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是怎么样的

曾树生也是巴金笔下女性形象系列中的最后一位。她以矛盾、复杂的个性特称日渐凸现出来,为人们所重视,成为一个富有争议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恶劣的社会环境和矛盾重重的家庭环境中,身上残留着“五四”文化精神,具有反抗意识。她担当着知识女性、妻子、儿媳等不同的社会角色,从婆媳矛盾到夫妻分手的各个生活侧面展示出其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他在生活中的苦苦挣扎、离家出走正体现了一个女性的自我抉择过程

2. 司夜寒大结局虐不虐

司夜寒的大结局并不虐的,最后的结局非常的甜美,最后都皆大欢喜,并没有很虐心的画面。

3. 寒夜怎么样

死亡气息贯穿整个《寒夜》,其间的无望叫人透不过气来,这跟小说营造的色彩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小说中的色彩对比非常强烈:黑、红。 通常黑色代表着黑暗,在《圣经》中,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因此黑色也被叫做“死色”。小说开篇这样写道“天色灰黑,像一块瑞色的黑布,除了对面高耸的大楼的浓影外,他什么也看不见。”这是曾树生赌气离家出走后汪文宣在街上无奈盲目地寻找她时的场景。黑色笼罩着大地,同时也笼罩着汪文宣的心。战时的重庆街上连一个女人的影子也没有,更不用说能找到树生了。他找不到树生,同时汪文宣又是一个懦弱和倔强的男人,设想了各种办法,但最后又被自己给一一否定了:他不知道母亲对妻子的出走暗中高兴,还等着母亲给他出主意,只要她说一句话,他就可以写一份热情的信,可是母亲没有,他也没有;“说不定小宣会帮忙”,“没有用的,她并不关小宣,小宣也不关心她,他们中间好像没多大感情”。在荒芜的黑暗中,他想着种种可能和不可能,最终失望和怨愤代替了所有,在肆意蔓延的黑色里,在漫无边际的痛苦中他这样叫嚷到:“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呵!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个人只顾自己!”这就是汪文宣,一个老好人,永远的老好人发出的天问,却也只有在这样的黑暗中才能发出的心灵呼唤。 其实,文章以黑色开头就预示着黑色的结局了——死亡。说到死亡,文中所有的死亡都和黑色有关,柏青的妻子在黑暗中,死于难产,惨叫声惊动楼下熟睡的人;柏青死于夜的寒气中,被卡车撞到的那一瞬间,“他呆呆地走过去,站在人的背后,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他觉得一个恐怖的黑影罩在他的头上”;钟老熬过漫漫长夜,没来得及见到天明的启光就死于霍乱,“他眼前一阵黑,耳朵里全是铃之声”;夜晚8点钟光景,屋内“电灯光半明半暗”,“街头锣鼓喧天,人们正在庆祝胜利,用花炮烧龙灯”这就是汪文宣去世时的情形,在一片光明的黑暗阴影中抱憾死去。 小说的尾声,也是在黑暗中展开。夜、停电、阴暗荒凉寒冷的市街、黑洞似的楼道、在听到丈夫病逝的消息之后,所有的一切都让树生感到绝望和痛心,微弱的蜡烛给不了她暖意,手中的电筒不再能指引她方向。整个小说以黑为起,以黑作结,让人在黑暗中深思文中所有人的命运和黑色的关系。 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代表汪文宣,那么这个词应该是红色,血红色。羸弱的文宣,患了肺病常年咯血,经常在工作的时候喷出的血溅出一滩在稿子上,或者吐在痰盂里,一坛血红,或者吐在手帕废纸上,一团红火。那一抹抹的血红色代表着欲望和灭亡,塑造了一个想活而不得的苦命人形象。 说欲望是说汪文宣并不想死,“胜利后就好过了”,“等环境好一点就好了”,他总是这样劝别人和自己。他想活下来,当树生给了他西医医院的推荐信的时候,他动心他想去,可是被母亲阻拦了。最后甚至为了治病,动用了树生给她寄的钱和之前存的定期(汪文宣把这些都视为不可动摇的尊严)。濒临死亡的时候,躺在睡床上的文宣听到街上有一对夫妇在吵架,女的在哭在叫,男的在打在骂还有第三人在劝解,另外有一人唱着川戏从窗下走过。“为什么他们都应该活,而我必须死去,并且这么痛苦地死去?我要活!”这是一个人面对死亡的真实想法,一个老好人唯一地一次为自己着想老天爷都不愿意给机会。 历史的代价是鲜血。血意味着死亡,也意味着新生。一夜夜的痛苦,一份份的苦念,都化在一次次吐出的血里,随着血的凝固而冻结,生命的逝去而永恒。生命死亡的同时,代表着所有的痛苦的死亡,对妻子的思念的死亡,对母亲的惭愧的死亡,对儿子的期待的死亡,所有感情的死亡,而所有感情的死亡也就意味着新生。

4. 《寒夜》内容简介

《寒夜》内容简介: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

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4)寒夜结局扩展阅读

《寒夜》是巴金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1944年秋冬的一个晚上,在重庆防空警报解除后的一两个小时,巴金开始了《寒夜》的写作。

