒以为欣死掉,叫安处置尸体,安却不小心将欣跌下斜坡。欣找到隆,死前告知他,后要赐德死。隆赶回宫时,德已返魂乏术。后下旨汉不点妃。隆将德安葬于韦驮山后,不肯回宫,容颜憔悴。隆在德灵位上加上皇后称谓,并得官安慰,决定返皇宫重新振作。
第31集
隆没反对后封舒为贵人,但却对后态度疏淡,隆经常与官在韦驮山见面,隆赐官在皇城附近重开八宝楼,方便会面。如返京欲开办慈安局,找官帮手办筹款宴。荣一厢情愿地想娶如为妻。良奉命编修圣祖遗训,大家均在良面前说他今日的成就全赖花,令良气恼。容刻意对良体贴,扭伤脚后又依偎著良回家,被小看见,小告知花,花却对良信任非常。八宝楼开张,花等忙著为筹款表演的名媛淑女装扮,容假装借酒消愁,向良所饮之酒下药,并先发制人地吻良。
第32集
隆亲自到八宝楼到贺,小刻意安排让隆见到如,隆惊讶如的容貌与德无异。隆以一万两赢了安,投得如所持的菜式,令荣大怒。良以为容对自己真心,又不敢将事告知花,十分烦恼。官奉隆之命,叫如到郊区向他收取捐款,如未知隆身份,误会隆想冒犯。官安排隆陪如找地方办慈安局。隆用妙计帮老妇赶走恶爷,又替如觅得免租之地,使如另眼相看。隆知如喜欢石头记,下令将该书解禁。嘉陷害凡被革职。容对良痴缠,花撞破二人躺在床上,悲伤落泪。
花将良及容的奸情告知楚,楚要将容赶走,良安排容搬到石屋,刻意避开她。花见良拥抱容在怀内,又伤心多一次。如带麒及母到八宝楼,麒欣赏官厨艺,却觉得官口甜舌滑。隆将石头记刻印本送给如,又满足如做侠女的心愿,拥著如在空中飞来飞去,到处济贫,玩到天亮才道别。麒误以为荣与如真心相爱,接受了荣的提亲,令如懊恼。如走到郊外,安又再出现缠扰,隆骑马出现,将如揽上马,如惊喜莫名。荣见不到隆真面目,怒不可遏,用箭射伤隆肩。
第34集
如替隆拔出箭及包扎,并发生了关系。如知隆真正身分,隆打算接如入宫。如向麒表示誓死不嫁安。隆找官商量接如入宫一事,官提议隆先与后打好关系。良希望花给他纳容为妾,花坚决反对。良决定金屋藏娇,与容成亲。隆未能游说后,如只好静心等待。隆要南巡,托官照顾如。为免荣烦扰如,隆钦点荣与他南巡。望带马伯爵到八宝楼用膳,马提出与官比试煮艺。比赛结果是官胜出,其间,被嘉目睹官闻到猕猴桃味便晕。
35 回复:【欣赏连接贴】★《金玉满堂》分集剧情简介+附图★
第35集
如有孕,请官派人快骑送信告知隆。楚装病,说医药费昂贵,令良给多些钱花。花将自己打扮得花姿招展,相反,容就变得寒酸,花买了容想买的玉钗,出一口气。小见官搂著如肩,官解释如有病,平息小怒愤。隆知如有孕,立即返京。隆怕后未接纳如,叫官做替死鬼。隆向小表示要将如赐给官做夫人,小怒不可遏地打伤官。麒知如怀孕,如指肚中骨肉是官的,麒带手下持斧找官算账,虽没杀官,但要官娶如做正室。麒向荣退婚,荣知如有了官骨肉,偷偷用箭射向官。
第36集
官幸得身上护心镜挡了安射出的箭,故没有受伤。隆责安用箭伤人,将他降为兵卒。良接楚返家,楚扮傻要容陪她睡,令容气结。楚又刻意走失,使良责怪容。小向如求情,要如离开官,如未能向小讲出自己苦衷。小与官大吵,官竟说出要休妻。小击鼓告官无理休妻,隆不想小将事闹大,派良审理此案。望将此案散播出去,百姓分成两派支持小及如。良指如有了官骨肉,判官娶如,小不服气,隆再亲自审理,后起疑心,出现庭上,见小口出狂言,要将她处斩。
第37集
为救小,官讲出真相。后大怒,隆暂不敢接如入宫。隆责怪官将秘密讲出,罚他不可再拿镬铲,官失意下再跟小说要休妻。容见花与良情深对望,咬牙切齿。隆与众大臣商量接如入宫一事,良教隆一方面与后修好,另方面尽快完成诏书。舒与望合谋,扮如请马帮她做成皇后。后要如离开隆,并将她许配荣。如将事告知官,要他将自己与荣住在城外别苑的秘密保守。小决心离开京城,官追到码头,拿著镬铲引小出来,小感动下走出,嘉突然现身,指官违抗圣旨。
第38集
官被拉到刑场处斩,良拿著圣旨赶到,及时救回官。隆派人四出找寻如下落。花拒绝良复合的要求。隆与官饮酒,官见隆对如情深一片,终吐出如下落,惜隆酒醉,未有听到。容向人借了二万两便不知所踪,债主向良追讨,花替良还债,容被贵捉回,良顾存情义将容放走,花最终原谅良,与他复合。荣被如点醒,跟如结拜成兄妹。隆知道如下落,决定不做皇帝,与如私奔。隆回宫打点一切,被舒发现他的计划,正当隆离开时,舒将落有迷药的粥给隆吃,令他晕倒。
第39集
嘉吩咐富传膳给隆,隆食了落有迷药的燕窝粥,变得迷迷糊糊,疏于朝政,沉醉于美色中,望乘机掌管朝政。黑衣人追杀如等,荣一夫当关救众。花有孕后患上天花绝症,良与花搬到山间茅舍,要与天争命。富向官通风报讯,官知隆有危险。牙返回京城,从富偷出嘉给隆吃的食物中发现有毒,为了替隆解毒,如及小在马的协助下潜入宫中,欲给隆吃解药。二人被安发现,安以为如是德鬼魂,将舒罪行讲出,后大怒下找舒,却被困寝宫内,如与小亦被人追捕。
第40集(大结局)
小被官救出,如却被捉,与后一起遭受软禁。花死过返生,良知悉一切,向隆提议举行满汉美食比试。舒赐嘉改姓纳兰,代表满族出赛,官就代表汉族,实则要将解药放在五味有药菜式中给隆吃。比赛当日,嘉以猕猴桃烟薰官,使官晕眩,牙用针封著官大穴,使他能继续比赛。荣带兵救出如及后,隆吃罢解药,清醒过来,舒等被捉掉。官血脉闭阻太久晕倒,小以为官死去,饮毒酒自杀。官突然醒来,小却不支倒地,到底小能否复生,与官再续夫妻缘份?

