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

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男主角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由于婚姻的失败,显得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自己在内心里制造了一套法则游刃在众多情妇之间。但是有一天他竟然喜欢了一个女侍——特丽莎,甚至还娶她为妻,但是这一切和自己‘花天酒地’的做法相违背,而他还是选择花天酒地在众多情妇间穿梭。

显然对于特丽莎来说是非常大的伤害,而此时的捷克政治动荡,于是两人选择了离开祖国,去到安稳的地方生活,但是特丽莎面对这样陌生的环境下,而且丈夫还与情妇私通,一气之下又觉得回到祖国捷克。

一切的命运安排托马斯又回去寻找她,之后两人意识到在一起才是最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竟然是折磨与悲凉的快来了,是生命中沉重的负担。

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众多情妇中的一个,她的一生都在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没有沉重负担的生活方式,她不喜欢世俗的谄媚,她就这样一直背叛,但是这样的生活却是让她感到人生虚无。

她的情夫弗兰兹在被她背叛之后发现对于婚姻执着是可笑的,他的妻子简直是自己母亲理想的映射,后来他与自己的学生相恋,但是在一场突然的抢劫中,因为自己的抵抗,遭到重击,最后在妻子陪伴下死去。

(1)弗兰兹结局扩展阅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语录:

1、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3、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4、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5、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6、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变成一个半真的存在。

7、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参考资料:网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㈡ 续写小弗朗茨《最后一堂课后》的故事

往常,最后一堂课铃响了以后,我总是背起书包就回家,可今天却与往常不同┉┉
我匆匆忙忙地从书包里拿出几个塑料袋,飞快地向操场跑去.走到带领我们去为滨江长廊”整容“的钟老师后面,我是第一个,也是准时到达的,不一会儿,人数到齐了,我们向滨江长廊那边出发.
来到了滨江长廊,看到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草坪上都是游人留下的垃圾.看到这些场景,我心里想:这样美丽的滨江长廊,为什么人们就不懂得保护呢?这时,老师为我们分组并让我们行动起来.
我们开始拾垃圾了.我一眼就看到那边有垃圾,我走过去弯下腰,把一个还装有饮料的瓶子捡起来,放进袋子里,心想:现在这个社会的人怎么这么不讲究卫生和节约呢?我一边想一边有捡起了另一个饮料盒.这时,佳佳他们看到我认真地把垃圾捡上来,也跟着做了.原来他们都嫌脏,不敢捡,看到我捡了,他们也捡了起来.这时,我们遇到难题了,我们在小树丛了发现了一团大便,好臭好臭.我和佳佳断定,这一定是猫狗留下的.我们开始在犹豫要不要把它弄走呢?后来觉得弄走是一定要的,但要怎么弄呢?我灵机一动,找来两片落叶,一人一片,把大便移到袋里┉┉最后,时间不早了,我们把一袋装得满满的垃圾扔到垃圾箱里.
要回学校时,我回头一看,发现这次“整容”成功了,整条滨江长廊干干净净,焕然一新.我由衷感到很开心,因为这次的劳动没有白费

㈢ 《基督山伯爵》里的弗朗兹和阿尔贝都是什么人

而弗朗兹是书中第一个真正见识到基督山宫殿的人物,也是由他的眼中我们才看到了那个地下宫殿的内在,后来他还差点成了伯爵极力想要帮助的莫雷尔船长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的情敌,因为他几乎娶了维尔福的女儿瓦朗蒂娜,最后被诺瓦蒂埃给破坏了,之后就再没有什么出场的机会了,在伯爵与阿尔贝决斗之后,他的戏份也就几乎没有了。

阿尔贝是德-莫尔塞夫子爵也就是已经挤身贵族行列的费尔南和爱德蒙的爱人梅尔塞苔丝的儿子,他对伯爵的感情几经变化,终于在母亲的教导下真正成长也与伯爵和解。

(3)弗兰兹结局扩展阅读:

《基督山伯爵》是通俗历史小说,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1802-1870)的代表作。故事讲述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爱德蒙·邓蒂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狱友法利亚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邓蒂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尔莫勋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充满传奇色彩,奇特新颖,引人入胜。

㈣ 最后一课》中小弗朗茨和哈墨尔的有什么特点。

上课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是:害怕考问,决定逃学。到了学校后,见到教室气氛如此肃静,感到十分诧异。待到听了老师的一番话之后深为自己从此不能学习法语而难过,为自己从前的荒废学习而悔恨。
这段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念。
现实中我们也有很多事例,自己联想。毕竟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失去的或者说即将失去的才是最美好的。..

㈤ 弗朗茨·卡夫卡写的《判决》什么意思好难懂的!!