小说的情节与作者的生活几乎是同步展开的:都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写完这部小说是 1946年的最后一天,上海一个寒冷的冬夜,小说结尾也正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写《寒夜》是在作品中生活,他本人就生活在《寒夜》所描述的生活背景中。

在那几年中,散文家缪崇群、小说家王鲁彦,还有他的老朋友陈范予,都是害着肺病痛苦地死去的;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他又亲手埋葬了因病得不到很好医治的三哥李尧林。

所以,当小说中写到汪文宣为生计而无着、为疾病而痛苦的时候,这些亲友的面孔一一浮现在巴金的脑海中,使他的写作十分投入。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说,看巴老的《寒夜》和《随想录》的手稿,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随想录》是巴老晚年体弱多病时完成的,手稿上的每一笔都是艰难地写下来的;而《寒夜》却不一样,巴金写得龙飞凤舞、潇洒流畅,汪洋恣肆的激情顺着笔尖奔涌而出。

《寒夜》的手稿穿越了岁月的剥蚀,得以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据说抗战时期在重庆,一天晚上,巴金所住的楼失火,他带着一口小箱子匆匆跑出,这个箱子里就有《寒夜》的头两页手稿。

巴金后来说,幸好那天的火没有烧起来,否则烧毁了这座作为汪文宣生活背景的楼,他可能不会再将小说写下去了。

即便逃过了一个个劫数,由巴金先生捐赠给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的现存手稿中第56页整页缺失,第57至62页共六页有部分破损,而整个手稿的最后部分,即全书的第26章至尾声的手稿遗失。

为确保作品的完整性,最后采用《寒夜》首次在《文艺复兴》上刊出的文本以印刷体补齐。因为这部手稿就是当时供《文艺复兴》发表时的排印稿,两者的文字是一致的。

5. 急需-->巴金作品《寒夜》的内容!!![不是分析和概述!!!]