㈤ 官居一品各人的结局

沈京做吕宋总督,姚长子一直都是水师总兵,沈襄选择了航海。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的事情,从结庐而居的落魄,到官居一品的威严,男主人公沈默以其大胸怀、大智慧优雅而艰难地成长着。选取的历史有趣而存在遗憾,作者通过文字弥补遗憾,并且将整个故事放置在一个平衡点上,兼顾厚重的历史与轻松的故事。

作者的整体架构磅礴大气,细腻之处生动有趣,幽默轻松中不失深刻老练,描写起来历史感十足,一些谋生经历等情节的设置也更提高了代入感。

(5)翰林院结局扩展阅读

徐阶(1503年10月20日-1583年6月7日),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名臣,在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初年任内阁首辅。

嘉靖二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忤张孚敬,被斥为延平府推官,受此挫折,从此谨事上官。后又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机要大事。

徐阶曾密疏揭发咸宁侯仇鸾的罪行,且擅写青词为嘉靖帝所信任。和严嵩一起在朝十多年,谨慎以待;又善于迎合帝意,故能久安于位。

嘉靖四十一年,得知嘉靖帝对严嵩父子的不法行为已有所闻,于是就命御史邹应龙参劾,终于使严嵩罢官,其子严世蕃谪戍。徐阶则取代严嵩而为首辅。万历十一年,徐阶病卒,赠太师,谥号文贞。

㈥ 清朝的翰林官是个什么样的职位为何排名最后却很受欢迎

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啊,而且种种的政策,就把翰林院捧成了一个“香馍馍”。

㈦ 官居一品徐阶和张居正的结局

万历十年(1583),徐阶80岁高龄,皇帝专程派人前去慰问,并赐玺书、金币。第二年,徐阶病死。赠太师,谥文贞。

1582年6月20日,张居正病逝,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明神宗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