有看《城堡》吗?主人公同样叫K。两个都是很郁闷的故事,审判的K莫名其妙的就死了,我觉得,卡夫卡是风雨那时的社会现实。说不太请,打个比方:有一个人,身体一直健康,有一天,他肚子疼,不一会儿就死了。他肚子疼好似没有理由的,后来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疼的原因,就是这样。以上,我自己的感觉而已。

㈥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人物生平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是弗兰茨·卡尔大公和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女苏菲·弗里德里卡公主的长子,因伯父斐迪南一世无嗣,他被教育成为国王假定继承人,1848年曾在意大利参加镇压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反抗奥地利统治的起义,当革命蔓延至帝都维也纳时,奥皇斐迪南一世因精神原因被迫逊位,弗兰茨于12月3日在奥尔米茨登上帝位。
在他统治的最初10年即所谓的“新专制政体”时期,他亲自制定外交政策和战略决策,与首相和外交大臣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一起开始恢复帝国秩序,1850年11月以武力威逼使普鲁士签订奥尔米茨条约,解散德意志邦联,向奥地利称臣,这被普鲁士人认为的第二个耶拿之耻。但首相在国内的粗暴统治和不容异己的警察机构激起了人们内心的反叛情绪,当1851年政府撤回1849年在革命压力下答应制定宪法的许诺时,这种情绪变得更具威胁性。撤回许诺的后果深远,导致自由党对弗兰茨·约瑟夫的统治长期不信任,引发了1853年在维也纳行刺奥皇的企图和米兰暴动。 在1864年对丹麦战争中,约瑟夫与普鲁士结成同盟,企图以此拖延其在德意志的支配地位,但却徒劳。普奥获胜后,争吵发生了,双方的战争不可避免,普鲁士与撒丁结成同盟,形成对奥地利的夹击之势。外交官提议通过法国拿破仑三世之手,将威尼斯让给撒丁来避免这种不利态势。虽然注定要失去威尼斯,但约瑟夫却认为不经一战就失去一个省份有失体面,死也要死的光荣一些,遂即把善于攻击的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鲁道夫大公和善于防御的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调换了一个位置,普奥战争的结局是北方战线失败,南方战线胜利,奥地利虽然失败,并交出了威尼斯,但保证了对南方的心里优势。
由于弗朗茨·约瑟夫未能达成联邦制解决方案,使各民族满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1867年的形式以趋于明朗,必须像不听指挥的匈牙利人做出妥协,结果形成“帝国和王国的二元君主国”,这这个二元君主国里,一半奥地利,一半为匈牙利,以平等的伙伴关系共存。这一妥协给匈牙利人相当大的权利来扩大其影响,蒙受损失的是斯拉夫各民族;波西米亚人(捷克人)和波兰人没有分享到奥地利德意志人在帝国的奥地利部分即西半部所享有的特权;而克罗地亚人、斯洛伐克人和南部斯拉夫人则没有分享到匈牙利人在匈牙利部分即东半部所享有的特权。弗朗茨·约瑟夫认可了这种偏袒的做法,违反了在这个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基本平等的核心法则。历史上长期演变所形成的各个邦属对皇帝的关系为各民族对奥地利德意志人君主或匈牙利人君主的屈服所取代。这样国家持续不得安宁。赋予各斯拉夫语与匈牙利语和德语以平等的最后一次改革尝试,在奥地利德意志人民族压力下,也为奥皇所否决。至于承认和恢复捷克人古老的权利问题,则束缚着奥匈帝国的外交政策并威胁着它的内政。更为不利的是南部斯拉夫问题,从1867年起,匈牙利统治下的克罗地亚人感到他们被不断的匈牙利化,匈牙利人的统治终于使居住着斯拉夫同胞的塞尔维亚成为二元君主国的死敌。 安德拉希伯爵是弗兰茨·约瑟夫最出色的外交大臣,他不仅于1879年使德奥结盟,并且通过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赢得了帝国在巴尔干的第一个重大外交胜利。奥皇力排众议,维护和德国的联盟,虽然意大利于1882年与德奥组成三国联盟,罗马尼亚也于1883年与德奥签订秘密条约,但他却对意、罗有很大保留,弗兰茨·约瑟夫的外交风格是崇尚君主间的私人交往。1873年他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并肩出现在柏林。决定性的促成三皇同盟。后来他还致力于通过私人接触防止与俄国的潜在冲突。他于1897年访问彼得堡和1903年沙皇尼古拉二世来访后,他试图界定奥地利和俄国在巴尔干的利益,但这一政策在一场导致于1908年吞并被占领的波黑地区的危机中,被外交大臣埃伦塔尔轻率的破坏了。1908-1914年,他不顾参谋总长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的警告,坚持和平外交,赫岑多夫一再提出对塞尔维亚或意大利进行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战争。但1914年7月,在外交大臣贝托尔德伯爵的怂恿下,他贸然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大战正酣的1916年,他悄然去世,享年86岁,侄孙卡尔一世接替了他的皇位。

㈦ 《布拉格之恋》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区别在哪

1、本质形式不同:《布拉格之恋》是由菲利普·考夫曼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朱丽叶·比诺什等主演的爱情片;而前述影片改编自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7)弗兰兹结局扩展阅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的主题思想:

1、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

2、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3、作者认为,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

4、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