秋的冷,阴郁。早起阳光很好,南窗下温暖着。到了午后阳光稀薄,屋子里开始泛起凉意。夜晚来临,凉气从脚底蔓延到周身。还没送暖,是北方极难耐的时节。 此刻读巴金的《寒夜》,手握着暖水袋,心跟着文字颤抖。一天的时间从早到晚读完这部小说,放下书的时候,身心剧烈的打着寒战。 书是1980年出版的巴金中篇小说选,记得是在小城书店处理的摊位上买到的(只有下卷因此处理),一直跟随我,但没有仔细阅读过。年轻时大多看了些时尚的杂书,巴金的小说只看过《家》,而且还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安静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的话,“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该读的书都已经读过的”。我很是惭愧,书读的不少,可是能够沉淀的记忆并不多,而且值得一读的书也没能够完成阅读。希望慢慢休整然后弥补一些残缺,尽可能的减少遗憾。 《寒夜》写于1944年冬天桂林沦陷的时候。当时巴金住在重庆的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屋子里,晚上常常要借助蜡烛来照亮书桌,时写时辍,两年以后才完成这部长篇小说。 走进寒夜,一种凄凉阴郁的感觉弥漫我的身心。此后的阅读也同样走不出这个氛围。 小说以“我”的家庭生活为主要线索,缓慢展开,大段大段的人物心理的描述,以自言自语的方式叙述,表达“我”即“汪文宣”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夕的生活状态。以此揭示当时大多数生活在底层的人物的命运。 贯穿于其中的其他人物并不多,母亲、妻子、儿子,以及仅有的几个邻里同事同学。 矛盾的主线来自于这个读书人家,包括母亲在内的一家三口都读过书。这种氛围下的诸多矛盾更显得不可思议,甚至无法理解。因此“宣”无论如何都弄不明白“为什么她们老是争吵?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家庭,这么单纯的关系中间都不能有着和谐的合作呢?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象仇敌似的永远互相攻击呢?……”让“我”夹在其中倍受熬煎。 我的卑微懦弱,我的无计可施,我的手足无措,我的良善悲悯,我的老好隐忍,我病魔缠身等等,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细微而逼真。不由得读者不对这个人物产生强烈的同情感,甚至会有一点点的善意的怨恨。因此我想这也正是小说的成功所在。 “树生”的塑造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又是一个爱家爱先生爱孩子的传统女人,然而,却无法与母亲和睦相处,最终只能是选择逃离这个带给她无尽痛苦和折磨的家庭,虽然她百般的不舍。对于“树生”我能够表达的是一种偏爱。这个人物值得赞赏和称道的是她的善良和勇敢。 母亲的形象是一个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轻守寡,守着孤儿寡孙度日,仅有的爱全部都给了他们,甚至不能允许别人分享,包括儿子的妻子以及孙子的母亲。她的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却也是独断专行,因此也是制造这个家庭悲剧的核心人物。我可以理她解作为母亲的苦心亦同情其不幸的身世,但是却无法接受她对于儿子和孙子的爱的偏执。 这三位主人公就这样在那个充满了苦难的岁月里生活着,没能够等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没能够得到他们自己向往的普通而平常的幸福生活的开始。个人悲剧的产生和时代的悲剧密不可分,和个人性格的矛盾密不可分。每个人不可能完全逃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小说反映的人物悲剧带有那个时代的普遍性。 小说借“宣”的嘴巴反复说过“我做过什么错事呢?我一个安分的老好人!为什么我该接受这惩罚?”“宣”最终以无声的呐喊“要求公平,他能够在哪里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够喊出他的悲愤,他必须沉默的死去。”小说最后这样描写宣的离世。“最后他断气时,眼睛半睁着,眼珠往上翻,口张开,好象还在向谁要求公平。这是在夜晚八点钟光景,街头锣鼓喧天,人们在庆祝胜利,用花炮烧龙灯。”然而“宣”终究没有享受到胜利带来喜悦。这样的描写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剧色彩。描写“宣”的性格时,用了无数的梦境来衬托他的无助矛盾的心理,还有反复的自言自语甚至害怕发出的声音都形象的把“宣”这个人物呈现再我的面前。 “宣”怀着一个模糊的渴望,想找一个使他忘记一切的地方,或者干脆毁灭自己。痛苦的担子太重了,他的肩头挑不起。他受不了零碎的宰割和没有终止的煎熬。他宁愿来一个痛痛快快的了结。“宣”最终的绝望来自于对生命苦难的无法承受,从精神到肉体都渴望摆脱。 在描写“树生”的矛盾心理的时候这样写到,树生心想,“她(母亲)都受得了,她似乎就安于这种生活,为什么我就不可以?为什么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我为什么就不能牺牲自己?”“难道我就应该这样争吵、痛苦地过完我这一辈子?。他们把寂寞留给我一个人,难道我就这样枯死了么?”可是当有一条路可以选择的时候,“树生”即兴奋又痛苦,而且还有一种惶惑的感觉,她仿佛站在十字路口,打不定主意要往什么地方去。她反复的说,我不走,要走大家一起走。”虽然她的决定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 但是母亲的话永远是那么刺耳“只要你(宣)肯答应我,只要不再看到那个女人(树生)我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日子我都能过得去了!”“这种生活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我得到什么满足么?”她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挣扎了许久,才找到一条出路“没有!无论精神上,物质上,我都没有得到一点满足”“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一点一滴地消耗。“树生”的忍耐到了最高限度了。她并没有犯罪,为什么应该接受惩罚?这里不就是使生命憔悴的监牢?她应该飞,必须飞,趁她还有翅膀的时候。她要先救出自己。”“树生”最后选择了离开。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树生写给“宣”最后的一封长信,信中完全彻底的表达了“树生”多年来没有表达的一切,以及道尽她最终的选择的理由。她的痛苦可想而知。 虽然她离开家但是她依然按月寄给“宣”生活费用,嘱咐“宣”及时看病。而且最终回来,当得知“宣”的离世,儿子的不明下落时,她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冷了,她需要温暖。而在此之前她并没有以实际行动背叛“宣”以及她的家庭。 当一切即将结束的时候,萦绕于脑海的三个主人公清晰的站在面前。我怀着一腔的悲愤看着历史中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我因此看到我生长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值得庆幸。但是我依然感到了很深的寒冷,甚至是浸骨的冷。直至周身颤抖,和文字一起。 小说的写法上并没有什么值得推崇的,是惯常的叙述风格。但是一直伴随我的却是《红楼梦》中和汪树生一样结局的林黛玉的影子,他们几乎同样都是耗尽心血才得以获得解脱。我再想巴金老人在塑造“汪树生”这个形象的时候脑海里是不是有着林黛玉的影子呢?不得而知。 我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这个家庭的矛盾,而忽略社会生活中他们的角色。因为家庭是一个港湾,可惜风雨飘摇的世界里小小的港湾同样不能躲避风浪的侵袭。这就是我对于巴金老人的长篇小说《寒夜》的理解。 掩卷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我只想赶快的钻进被子里,暖一下身体,暖一下心灵,甚至忘记“寒夜”的凄苦。让那些人物远离我的脑海,让温暖或者月光包围我。 2005.10.23

6. HP之寒夜的结局

没死,在V殿的番外里,米娅被V殿放到了霍格沃茨的四楼,等了三年,又在一起了。
最后是HE

7. 请教各位朋友:谈谈巴金《寒夜》的悲剧艺术

可以分析人物,比如汪文宣。他无疑是个悲剧性人物,分析原因首先可以说他的悲剧命运是由他的性格弱点导致的,其次,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因素——陪都内的黑暗统治、婆媳矛盾等,再次,从作家写作小说的生活原型和经历上追溯,也可以发现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可以分析环境描写,本身小说题目就是一个简短的环境描述。这样的寒夜在作家笔下出现的次数、情况及相关人物也值得细细琢磨,比较相似场景中的不同之处,从而理出悲剧氛围的渲染以及其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暂时就想到这些,《寒夜》是中国作家一不小心写出来的佳作,很值得反复研究。

8. 电视剧《寒夜》大结局

没有、树生从兰州回来时,文宣死了