徐阶(1503~1584),明朝嘉靖年间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上海人。1523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

后来先后担任福建延平府推官、江西按察副使、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1552年,49岁进入内阁,1563年,60岁成为首辅,1568年退休。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明代万历年间实行了改革新政。张居正作为宰相,推行的改革措施,对明朝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张居正也成为了一代贤明宰相的典范。

明朝在经历嘉靖和隆庆之后,明朝的状况已经江河日下,在张居正当上宰相期间,大刀阔斧的进行新政改革,强有力的措施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7)翰林院结局扩展阅读: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明代万历年间实行了改革新政。张居正作为宰相,推行的改革措施,对明朝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张居正改革推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在政治上,张居正加强了中央集权制。针对朝廷中大量的冗官,他向明神宗奏明处理办法,即就是精简朝廷官员,并且按时考核朝廷各级官员的行政水平和行政业绩。

在经济上,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统一摊丁入亩。这样一来,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土地和百姓的矛盾。

徐阶嘉靖二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忤张孚敬,被斥为延平府推官,受此挫折,从此谨事上官。后又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机要大事。

嘉靖四十一年,得知嘉靖帝对严嵩父子的不法行为已有所闻,于是就命御史邹应龙参劾,终于使严嵩罢官,其子严世蕃谪戍。徐阶则取代严嵩而为首辅。

㈧ 翰林院的被焚事件

庚子国难前,坐落在外国公使馆区的中国翰林院,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被当时西方人比做是中国的牛津、剑桥、海德堡和巴黎。翰林院内藏有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版善本,举世罕见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底本就珍藏于此。以金黄色丝绸装订而成的万卷册的《永乐大典》,是明代由两千名学者参与编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经明末文渊阁大火,仅存副本;到了清代,这些副本已散佚两千余卷,其余都收藏于翰林院内(参见《中国大网络全书》)。另外,乾隆年间由纪昀、陆锡熊与众多清朝学者合编的七万九千卷的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丛书《四库全书》的各类底本,当时也珍藏于翰林院内。
1900年间的翰林院大火,不仅将辉煌建筑焚毁,而且数千万卷古籍善本也在大火中烧毁,其中包括当时仅存副本的《永乐大典》。同样惨重而无法弥补的损失是——据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先生考证——从全国各地搜聚的《四库全书》的大量底本,也在那次翰林院大火中被烧成灰烬(参见台北《联合报》副刊,马悦然专栏第45集)。翰林院大火所造成的中国古籍文化方面的损失是永世无法弥补的。
国人历来认为翰林院是八国联军所焚毁。但事实上,当八国联军破京城解救被围攻的公使馆时,翰林院已经在大火中和枪炮声中变为废墟将近两个月了。翰林院毁于1900年6月23日大火,八国联军抵达北京的时间是1900年8月14日。翰林院遭焚的时候,北京外国公使馆正陷于清兵与义和团的围攻之中,除了获清政府许可而先期抵京的340名外国公使馆警卫人员,八国联军尚未进京。一百年过去了,除了翰林院大火罪魁被“张冠李戴“,国人还众口一词认定:“翰林院的数万册经史典籍,包括《永乐大典》……均被(八国联军——引者)洗劫一空“(《国耻事典》296页)。
那场大火是谁放的?翰林院究竟毁于何人之手?那些“被洗劫一空“的古籍经典又是怎么回事?与此相关的西方人在这场浩劫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反省历史应当首先弄清真相。
中国兵匪自焚翰林书院
翰林院
翰林院内墙之大部与英国公使馆北壁紧密相连。英国使馆“墙厚八尺,高二丈有奇“不易攻破,而且“其大可容千人“,所以,在义和拳乱时期的围攻中,英国公使馆内不仅聚集了各国公使及其家眷,而且容纳了大量各地逃到使馆避难的中国教民。几乎所有使馆区内的洋人都认为,这里以翰林院为屏障,是最安全的地方。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对外宣战,义和团和清军开始围攻使馆(及西什库教堂)。据包括著名美国来华传教士、记者雷德(GilbertReid,中文名李佳白)和当时法国驻华公使皮雄(MonsieurPichon,中文名毕盛)在内的诸多在华传教士、西方学者、驻华外交官记述,翰林院大火是中国官兵拳匪自己点燃的。
6月22日黄昏,清军烧毁英国领事馆东南角邻接的密集民居。次日,清军干脆引火翰林院,试图一举烧毁英国公使馆:“1900年6月23号,伊斯兰教徒士兵董福祥(清廷“甘军“首领——引者)在翰林院点燃了火,醉翁之意不在酒,很明显,他期待火势蔓延到毗邻的英国公使馆。“(InSearchofOldPeking,byL.C.ArlingtonandWilliamLewisohn)。当时藏身使馆的一位美国女教士,安德鲁斯小姐(MaryE.Andrews,中文名安美瑞)记述说:“明显地,煤油被浇到了树上,以便助长火势。“(转引自TheBoxerRebellion,byDianaPreston,p139)
对翰林院被焚事件最为详细可靠的记载,出自扑笛南姆.威尔(PutnamWeale)的日记,作者当时也是被围困者之一,他以见证当时情况为己任,每天各处观察情况,将亲历目击记成日志,编辑成书,名为《庚子使馆被围记》(IndiscreetLettersfromBeking),于1906年出版。书中中卷第三章1900年6月24的日记写道:“昨日有一放火者,伏行如猫,用其灵巧之手术,将火种抛如翰林院,只一点钟间,众公使居住之地英使馆,顿陷於危险之域。“有说,“中国放火人逃走之时籍树及房屋之掩蔽,一面逃走,一边抛弃烧油之火具,亦有且逃且放枪者。“
当时人的这些记录是否真实呢?公使馆被里的人们,先是被北京城里的烧杀抢掠惊扰,接着被发生在西什库教堂的暴行所震动,然后就被清军、义和团围攻了。翰林院被焚之前的三两天,公使馆区“……炮声日夜不绝,屋瓦自腾,城中皆哭。拳匪助之,巫步披发,升屋而号者数万人,声动天地。“(李希圣《庚子国变记》)“几乎逐日都有大炸炮轰击使馆区的记录,少则一日发射十数炮,多则数面夹攻,处处崩墙倒屋“(《庚子北京事变纪略》),使馆区内躲藏的人们当时已成惊弓之鸟,焉有心情有时间相互串通一气,深谋远虑,在自己的日记或记录中编造?他们又有什么必要引火烧身,焚毁自己相邻的翰林院?
不仅洋人,当时的国人也有记载可作确凿证据:“是晚,台基厂及交民巷东首又起火,一路延长如龙。比利时、澳大利亚、荷兰及意大利四使馆均被焚,翰林院及吏部等衙门亦被团匪焚毁。“这段记录引自《庚子拳变记日要录》卷三。同样的记录也见于杨典浩的《庚子大事记》。此外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由日本人汇录、清人刊正的《西巡回銮始末记》卷二“兵匪焚掠京师记“一节,及日本佐原笃介撰写的《拳乱纪闻》也有相同的记述。
中国自焚翰林院出乎洋人意料
洋人低估了中国人对他们的仇恨,也低估了这种仇恨被利用和煽动之后所爆发的野蛮程度,绝没料到,中国人为了攻打使馆竟会焚烧他们自己的书院圣堂翰林院。后来的英国驻华记者、作家弗莱明(PeterFleming,中文名傅勒铭)在他的《围城北京》(TheSiegeatPeking)一书中说:“许多世纪以来,翰林院……它的大厅和庭院是中华学者精华的聚集地……那里各处有华美的木雕屋檐。外交官们觉察到了这种危险(指被焚毁的危险——引者)。但是他们觉得,中国人对学养、传统和建筑美的崇尚,会阻止他们以任何手段毁灭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悠久、收藏最丰富的图书馆。“
事实上,在整日炮火纷飞的攻击中,洋人已经四面为营,地下挖洞,筑垒堵道,八方防守,能用的家伙(包括被义和团烧毁的火车皮残骸)都用上了,也指望翰林院为屏障,坚持到八国联军救援的到来。他们觉得,在炮火中纷飞之中,位于翰林院背后的英国公使馆是使馆区中的最安全之地,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把英国使馆当成坚守抵抗攻击的大本营,将各国领事家眷集中安顿在英国使馆的原因。
他们错了。弗莱明接着就看到令他惊讶的事实:“次日清晨,风从北面强劲吹来。外交官们的判断再次被证明是错的。中国人在翰林院点燃大火,他们有条不紊地一个庭院一个庭院地烧。当董福祥率领的回教徒们(指清廷“甘军“,其士兵大都来自甘肃青海一带——引者)从上方的窗户里透越浓烟,猛烈开火的时候,怒吼声淹没了持续的枪声。这座古老的建筑在这怒吼中燃烧起火,就象一个易燃物。“(TheSiegeatPeking,p121~122)当时躲在英国公使馆内的马丁(LizzerMartin)也作了同样的记述:“翰林院是他们所珍贵的文学馆,我们不认为会有什么危险。因为中国人没有必要摧毁它……。“不过这个传教士接下来就记述说,“我们相当耽心敌人会把我们烧死,因为他们自己在这个地方(翰林院)点燃了大火“(转引自TheBoxerRebellion,p383)。扑笛南姆.威尔在《庚子使馆被围记》中也写道:“如谓此地可以放火,吾欧人闻之,度未有不笑其妄者。然今竟何如?在枪声极猛之中,以火具抛入,人尚未知,而此神圣之地,已烟焰上腾矣。“
中国自践神圣,西洋学者愤怒不堪
被焚后的翰林院遗址照片
面对翰林院大火,公使馆内不仅弥漫着惊异的气氛,外国学者尤其为中国人践踏千古文明圣地的野蛮暴行感到震惊。这些学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价值,当然也懂得这些珍贵的书籍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的财富,是人类悠久文明的辉煌象征。曾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的英国汉学家,当时英国驻华记者毛里逊(GeorgeErnesrMorrison)痛见翰林院在大火中焚毁而记述道:“……灰烬中的大堆的残骸、木本与残枝败叶一齐飞散,装点着这个帝王中国的辉煌书馆的废墟。“此情此景令他极感愤怒:“为了向外国人泄愤雪耻,不惜毁灭自己最神圣的殿堂建筑。而这座建筑数百年来是这个国家及其学者们的骄傲与荣耀所在!对于作出这等事的民族,我们能够作何感想?这是一次辉煌的灾难圣奠。如此亵渎神圣,骇人听闻!“(引自TheBoxerRebellion,p139) 火势猛烈,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抢救翰林院里已经焚燃的典籍,那些没有被焚燃的价值连城、有些甚至从未在皇宫之外面世的古版书籍,被随意抛到院子里,池塘中。此情此景震撼着当时在使馆内避难的西洋学人,“公使馆界内的外国学者们在检拾灰烬中残片时,泪水几乎夺眶而出。“(引自TheBoxerRebellion,p139)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那部《国耻事典》还告诉我们,“八国联军还用《永乐大典》代替砖块,修筑工事和铺路,甚至做成马槽,肆意糟蹋。“对此,我想还是西方当事人的回忆比较客观:“多卷价值连城的网络全书实际上被攻、守的双方用于加固自己的工事。“(引自InSearchofOldPeking)
洋人冒险救火翰林院当时的英国公使馆人员,中国海关北京总税务司署官员扑笛南姆.威尔在他的日记中见证道:“……英国水手志愿兵均已成列,其往外线者亦皆闻信赶来,破墙而至院中,跨越许多障碍物,上面木屑纷纷下落,有时止放步枪一排,将院之内外搜查肃清。敌人所遗之铜火药帽约有半顿之多……此时火势愈炽,数百年之梁柱爆裂做巨响,似欲倾于相连之使馆中。无价之文字亦多被焚。龙式之池及井中,均书函狼藉,为人所抛弃。无论如何牺牲,此火必须扑灭。又有数十人从英使馆而来……人数既加,二千年之文字遂得救护。“(《庚子使馆被围记》中卷第三章)
当时各国正规军尚未到达,在公使馆危急之中,前期抵达公使馆的警卫人员多是各国商船上的水手,客观来说,这些水手并非自愿抢救中国的翰林院,为救火,先要把自己置身于炮火枪弹射程之中,还要清理翰林院区域内可能藏匿的清兵团匪,而地上“半顿之多“的“铜火药帽“可以见出救火的环境非同一般,需得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这些英国水手“受有严令,逼其作事“,是被迫的,下此严令的,当然是英国公使馆最高首领,英国公使窦纳乐。
翰林院大火之后,英国公使先是急电清廷,要求中国政府出面抢救翰林院及书稿,这情况发生在清军义和团和使馆守卫双方都利用残卷书籍当作砖头加固工事这事发生之前。翰林院大火刚刚熄灭的次日,“英国公使窦纳乐(ClaudeMaxwellMacdonald)就通过专线给中国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发出急电,告知他们,他曾试图抢救图书馆,并要求他们出面收拾翰林院残剩书稿。“写下这段回忆的是当时在中国任邮政官员的美国人阿灵敦(LewisCharlesArlington)和他的同伴卢因森(WilliamLewisohn),中国政府“没有理睬他的通知“。另据记载,这位英国公使并不就此罢休,干脆把抢救出来的部分手稿和书籍送交到了清政府的总理衙门(参见TheBoxerRebellion)。毫无疑问,他希望这些残卷在中国政府官员的参与和努力下得到保护和保存。
窦纳乐爵士的做法连美国人都觉得惊讶,认为这是一种“被围攻期间特殊外交智慧的表现“,虽然“不可思议但是无可置辩“(引自InSearchofOldPeking)。窦纳乐急电发过去的时候两宫尚未“蒙尘在外“(慈禧携光绪出逃是八国联军八月十三号即将破城之前,而不是焚烧翰林院的六月下旬——作者注),而当翰林院大火之时,慈禧正在紫禁城里观看倾听“灭洋“、围攻使馆的好戏。
不了解中国宫廷内斗情况的洋人,受到清廷多次下诏“剿匪“的蛊惑,以为清政府控制不了义和团暴乱的局面,需要八国联军前来救助。后来八国联军开始从天津上路了,美国公使康格还在奉命调查中国政府究竟给公使馆送了多少粮食(其实到八国联军破城之前,公使馆里的外交使节和中国教民们早就开始斤斤计较、数着份量分吃马肉了)。洋人危难之中尚且知道痛惜中国圣堂圣典,中国当局观看“灭洋“之戏之余,却对自家珍宝之毁不理不睬,好象烧的是英国的剑桥牛津,这种情况实属不可思议!
当英国公使把被焚的书籍残卷送交总理衙门时,清政府方面仍然没有任何回音(参见TheBoxerRebellion)。《永乐大典》本已是历代残留珍本,《四库全书》全部底本则从全国各地精心搜集而来,还有历代手抄文本,皇帝御批原件等等,却如同垃圾一样不能让清政府稍微动心!清廷之冷漠,不仅匪夷所思,而且令人痛心。
烧翰林院是为了延毁英国公使馆。结果翰林院被毁,大量珍贵书卷被焚,公使馆却完好无损,而且,翰林院废墟灰烬中的一些书籍残卷,也落到了当时在场的外国人手中。
多年之后,在中国大陆,这便成了“八国联军“将翰林院书籍“抢劫一空“的证据。
严令禁止抢劫书籍
洋人的诚实在于他们自己记录了“抢劫“的实况。“抢“得不容易。是在他们自己的严令禁止中“抢“的,确切地说,是违令偷的。偷的人,是公使馆内研究中国汉学的专家学者,当然懂得这些书籍的珍贵价值,所以看见这些与“黄金等价“之物,遍地残卷,四处飘落,“心有不忍“。
时人记载:“有稠面华丽之书,皆手订者;又有善书人所数之字,皆被人随意搬移。其在使馆中研究中国文学者,见宝贵之书如此之多,皆在平时所决不能见者,心不能忍,皆欲捡选抱归,自火光中觅一路,抱之而奔。但路已为水手所阻。奉有严令,不许劫掠书籍。盖此等书籍,有与黄金等价值者。然有数人仍阴窃之。“
这段文字引自扑笛南姆.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1900年6月24日的日记。那天,翰林院大火未熄,他是在余烟焚绕中记下这些文字的。如果不是六年之后的1906年,作者出版这些日记的时候做过修改,他显然有先见之明—他在翰林院被焚第二天就写道:“将来中国遗失之文字,或在欧洲出现,亦一异事也。“
中国在那次大火中焚毁的典籍众多,损失惨重,而落在洋人手中(英国人)的书籍极为有限。把全部损失统统算到外国人头上,简单方便,容易让后世接受,因为这样就可以跨越自我犯罪感的心理障碍。但是这并不能洗刷自焚祖典,自践古籍的耻辱。人可以没有记忆,可以忘记耻辱,但历史是有记忆的。除非利用国家力量把当年所有相关记录文字焚毁得一干二净。
洋人手中残卷保存完好
值得庆幸的是,落入洋人手中的有数的残卷得到了很好的珍藏,就如同当今中国那些被遗弃或遭虐待的女婴或女童,被洋人领养之后,她们的命运一举改观,从此享受到了儿童应有甚至更好的待遇。
关于那些落入洋人手中的书籍,有记载者,如当时英国驻华领事希莱斯(LancelotGiles,中文名翟兰思)保存了一卷成为珍贵的残存样品的《永乐大典》,以及一些其他珍品,其中包括皇帝举办的科举考试的一些卷子;又如,这场著名的大火过去十三年之后,1913年,曾经在华执教的英国汉学家巴克毫斯(EdmundTrelawnyBackhouse,中文名巴克斯)将他精心保存的六卷《永乐大典》卷呈交给了英国牛津博德利安(Bodleian)图书馆。为了保护这些饱经灾难的古籍,该图书馆为这六卷古老的著作特制了精美的木制封套,同时小心翼翼封补了书上的枪眼(参见TheBoxerRebellion)。此外,另几卷《永乐大典》残本,经过英国人的收集保存,最后在剑桥东方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找到了自己的安身之地(参见参见InSearchofOldPeking)。
翰林院大火后收拾残局,检拾碎片,清理废墟的是各国公使人员,这期间,有的学者违反禁令,从火光中减拾书籍收为己有,自行珍藏;有的事后送交本国图书馆,小心保存收藏。这才是半个世纪过后,我们的教科书中所说的“八国联军抢劫中国珍古书籍“的全部真相。如果不是这样的“抢劫“,可能还有另外两种结局:一,各国公使人员面对被焚毁的书院兴灾乐祸,以至于转嫁愤怒,助火于废墟之上,将各处残稿干净彻底焚成灰烬;二,对废墟残稿强做视而不见,以珍惜自己名誉清白为理由,任散乱各处的残稿随风随雨随战乱化为乌有。果真如是,前者未免残忍,后者未免虚伪。而事实是,他们既没有那么残忍,也没有那么虚伪,他们即扑灭了翰林院大火——因而翰林院辉煌建筑没有被全部焚烧干净;在通知中国政府没有回音的情况下,他们也抢救了大量残卷并送交了总理衙门——这是《永乐大典》绝大部份残卷至今在中国留存的唯一真实原因;此外,他们也违令窃取了少数残本——不过这并非英国的政府行为而是个别学者的个人行为。
洋人取残卷于灰烬的行为,其中除了水兵们用残卷垫防御工事之外,都围绕着一个理由:他们懂得并珍惜文物古籍的价值,即便身陷重围之中,即便是敌对一方的文物古籍,即便是敌人用来消灭自己的武器,即便需要冒生命危险,也要珍视它而不弃置它,抢救它而不迁怒于它,精心保存它而不毁灭它。这是一个文明民族本来应有的教养。
我宁可认为,这些洋人应当得到中国后人、尤其是后学的尊敬,钦佩和感谢。尊敬他们珍视异国文化的精神;钦佩他们冒险灭火和抢救残卷的勇气;感谢他们从大火之后的灰烬中为中国送交保留了《永乐大典》残卷,同时感谢他们对手中残卷多年来的精心收藏和保存。
各国就焚烧翰林院的指责要求更正事实
1949年以后中国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上的有关不实之词,并非第一次把翰林院之毁归罪于八国联军。翰林院的故事的尾声发人深思:大概焚毁翰林院这个过错实在丢人,难以认可,于是八国联军陆续撤离中国之后,中国就把翰林院之毁推到八国联军头上了。不过时间距离太近,当事人都在,这次“栽赃“没能成功。
此举系清廷掌院学士昆中堂所为。在翰林院大部份成废墟一年之久的1901年6月,他上奏朝廷,报告翰林院被毁情况并请求朝廷拨款兴修,顺便也把翰林院焚毁之罪责归于八国联军。事情刚刚过去,谁都知道此乃无稽之谈。
可是这奏折内容不知怎么就让各国公使知道了。在拳乱期间,北京各国驻华公使处于漩涡中心,虽然环绕在他们周围的是喧嚣的仇外情绪和殊死战斗,不过他们自己能做的不过就是动动手发电报写公文,要么动动嘴开会传消息,即便在“四面为营““人以为必死“的紧急的时刻,他们也不过帮着挖挖地道抱抱孩子,数数还有多少粮食可以分食。一年过去,却忽然听闻前来拼死救助自己的洋兵成了焚毁翰林院的罪魁,而且是清廷官员正式上奏的折子中这样指证的。于是他们召开紧急会议,详细了解情况,磋商对应办法。办法其实很简单,就和过去一样,给朝廷在京全权大臣发出正式照会,要求立即澄清事实,更正错误。其实清廷对内对外满脑门子官司刚有眉目,未必会认真对待奏折上对洋兵焚毁翰林院的指证。只是外国人自己一出来正式照会,中国官员就不便再假装糊涂。当即传递消息,疏通情况。而掌院“肇事“的中国官员“昆中堂“闻讯而动,即刻做了更正和声明。(参见1901年6月9日《申报》)
外国公使这次如此郑重其事的外交正误行动,除了辩诬,与国际媒体的监督作用有间接关系。八国联军进兵中国,是当时的全球关注的重大国际事件,一举一动不能逃脱西方新闻媒体的注意。这些西方媒体不受官方控制,各国随军记者乐于秉笔直书所见所闻,当时俄国侵占东三省屠杀中国百姓的残暴、德军在华扩大打击拳匪范围,不分青红皂白仇杀中国百姓的野蛮复仇行径、以及其他联军僭越进兵中国之初衷的行为,都在西方媒体上有大量报道,并且引起了国际间的普遍谴责。当时没有联合国,除了美国一贯坚持的“门户开放政策“及其种种外交努力,国际舆论是唯一监督八国联军在华行为的力量,各列强亦不敢置若罔闻,若有重要报道与事实不符,必定认真要求澄清事实。
翰林院被焚真相不过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一个枝节问题。不过这个枝节在我们被给定的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中,相当“出格“,它所代表的逻辑与那个结构所呈现的逻辑严重冲突,无法吻合。显然,严格依据历史资料本身而不是意识形态化的观念,关于那段历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㈨ 古代的翰林院是作什么的

翰林院其实就是一个搞文化的部门. 或者可以说是现在的科研部门. 古时候科举考试, 有了名次的人基本上都进了翰林院. 他们或为皇帝出谋划策, 或写书制典. 他们的确为中国的文化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古代黎民百姓如果要告状, 要去衙门. 而处理官员之间的是非, 职位转移之类的事情, 靠的就是吏部. 筹办喜事或者各种宴会交流的事情就靠礼部. 而内务府则负责皇帝宫中的大小事情.

㈩ 请问翰林院是干什么的

明代,“翰林之盛,前代绝无也”。按品秩,翰林院不过是一个五品衙门,尚不如一个地方的府级单位,但其政治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绝不是其他同品级部门所能比肩或代替的,尤其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具有的特殊功能,反映了明代政府对政治人才尤其是高层政治人才培植的高度重视和用心经营。

从制度上讲,明代翰林院是朝廷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咨议政事的职官机构,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然而,自天顺朝以后,出现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足以说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过科举考试汇集优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层政治人物的输出之所。

明代科举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等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预备资格,三等则委以地方基层官吏或其他职务。可见,能够直接进入翰林院的,实则仅科举进士名列前茅者。对于这样一批人才,朝廷高度重视,精心培植。翰林院的日常活动,既是履行其处理政事的职能,同时更具有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的意义。譬如,以皇帝名义颁发的各种诰敕本应阁臣起草,但实际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笔,这项工作有助于翰林官适应政务、加深阅历、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熟悉;对明代历朝实录的编写一般由阁臣领衔,翰林负责实际编修,这项工作加强了翰林官对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了解;而在经筵侍讲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断熟悉朝廷仪制和国家要政;同时由于经筵讲读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师生的关系,成为翰林官在院期间或日后为官主政时启沃君心、对皇帝施加影响的重要条件。此外,翰林官有着更多的亲炙鸿儒、接近权要的机会,又能饱览史料邸报,参加某些重要会议,便于对政局时事获得具体而深入的了解。这些都使翰林学士不断积累政治学识和经验,为日后准备较好的政治素养。
由此可见,明代翰林院远非普通的文职机构。作为国家重要的育才、储才之所,它在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对明代翰林院的储才功能颇为赞许,认为明代进士进入翰林院期间,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许多政治知识,静待政府的大用,翰林院成为一个储才养望之所,明代的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家都是翰林出身,他们并不是只懂八股文章,其他方面也多有优长,而且多负有清望,是朝廷着意培植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